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移动打车软件摇摇招车已启动第二轮融资,融资金额达千万美元。去年5月,摇摇招车获得红杉资本的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
不止是摇摇招车,去年以来,各类打车App在苹果和安卓应用商店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日前,记者在苹果App应用商店搜索“打车”、“招车”等关键词,出现了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打车达人、摇摇招车等10余款打车应用。虽然名字不尽相同,他们却做着大同小异的生意:乘客通过打车软件发出需求,软件自动获得乘客的位置,附近的司机就能获悉相关信息,然后司机端语音播报用户需求,最后乘客实现“线上订购、线下消费”出租车。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创业型公司扎堆其中,以及正规出租车公司的后来居上,这种O2O叫车模式还面临着解决的本土难题,创业者们正在转型中寻找商机的出路。
创业者瞄准打车“痛点”
国内打车难问题由来已久,尤其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城市,高峰时期的打车经历成为很多人的“痛点”。创业者从“痛点”中看到了商机。在“摇摇招车”创始人、北京聚核众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王炜建看来,出租车供需双方的需求很简单,“乘客需求就是我能打到车就走,出租车的需求是合适我的单子,比如我下班的时候,不愿走反方向。”相比传统的电话招车服务,手机打车方便许多,因为不需要通过服务台接收和发送信息,地理信息可见、乘客需求变更可即时发送、司机状态可见。
早上起来发现外面下雨,你意识到需要提前一个小时出门,苦苦等候出租车。而现在,打开应用软件,摇一摇智能手机,就向所有安装了应用软件并在线的出租车司机发送打车需求,等到出门时,车可能已经到楼下了。“当你把打车过程从站在路边等半小时没车,变成坐着摇一摇手机,几秒钟内同时询问上百台出租车司机。”王炜建认为,做这款软件的目的很单纯,就是希望能够解决乘客打车难和司机找活难的双向选择难题,为乘客和出租车搭建一个沟通的桥梁。说得简单些,打车应用的出现,就是让乘客上车的第一句“师傅,××去吗?”在手机上完成,以最快的速度打破信息屏障。
2012年3月23日,“摇摇招车”登陆苹果商店。上线一周后,风投们以每天两至三家的频率纷至沓来。IDG、红杉等知名投资机构也纷纷抛来橄榄枝。三周后,会员数量突破5000人。
在手机叫车应用领域,王炜建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近三个月来,出租车司机张师傅现在很少开着车路上“趴活”了,他经常在商业区的角落,打开智能手机等待乘客“送上门来”。改变他的是App“嘀嘀打车”。2012年9月,嘀嘀打车正式上线,乘客在手机软件中点击“我要用车”,并发送一段语音说明具体的位置和要去的地方。用车信息会被传送给在乘客附近的出租车司机中,司机可以在手机中一键抢应,并和乘客联系。而在嘀嘀打车的创业初期,产品并不完善,嘀嘀打车后台运行不但比较耗电,而且非常耗流量,再加上司机多数不懂手机,不少司机找上门来理论。现在,嘀嘀打车几乎每一位员工都是兼职客服人员,为出租车司机解答释疑,司机们使用也越来越得心应手。
模式徘徊灰色地带
对用户而言,智能手机叫车实质提供了另一种出行选择,可以即时调用闲置的汽车资源,派离你最近的车接你,从而解决打车难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这其实是打破了国内的出租车专营的局面。但不可逃避的话题随之而来,这类应用因为“黑车”提供平台而遭到质疑。
虽然王炜建始终强调“我们并不出租,是会员直接租车,我们只提供信息”。但这仍旧被认为打了个政策的擦边球,私家车提供载客服务跟专门的“黑车”只隔了一条模糊的界限。王炜建曾透露,2012年3月,“摇摇招车”先后有3辆测试车被北京市交通执法大队以“黑车”查处。曾经看过“摇摇招车”项目的天使投资人王京说:“哪天政府出个文件,你随时都可能倒。”
