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车联网的渐行渐近,OTT业务不断侵食运营商的传统业务,运营商不得不寻找突破,跨界加码。近日,中国移动与德国电信(DeutscheTelekom)签署了《互联汽车合作协议》,双方将组建合资公司。
根据双方签署的《互联汽车合作协议》,中国移动与德国电信将按照50:50的股比在中国设立车联网合资公司。这一合资公司将面向车载前装、后装市场提供硬件、车联网云平台、系统集成和运营以及内容服务端到端的车联网解决方案。
据悉,双方的合作将充分利用中国移动的高速移动4G网络,分布广泛的渠道资源以及强劲的产业链整合能力,而德国电信则提供远程信息处理技术、互联汽车平台等。合资公司注册资本1.8亿元人民币,计划投资总额为2.7亿元人民币。
这是一场在德国市场占据主导地位的电信集团与全球用户量最多的移动运营商的联姻,可谓强强联合,厚积薄发。业内人士表示,在商机无限的车联网市场上,运营商可以很好地结合自身的网络优势与客户资源,运营商跨界车联网有利于找准市场定位,破除“管道危机”。
事实上,车联网将会是未来的一个巨大趋势,车联网将在市场上拥有巨大的潜力和商机。据研究机构预测,到2018年,中国公路上行驶的联网汽车或将达到6800万辆。同时,根据咨询公司安永的估计,到2025年,互联网汽车市场的收入预计将达到250亿美元。
对于运营商而言,坐拥网络资源的优势明显,使其可以迅速向车联网产业的厂商提供通信相关的服务。同时,运营商优质的管道资源足以支撑产业的运营,庞大的市场用户群及品牌认知度将会在产品营销上得天独厚,优势尽显。
不得不说的是,根据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国移动需要分布渠道,整合产业链。而车联网产业链涉及汽车制造商、硬件提供商、电信运营商、车载终端企业等市场多方,目前市场上基本以汽车厂商为主导。运营商如果想从中单挑大梁,占据产业链的主导地位,势必需要进行多方利益博弈,而这并非易事。
相比而言,德国电信似乎轻车熟路。目前,欧洲市场上车联网系统平台和应用是趋于领先的,德国电信早在2010年年底至2011年年初就开始对欧盟推行的车联网e-call计划进行实地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德国电信有能力运用车联网平台提供在线服务。
目前来看,车联网的发展正呈蓝海之势,运营商将是车联网产业链中是不可缺失的一环,但运营商如何切入车联网,准确定位,并在现有的产业链中突围,这将是考验运营商的智慧了。
汽车电子网为您提供最新汽车电子产品信息,及最具权威行业资讯和最新的行业动态,汽车电子行业最前沿的技术资讯,为全球汽车电子行业人士搭建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