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到2025年,中国标准智能汽车的技术创新、产业生态、基础设施、法规标准、产品监管和网络安全体系基本形成。值得关注的是,《通知》中多次提及北斗,可以预见北斗将在智能汽车行业大有可为。
据《通知》介绍,我国将构建跨界融合的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体系,推动新技术转化应用。加快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智能汽车相关领域的应用。 《通知》同时强调,我国将构建先进完备的智能汽车基础设施体系,建设覆盖全国的车用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充分利用已有北斗卫星导航定位基准站网,推动全国统一的高精度时空基准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融合,建设多源导航平台。推动北斗通信服务和移动通信双网互通,建立车用应急系统。完善辅助北斗系统,提供快速辅助定位服务。 此外,《通知》指出,我国将构建全面高效的智能汽车网络安全体系,提升网络安全防护能力。建立北斗系统抗干扰和防欺骗安全防护体系。按照国家网络安全等级保护相关标准规范,建设智能汽车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所谓智能汽车,就是在普通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了先进的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装置,通过智能信息交换,使车辆具备智能的环境感知能力,能够自动分析车辆行驶的安全及危险状态,并使车辆按照人的意愿到达目的地,最终实现替代人来操作的目的。北斗高精度定位是智能汽车感知与高精地图采集的关键基础技术,可以说,北斗在智能汽车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5G+北斗强强联手,建成高精度定位系统,能通过5G网络连接并形成北斗地面基准站网络,实现厘米级精度定位。 2019年9月,我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载人试运营许可证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武汉)测试示范区颁发。该示范区利用先进技术,通过大范围应用5G+北斗高精度定位系统,可以实现毫秒级的时延和厘米级的定位。这标志着智能网联汽车从测试走向商业化运营开启了破冰之旅,将逐渐驶入市民的生活2019年年底,利用北斗高精度设备,某国内汽车企业与中国移动在上海洋山深水港启动了“5G+自动驾驶重卡”示范运营,成功实现了港区特定场景下的L4级自动驾驶、精确停车、自动化港机设备的交互以及东海大桥队列行驶。同时,某国内汽车企业也推出了一款支持自主泊车功能的汽车。即在低速无人驾驶环境下,该汽车可以主动避障、自动导航到达指定的泊车位,完成自主泊车操作。在车主出发前,该车还能自动驾驶到指定唤车点,实现自主取车。 当前,中国汽车市场已经迎来变革与融合的新时代。中国一汽首席技术顾问王劲曾指出,5G时代的到来加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将会给中国在自动驾驶方面超越其他国家的一个重要机会,实现弯道超车。未来,北斗将依据《通知》布局,在智能汽车发展领域持续发力、深入融合,为中国建设汽车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