这是ITS114第九次做年度十大事件盘点,以往每年都有做“象征意义“上的评选,今年去繁就简,直接由ITS114编辑部评选出炉,若与您的感受有所偏离,敬请您谅解。
2017年,还不是行业发展冬天。2017年的智能交通行业说不上风云激荡,但也仍处于高速发展时期,而且外延扩展越来越宽,行业边界越来越模糊。有企业大佬们说,传统智能交通行业的“冬天“到了,实际上,却是交通出行服务行业的春天到了,网约车、共享单车、分时租赁、共享停车、自动驾驶、MaaS等等,都发展得如火如荼,资本烧的市场火热,即便是冲顶回调的交通管控行业,也依然保持20%以上的增长。
2017,“合成作战“开始成为趋势。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4G/5G/物联网通信等具有时代背景的技术加持下,智能交通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传统的集成商面临强有力的竞争和冲击,在2016年海信网络科技陈维强博士曾说,互联网企业是空军,ITS集成商是地面部队,两者相互配合,但就像世界军事发展史,最开始是精锐步兵,骑兵,然后是热兵器,坦克,大炮等,二战时期,空战、海战成为主要军事力量,二战后的很多战争都是以空战为先导,再往后,就是核威慑、空天一体化。就像海军会有陆战队,陆军也有陆航部队,空军也有伞兵部队一样,相互渗透和补足,未来将广泛存在于智能交通行业,多技术、多企业的合成“作战“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建设和运营的主流。就像阿里云在杭州等地推行的城市数据大脑项目,参与方就有十多家,只要政府这个牵头方把主导权拿在自己手中,那么合成作战也就不存在偏废一说。在MaaS方面,这种形式会表现的更明显。
2017,更多的力量关注和致力于改善交通安全。在国家层面,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与系统集成”项目、危险品运输过程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项目开始启动,交通运输部印发实施的客车、载货等营运汽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对车辆安装主动安全防控设备做了明确要求,江苏、贵州等省份开始试点实施;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牵头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低能见度行车安全主动防控和智能预警系统规模应用“通过验收,并在20余省市得以应用推广;在秦岭隧道交通事故发生后,道路交通安全被热议了很久,“宽容性设计“被很多交通从业人员所接受,即便因为驾驶人员的主观错误,也应该在车辆、道路设计方面提供降低死伤率的条件;此外,上海海事大学钱红波副教授近些年一直在倡导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科学合理化,包括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俞春俊、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官阳、梁康之、中南大学教授黄合来等在很多场合呼吁改善道路交通安全;赛康交安董事长刘干一直呼吁的主动发光交通标志也在很多省市落地,黑龙江全省高速公路都将安装此类设备。
2017年,是充满希望的一年,机动车电子标识国标终过审,上百亿的电子标识市场拉开大幕;十三五第一批公交都市示范城市名单发布,50个城市的智能化建设也是不小的市场;新一代交通控制网建设发布7个试点省市,如果试点顺利,同样也是一个巨大的蛋糕;无人驾驶公交上路实测、智能无轨列车试跑、基于LTE-V技术的车路协同在无锡路演成功、北京发布自动驾驶车辆路侧指导规范、部分商用车企发布无人驾驶客车/卡车等等, 让未来可期。
十大事件只作为一个记录,每个刻度下,都有行业同仁们的辛勤努力和智慧创造,有收获,有遗憾,有希望,有绝望,留下最好的,忘掉不快乐的。
2017年,已经过去了,我很怀念它。
一、城市数据大脑/交通大脑/交通小脑等概念火热
2016年3月,由杭州市政府主导,包括阿里云在内13家企业的顶尖人工智能科学家参与其中的“城市大脑”项目启动,2016年的云栖大会正式发布城市大脑计划;2017年7月6日,杭州城市“数据大脑”交通V1.0平台上线测试运行,共接入93个路口和高架匝道信号灯,140路监控视频(相当于市区5%的规模),10月,云栖大会公布了城市数据大脑工程在交通方面的成绩单,杭州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长叶寒冰在2017杭州·云栖大会上发布周年答卷。
据监测评估,试点的22公里中河—上塘高架道路平均延误降低15.3%,出行时间节省4.6分钟;莫干山路等地面主干道平均延误降低8.5%,出行节省时间1分钟。据统计,V1.0平台测试运行以来,实现交通堵点报警2.46万余次(日均283次,提高832%),信号灯报警并调整配时方案8653次(日均99次,提高165%),球机视频监控自动发现事件1.92万起(日均221起,提高299%),从事件发生到民警到达现场的时间平均减少2.2分钟。
为配合城市数据大脑,杭州交警建立了一支交警机动队(TPTU),对系统报警事件进行快速处置。此外,杭州交警和银江、浙大中控等正在建设城市“数据大脑”交通信号配时中心,实现信号灯的集中统一调控和优化。
从2017年开始,交通大脑/交通小脑/城市智慧心脏等相类似概念频出,中山大学、方纬科技试点的宣城,华为主导合作的深圳,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在重庆和宝鸡的试点;苏州高新区交警牵头和海康威视计划构建国内首个融合交警、交通运输、城管三网合一城市交通大脑等等,都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城市大脑的概念,已经被更多的城市所接受,很多城市开始成立类似数据资源局一样的机构,来主导城市数据大脑的建设、应用。
ITS114:大脑、小脑、心脏等概念的提出,反应了我国智能交通行业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从最初的信号、定位等产品应用,到信号系统、监控系统等产品集成单项系统,再到多系统协调配合,再到运输、路网、交管等各不同领域的运行指挥、集成指挥等多级指挥平台系统,再到现在的多平台融合下的城市大脑/交通大脑,也就印证了一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实际上,还有后半句,合久必分,那么智能交通行业的下一步发展,会是怎样?
