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的CEATEC上,汽车领域相关展示比比皆是,而且正如大家所知,最受关注的是自动驾驶技术。早在开幕之前,这样的盛况就已经在预料之中。在本届CEATEC上,出乎笔者意料的,是本田提出的方案——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经由WLAN的车车间通信(参阅本站报道)。这个提案令笔者觉得车车间通信普及的一大弱点有可能被解决。
车车间通信是一项借助车辆与车辆之间的无线通信、通过在视野不佳的十字路口彼此告知位置等方式,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技术。现在,各公司在使用雷达和摄像头的自动预防安全技术的开发方面展开了角逐,但只有自动预防的话“可视范围”存在局限。如果能结合车车间通信,视野就会明显扩大。笔者认为,既然要追求“零事故”,车车间通信必不可少。
但车车间通信的普及还面临着许多课题。其中最大的课题是,必须为车辆配备专用的通信装置。因为自身性质的关系,车车间通信要求自身车辆和对方车辆都必须安装通信装置。只有绝大多数车辆都安装了通信装置,才能体现出车车间通信真正的价值。反言之,在普及初期,因为通信对象少,用户很难感受到实际的效果。因此,在初期阶段,用户恐怕不会掏钱安装通信装置。那么,这笔钱要由谁承担?这个问题已经探讨了许多年,但至今也没有结论。
本田提出的技术隐藏着消除这一问题的可能性。因为采用这项技术后,汽车就无需再配备新的通信装置。用户使用随身携带的智能手机就能实现车车间通信,对于已经拥有智能手机的用户来说,这种方式的追加成本基本为零。考虑到智能手机普及的程度,采用这种方式时完全没必要讨论负担的问题。
当然,课题也同样存在,特别是可靠性和通信范围方面。智能手机WLAN的通信可靠性能否提高到汽车要求的水平?为了解决这个课题,本田目前正在开发以降低通信速度为代价、提高通信可靠性的应用。而通信范围有望达到100m左右。但在嘈杂的环境下,估计仅为50m左右。
笔者认为,要想把车车间通信技术推广到所有汽车,最终还是必须得有政策方面的规定。但作为政策化的最起码的条件,这项技术必须普及到一定程度,以证实其有助于保障安全。笔者预感,倘若是本田提出的这项使用智能手机WLAN模块的技术,说不定能够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