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热潮,虽然“北斗地基增强”近来很火,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依然不是很了解。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特采访了司南导航市场部总监王立端博士(以下简称“王”),他将围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主要话题为大家带来耳目一新的解读。
记:当下全国各地掀起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热潮,虽然“北斗地基增强”近来很火,但是仍然有很多人不是很了解,可以简单分享下你对它的看法吗?
王:“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官方定义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准确的概述。如果我们想更好地把北斗应用起来,就应该把“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作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延伸、为更好拓展北斗应用的一个重要基础设施去看待。
虽然目前人们对北斗地基增强的认知不是很明确,但是只要我们加大宣传,让人们从概念上明白它是一个什么东西,等我们实现北斗地基增强“全国一张网”的目标,人们就会自然而然的理解和接受。
记:你如何看待“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高精度导航的综合需求”这句话?
王:一方面,传统的单点定位模式已经无法解决高精度应用需求,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基于实际应用的需要。大家都知道精度越高,应用效果和用户体验肯定会更好。尤其是在城市环境下,这种高精度的需求会更加迫切,如车道级导航、物流信息化管理、车辆跟踪调度等,都是基于实际应用而产生的。举个例子,现有交通法规定高速公路上大车不能靠左行走,但理想环境下单点定位也只能达到3—5米的精度,据此我们并不能分辨出车辆到底是“向左还是向右”,如果有了增强网络,定位精度将直接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从米级到亚米级、厘米级),这样我们就能完全监控车辆的实际行走路线。事实上,在“亚米级”的精度范围有许多新的应用等待挖掘,其中道路交通是最大和最被看好的市场因子。
另一方面,建设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也是整合资源的需要。按照传统发展思路,北斗系统主要面向的依然是民用市场,但面对当前GPS坐山为王的导航市场,推广北斗势必需要更强大的动力,即使厂家自我催眠“北斗很热、市场很大”,或者是政府强制规定使用北斗,都无法改变“市场才是真正的风向标”。如今各地建设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主要在以往CORS站的基础上进行升级改造,使原有系统兼容GPS和北斗,这样一来北斗应用将会有更为广袤的市场,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记:在现有基础上升级CORS站无疑可以节省成本,但也会遇到很多难题,在你看来建设“全国一张网”的难点有哪些?
王: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标准统一。包含系统级的标准(目前的CORS站基于GPS的原有标准)、终端标准(合乎市场化要求的接收机标准,至少要有一个统一的、完善的鉴定规范)、CORS差分站的数据播发格式标准(与国际数据格式兼容的协议),现在国家、企业、科研事业单位等各个层面都在积极推进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标准化工作,将在征集各方意见后,确定统一标准、强制执行。
第二,设备统一。当前CORS站对各厂家接收机的兼容性上存在争议。如果要建立一个CORS站,需要用多家不同企业的产品,那么各家产品相互的兼容性存在争议。之所以需要产品之间的兼容,是因为建设CORS站不仅需要硬件,而且需要软件服务。这个CORS软件通过移动网络、UHF电台、Internet等形式向用户播发定位导航数据时,需要去读取不同接收机的数据格式,假如发送指令都不能统一,那么CORS软件将无法指挥或配合接收机工作。当然,这也是随着“全国一张网”这个先进的项目设想之后才相继迸发的问题。
第三、设备更换。“全国一张网”项目牵头单位在招标中明确规定北斗地基增强网只能采用国产自主产品,但原有的省级CORS站存在大量的国外进口产品,假若替换,那原有的设备将何去何从?
另外,与国际相比,国内的地基增强软件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稳定性方面都都存在较大差距。当前国内外CORS站点主流通用的解算方式——虚拟参考站(VRS),其实早就已被美国天宝公司申请了专利,我们的北斗地基增强算法在考虑技术要求、实际应用需求同时,如何才能不触犯对方的知识产权保护,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记:既然会遇到如此多的难题,那么北斗地基增强作为一项基础设施,值得花大力气在全国范围建设吗?是否真的有那么多高精度的市场需求去消化吗?
王:“我们有没有必要去建设北斗地基增强”这实质上涉及到了应用的问题——如何去挖掘和推广北斗应用,如何让大众真正把北斗用起来。在我看来这是一个产业化的问题,需要政府、产业链上的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综合考虑。“高精度服务”说到底是把位置服务的应用扩大化,这一点在“物流”行业体现得淋漓尽致。我们知道电商发展很火,从双十一天猫成交金额的571亿,便可大致预想到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