据记者了解,去年3月上线的“摇摇招车”测试版并不是出租车叫车平台,而是通过GPS定位你的位置,摇一摇手机,系统派离你最近的司机开车去接你,车辆是租车公司的闲置车辆。两家小的代驾公司和租车公司成为“摇摇招车”的合作伙伴。而根据之前交通运输部发布的《关于促进汽车租赁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汽车租赁企业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从事道路客货运输经营活动。这不仅让约租车处在一个既非租赁又非出租的尴尬位置,同时也成为执法部门打击“黑车”的主要依据。
“即日起,当您摇来的车是出租车时,千万不要感到惊奇!”2012年9月16日,“摇摇招车”向它的上万名会员发出一条这样的短信。这意味着“摇摇招车”停止实验用车,改为在出租车司机方面推广“摇摇招车”系统的应用。它在司机端加入了出租车认证机制,所有注册的司机必须通过身份认证,输入出租车监督号码才可以使用。
此外,出租车市场有个很大问题就是有需求高峰与低谷的分别。上班、下班是高峰时期,很多人就是这个时候很难打到车,因为出租车的价格是受调控的,没有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走。要平衡这个矛盾,最好的办法就是启用市场经济的价格机制,通过价格来调剂。据悉,摇摇招车推出的“炸弹功能”,就乘客可以通过增加小费的形式,来提高打到出租车的可能性。
为了合规,易到用车的解决方法是“租车的租车,租人的租人”。易到用车的订车系统,可以在客户订车的同时,自动生成一份由乘车人、汽车租赁公司、代驾劳务公司和易到用车之间的四方合同。对用户来说,易到用车是个代理方,同时代理了租赁公司和劳务公司,这样便可以避免被认为“黑车”的风险。
未来畅通还是“堵车”?
一边节省了打车族的时间,一边增加了出租车司机的收入,那么打车应用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好处?
说起收入,嘀嘀打车并不愿多提。当被问到未来如何赚钱时,滴滴打车创始人程维的回答是“不知道”。据其介绍,到目前为止,嘀嘀打车既不向用户收费,也不向出租车司机收费,所以收入基本上还是零。事实上,在最早的版本中,嘀嘀打车曾试图向用户收费。每次叫车,用户需要多支付3元,嘀嘀和出租车司机各得1.5元。可是,收费限制了用户的增长,嘀嘀打车干脆直接免费。
在谈及商业化方面,王炜建也称目前并没有过多考虑。“对于摇摇招车来说,盈利问题并非目前重点,眼下最重要的是做好产品并开拓市场、让司机和乘客满意”。据其透露,摇摇招车将于3月底开通上海、广州、深圳三个城市,并将于今年年底前陆续在天津、济南、大连、成都等6个城市建立并开通摇摇招车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当创业型公司扎堆“叫车”时,来自大出租车公司和微信平台的应用也欲争夺乘客。据了解,目前几家著名出租车公司已经开发App,例如“大众出行”、“锦江叫车”,提供服务的都是旗下的出租车线上预订服务。而在微信公共平台上,移动叫车业务早已悄悄生根发芽。记者在微信公共平台上搜索“打车”,就冒出来“快的打车”、“微打车”、“打车小秘”等多个“加V”的账号,其他没有认证的账号更是有20多个。
可以预见,一场在乘客和出租车之间的人气争夺战已经开始在App端蔓延。移动叫车接下来的发展路径又该如何走?嘀嘀打车、摇摇招车、嘟嘟叫车等会堵在一条路上吗?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手机叫车的特殊之处在于,一个平台并不能服务全国,每个城市都是一个独立的新战场:线下资源、用户习惯以及品牌认知都不相同,即便想统一江湖,也不是没有分区而治的可能。嘀嘀打车就在最近2个月开始逐步登陆深圳和广州,“现在谈格局,还太早。”
程维介绍说,目前在北京的叫车成功率有近85%,非高峰期达到90%,除了北京,在上海和广州也有近千辆出租车的规模。“嘀嘀打车的最大价值是匹配用户和司机的需求,减少司机的空载提高效率。”正是很多创业者坚定认同程维的这个观点,国内打车应用市场或将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