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起,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商务部在全国组织开展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广州市入选第一批创建城市。围绕城市绿色配送,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制定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做好顶层设计,联合公安、商务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完善干支衔接的公共货运枢纽设施,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发展,建设城市配送信息监管平台。经过三年的努力,目前广州市公、铁、水、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齐备,形成了高效的“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站”三级城市配送网络,建立起“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
千年商都,生机勃发。万千货物抵达广州,通过分级城市配送网络送到市民手中;又有一辆辆新能源货车载着一件件货物,将它们从广州输送到各地。商业贸易的繁荣离不开物流的发展,物流行业的发展又促发着商贸的生机。
近日,在入选全国首批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后,广州再添一张新名片。三年前,全国组织开展了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建设,三年后,首批“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名单公布,广州光荣在列。
三年磨一剑,广州取得“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称号,靠的是什么?
网络先行:
形成三级城市网络,积极推进“5+10+N”交通物流枢纽总体布局
广州做好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公、铁、水、航等多种运输方式齐备,形成了高效的“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公共配送中心—末端共同配送站”三级城市配送网络,基本建成“4-4-8-12”的总体空间布局,建立起“集约、高效、绿色、智能”的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形成了海陆空全方位发展的立体化、国际化的综合交通网络。
广州把“固链、补链、强链”的理念整合供应链与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的构建有机结合起来,逐一明确城市绿色货运配送体系构建的重点工程。
纵观三级城市配送网络,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是城市货运配送一级节点,具备仓储、分拨、配载、配送、信息服务、中转换装等功能,是干线甩挂运输、多式联运与末端城市共同配送的有机衔接,大批货物集聚再次在分批送至各地。
作为“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在广州市内共有2座自建枢纽物流园区,分别是位于广东省自贸区南沙片区的“天运(南沙)多功能国际物流中心”和“嘉诚国际港”。
其中,在位于南沙综合保税港区的“天运(南沙)国际物流中心”,记者看到,新能源叉车在仓库的货架间往来穿梭,库内使用自动分拣线、数据采集器等物联网设备为货物出库进行高效准备工作。“市民海淘的商品,在货物仓储前置模式下,订单后2小时内即可装车发货。”广州市嘉诚国际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电商供应链事业部经理陈巨科告诉记者。这是天运(南沙)国际物流中心的日常景象。园区共8个仓库,仅仅“华南区电商仓”1个仓库,平日约100个作业人员,一天最少出货约2万件,而在“双十一”的购物高峰,人手增加到1000余人,一天内最少可以出货约30万件。
在另一边仓库,可以看到甩挂运输站场,甩挂货车正在不停工作着。据介绍,嘉诚南沙甩挂运输站场采用海路往返、公路多点接驳甩挂组织模式开展甩挂运输,结合新能源汽车的运用结合该组织方式的实施,有效提升了运输效率,节约油耗,降低运输成本,降低碳排放。
干支衔接型货运枢纽之后,公共配送中心作为连接一级节点与末端共同配送站的城市货运配送二级节点,具备统一存储、集中分拣、共同配送的集约组织等功能。
而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邮乐购、菜鸟驿站等正是末端共同配送站包括货物装卸点、货物集散点,能够为终端客户提供停靠、装卸、分拣等服务,主要满足周边社区、高校、商务区等末端商品配送需求。