基于城市交通大脑支持、自动驾驶和个人出行偏好条件下的个性化出行服务,会是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吗?
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集成等项目启动
“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与系统集成”项目实施方案论证会暨项目启动仪式11月5日在西安召开。来自22家项目参研单位的专家与研究骨干及学者共计近百人参加了会议。
该项目是“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公共安全风险防控与应急技术装备”重点专项中的子课题,此外,该重大专项下,与交通有关的,还有危险品运输过程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施工安全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城市典型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关键技术研究等,共四项,前两项主要面向营运车辆,后两项面向交通基础设施。
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与系统集成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研究驾驶人的驾驶操作状态与车辆行驶行为的交互影响机理;研究行驶车辆安全性网络诊断、车辆安全隐患在线预警等关键技术;研究客运车辆重大交通事故下的应急逃生、自主救援等关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行为立体化监测、不良交通行为取证服务等关键技术;研究道路交通安全风险评估与短临预测预警、行驶车辆安全风险主动干预等关键技术;研制高可信智慧安全驾驶、客运车辆一体化应急救援及交通安全信息化执法等装备;集成开发具有车辆安全性诊断、自主报警定位及交通行为特征谱等功能的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系统。
考核指标:建立覆盖不同道路类型和驾驶人群体、车辆类型的人—车状态对应参数的数据库;构建通行车辆安全性诊断与测试平台,实现车辆安全隐患的在线预警;重大交通事故下客运车辆自主报警定位时间不大于1秒;不良交通行为取证有效率达到95%以上;车辆重大交通安全隐患预警时间不大于5秒;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系统在5个以上省域内应用示范,示范车辆交通事故同比下降50%以上;制修订相关行业技术标准(送审稿)不少于4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4项。
危险品运输过程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主要研究内容: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事故衍生机理及安全风险防范体系;研究基于行车安全事件模型生成机理的驾驶行为安全评价及主动干预方法;研发危险品运输车辆碰撞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研发危险品道路运输泄漏多功能处理技术;研发危险品运输罐车侧翻事故主动防控技术及系统;研发危险品运输车辆识别跟踪技术及系统;研发危险品运输重点区域车路协同监控预警技术及系统;研究危险品道路运输过程安全保障技术测试与评价方法。
考核指标:行车安全事件模型至少包括8种驾驶行为;车速小于80km/h及相对速度小于40km/h时,主动避撞的有效性不低于85%,主动防控追尾及被追尾的预警有效性不低于94%,防追尾和被追尾漏警率小于1%,误动作率小于0.5%;前方障碍物探测距离大于150m,距离误差小于5%,响应时间小于0.3s,识别准确率大于98%;车辆对侧翻危险的识别准确率大于95%,主动防侧翻有效性不低于85%;车辆跟踪识别率大于94%;重点区域(如隧道、桥梁等)异常识别率大于90%,车辆水平定位精度优于15m。开展不少于2个综合集成应用示范,制修订行业标准(送审稿)不少于3项,申请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ITS114:已知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技术与系统集成项目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牵头申报的2017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项目参研单位22家,参研人员300余人,获批中央财政科研资金3495万元,项目自筹经费7500万元,总经费达1.1亿元。而危险品运输过程安全保障技术研究及示范由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汽车运输技术研究中心牵头负责,中央财政科研资金2683万元,但目前还未有项目启动的新闻。
十二五期间,科技部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有一个交通项目,“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控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包括五个子课题,大城市道路交通实时主动防控技术集成示范、中等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联网联控技术集成及示范、高速公路道路交通安全智能化管控关键技术与集成示范工程等,主要实施单位为交通警察和部分高速公路管理公司,目前已经有两个子课题已经验收,部分课题还在建设当中。
从这两个专项子项目来看,主要目的是为解决营运车辆的主动安全问题,研发和示范重点在营运车辆身上,营运车辆的主动安全防控,当然应也包括管理流程的梳理再造,技术和政策都已经有铺垫,现在要看实际应用情况了。对于产业界来说,要关注的一点是,道路交通安全主动防控系统将在5个以上省域内进行应用示范,目前也不知道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