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跟随省公安厅领导调研我市公安工作时获悉,全市“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推进大会召开后,市公安局密切关注群众心态新变化,创新社会管理,转变服务理念,创新信息化条件下的现代警务模式,健全以民意为导向的警务工作机制,全面提升打防管控能力,为省会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公交车视频监控达90%以上
“公交扒手”曾让不少市民感到头疼。曾有市民提出,倘若在公交车上被盗窃,如果犯罪嫌疑人逃之夭夭,现场也没有留下证据,肯定会给案件的侦破带来难度。不过,记者从市公安局了解到,为强化公共交通安全管理,市公安局大力督导公交车视频监控、出租车GPS定位系统建设。目前,我市运行的4072辆公交车视频监控安装率达到90%以上,8300余辆出租车中7300辆已安装GPS定位系统,年底这一数据将达到100%。今后,公交车内如果遇到突发情况,车载摄像头会将全过程记录下来,并作为证据保留。
打造专职社区民警队伍
在社区生活找民警不方便?今后,市民将再也不用为这个问题担心了。据介绍,为深化城乡社区警务工作,我市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乡社区警务工作的意见》,专门打造了专职的社区民警队伍,每个社区配备1名以上社区民警、2名以上协勤人员,配强社区民警和驻村民警1064名,保证除参加派出所每周一次值班外,全部时间在社区工作。同时,组织市、区(县、市)局机关民警5097人,对接全市2013个村居,组织实行机关民警开展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每周下村居不少于1次4小时。
试点电子化采集设备
为方便居民办事,第一时间将市民的诉求转到市公安局的信息中心。市公安局着力建设了社区警务工作平台,为社区民警配备“e点通”前端采集设备。该设备具备采集信息、走访检查、查询比对、情报落地、地图标注、辅助服务、日志台账、管理考核等9大功能,采集的信息能够实时上传市公安局信息中心,实现“采集即录入、录入即核查、比中即预警”。目前,这一平台已经开展先期试点,近期将在全市推开。同时,创新勤务机制,与司法、综治、信访等部门建立联合调解机制,在全市派出所设立“纠纷调解室”,及时发现、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
强力推进城市交通拥堵治理
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辆,让我们的城市交通频频“添堵”。为解决这一问题,市公安局坚持“治堵先治思想”,倡导低碳绿色交通出行理念,推进治堵工作社会化。先后招聘282名辅警,协调部分政府机关、学校向社会开放了2400余个内部停车位;在市区主干道辅道推行禁停措施,取缔900余个临时停车泊位,在次干道增设停车泊位240余个;开展配建停车场专项整治,恢复15处停车场628个停车泊位;积极推进“小改造大畅通”,对山大路南口等17个路口路段渠化改造,对5条主干道83个路口的信号配时进行优化调整,通行能力在高峰期、平峰期分别提高了12.4%和22.5%;对384条道路限制时速进行调整,市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车速分别提高33.3%、20%和25%;对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零容忍,共处罚各类交通违法行为126万起,查处无证驾驶11823次、酒后和醉酒驾驶3548次,刑拘464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