城市配送网路三级联动能够将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两者有机衔接,提高货物在两者网络间流转的效率,从而达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已建成干支衔接型货运站19个,公共配送中心56个以及共同配送站超过200个,城市配送节点近3万个。已备案的邮政普遍服务场所243个,投递道段1774条,邮筒(箱)966个,智能快件箱12165组,格口约106.67万个,信报箱303.63万户。
下一步,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将根据《广州交通物流融合发展十四五规划》,积极推进“5+10+N”交通物流枢纽总体布局建设。一是积极推进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广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公铁联运枢纽2处特大型枢纽建设;二是跟进广州空港物流枢纽、广州南沙港物流枢纽2个特大型物流枢纽及白云太和、龙沙汽车、广州高铁快运、黄埔新港、下元、花都港、花都狮岭、增城开发区、小虎沙仔、从化明珠等10个大型物流枢纽的规划建设。
创新发力:
对广州市城市物流配送重点企业进行考核,给出广州模板
广州推进运输组织模式创新发展,建设城市配送信息监管平台,调整物流运输结构,向集约、高效迈进。
在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验收评分标准中,有一项是对于先进配送组织模式的考察评分,具体而言就是中心区大型超市等商贸流通企业采用共同(集中、夜间)配送的比例。
在广州,“集中配送”“共同配送”“夜间配送”等先进配送组织模式已在配送企业中广泛应用。
“一方面,政府指导企业对适宜发展共同配送的货物种类进行分类,形成共同配送主要产品名录,分类推进统仓共配;另一方面,政府鼓励行业组织制定城市配送冷链标准,目前广州正加快推进制定《城市冷链配送》系列相关标准,标准出台后,政府将组织进行行业推广应用,以推动冷链生鲜行业共同配送、集中配送。”广州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化零为整,提效节能,是先进配送组织模式的突出特点。记者了解到,“集中配送”是几个物流节点联合制定配送计划,集中对某一地区的用户进行配送;“共同配送”是指物流企业为提高物流效率,对多个客户一起进行配送。这些配送组织模式好在哪里?据介绍,“集中配送”和“共同配送”将原本单对单的配送模式,改为多对多的配送模式,通过集中化处理,减少配送车量需求,改善交通运输状况;有效提高车辆的装载率,节省物流处理空间。
在黄埔区正在发展的中国软件CBD附近,一座现代化园区在软件园建设之前已然成立,高耸的宿舍楼和办公楼,整齐划一的仓库,这里是主要为城市共同配送提供仓储、配送、运营、信息、后勤等管理服务,并建设完善的配套设施的状元谷综合物流园。“集中物流可以提高物流效率,这里就相当于物流运输的中转站。” 在广州南方物流有限公司经理常永学看来,园区为物流企业提供货物仓储仓库,作为城市配送网络中的公共配送中心,是物流运输中重要一环。
不仅是在绿色物流全流程中承担重要角色,园区本身也以绿色、低耗为发展准则。“我们从物流站点的位置选择开始就秉承绿色节能的宗旨”常永学说,物流园区选址考虑了与黄埔港、高速公路的距离,同时通过增加月台密度、仓库采光设计等建筑设计达到绿色节能的效果。“我们还注重碳中和,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园区自发自用的电能占总耗能的70%以上。”同时,园区还设有碳排放管理信息系统,对园区碳排放总量进行统计,当园区生产过程中碳排放量出现短期巨幅波动时,会通知企业排查原因,避免造成不必要浪费。
而“夜间配送”则是打好“时间差”,物流企业选择在凌晨等城市交通顺畅的情况下进行的配送模式,借鉴错峰出行的思路,将配送任务转移至夜间路网压力较小时段,减少闹市卸货妨碍交通的现象,减少社会能源消耗。“三种配送模式从时间和空间上,减少配送车辆的能源消耗,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的目的。”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称。
据统计,在积极采取集中配送、共同配送等先进配送模式后,采用配送至中心城区商贸流通企业门店的货运量占中心城区全部商品配送货运总量的比例达到56%,配送车辆平均载货率达到87%,车辆日均配送次数达5.23次。
广州大力发展先进配送组织模式的同时,也在积极培育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引导一批国有企业(如连锁超市、大型百货)将不适合主业发展的物流业务分离、外包,促进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发展壮大,将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领域来做,降低成本消耗,推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
培育企业,重在培优。在绿色货运示范城市建设过程中,广州市物流与供应链协会联合道路运输、冷藏以及快递行业协会联合发布了《广州市城市物流配送重点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标准》,从基本情况、企业经营管理、驾驶员管理、车辆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货物运输完成率、误差处理等十五个方面对广州市城市物流配送重点企业进行考核。同时,考核结果为A级的企业将得到城配车辆通行证发放政策倾斜支持。走在全国前列的同时,给出广州模板,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市物流注册备案企业约2.4万家,总体业务量、业务收入增速保持稳定,位居全国前列,已有A级物流企业121家。据广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对广州市物流配送企业进行抽样调查显示,广州主要的大型商超、卖场商品配送总货运量为1.7万吨,其中采取共同配送的货运量近1万吨,配送的比例为56.7%。
硬件跟上:
新能源货车3年增加300%
在马路上,经常看到的快递车,可否想到居然有氢能源车辆?作为中国首个引入使用氢能源车的物流企业,京东物流已在广州常态化使用氢能源物流车。更为常见的电动货车数量也在大幅提高。
作为物流运输中的“主角”,扩大新能源货车比率是发展绿色货运的重要一步。广州正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
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广州市本市籍货车拥有量为41万辆,其中新能源货车2.4万辆,约占货车总量的5.8%;对比2017年新能源货车0.6万辆,试点以来已累计增加1.7万辆新能源货车。2018年—2020年,广州市发放城市配送证的新能源配送车辆从10辆发展至近800辆。同时,广州市充电桩超过4万台(公桩+私桩),充电总功率超过170万千瓦。
“绿色货运配送采用新能源车辆作为运输工具,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落实物流领域新能源车推广政策,发挥行业组织和新能源物流车推广联盟宣传推广作用,营造合理、公平的新能源车辆推广环境。”市交通运输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不仅如此,在货运运输通道方面,广州建立以对外高速公路为主的对外通道体系,以快速路为主的市域货运通道的物流配送通道网;在限行区通行方面,出台配送车辆通行管控政策,对符合要求的绿色配送车辆发放《城市配送证》,并利用道路停车位和现有商超的地下停车场,设置城市物流配送专用停车位;在信息化管理方面,开发建设广州城市物流配送信息管理二期平台,引导企业信息系统与城市监管平台对接,增加新能源物流车、快件自提柜、普货公共仓等监管功能,实现运输货物高效周转、运输主体高效管理,并在2019年加入冷链配送模块,实现了对冷链配送车辆进行全方位监管。
相关链接↓↓↓
何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
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是以城市为组织主体,通过整合各方物流资源、完善干支衔接的公共货运枢纽设施、优化城市配送车辆便利通行政策、推广应用新能源城市配送车辆,从而实现城际干线运输和城市末端配送的有机衔接,形成集约高效的城市货运配送组织链条,建成“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城市货运配送服务体系,提升流通效率,促进节能减排。
而绿色配送运输,就是在配送运输过程中抑制配送对环境造成危害的同时,实现对配送环境的净化,使配送资源得到最充分利用。
“4-4-8-12”总体空间布局
4个国际物流园区,如空港国际物流园区、南沙国际物流园区等;4个区域物流园区,如白云现代商贸物流园、花都物流园区等;8个专业物流基地,如江高农产品物流基地、黄阁汽车物流基地等和12个城市配送中心,如元岗配送中心、新塘配送中心等。
数说广州
截至2020年底,广州市已建成干支衔接型货运站19个,公共配送中心56个以及共同配送站超过200个,城市配送节点近3万个。已备案的邮政普遍服务场所243个,投递道段1774条,邮筒(箱)966个,智能快件箱12165组,格口约106.67万个,信报箱303.63万户。
目前广州市物流注册备案企业约2.4万家,已有A级物流企业121家。广州主要的大型商超、卖场商品配送总货运量为1.7万吨,其中采取共同配送的货运量近1万吨,配送的比例为56.7%。
截至2020年8月,广州市本市籍货车拥有量为41万辆,其中新能源货车2.4辆,约占货车总量的5.8%;对比2017年新能源货车0.6万辆,试点以来已累计增加1.7万辆新能源货车。
2018年—2020年,广州市发放城市配送证的新能源配送车辆从10辆发展至近800辆。同时,广州市充电桩超过4万台(公桩+私桩),充电总功率超过170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