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Bus Rapid Transit,快速公交系统),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之间的公共客运系统,其投资及运营成本比轨道交通低,而运营效果接近于轨道交通。它是利用现代化公交技术配合智能运输和运营管理,开辟公交专用道和建造新式公交车站,实现轨道交通式运营服务,达到轻轨服务水准的一种独特的城市客运系统,被喻为“地面上的地铁”。
快速公交作为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重要手段在各大城市得到了充分应用,对于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改善城市交通拥堵,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均起到了良好效果。快速公交系统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的巴西库里蒂巴。中国大陆第一条快速公交线路于1999年4月20日在昆明正式开通,是中国公共交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下面选取国内典型城市BRT案例进行分享
2006年,常州市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全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示范城市”。2008年1月,常州快速公交正式运营,快速公交制式为路中式,快速公交专用道设于道路中央,车站位于专用道两侧,乘客由人行道或天桥进站。2010年,常州快速公交一号线获得“詹天佑奖”,成为全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公共交通项目。 截至2018年1月,常州BRT从一条主线发展成为“十字加环”的公交骨干系统,2条主线线网全长51公里,全系统线网总长达到300公里,运营里程达1.95亿公里,全线平均运行速度约为25.64公里/小时,运送客流9.57亿人次,占常州整个公交系统日均总客流量的32.08%,牢固确立了常州快速公交城市客运走廊的作用。常州BRT
2005年以来,在能源基金会的支持下,巴西专家对济南市的BRT工程给予了大量的帮助和指导,省城BRT建设逐渐展开。2008年4月22日,济南市BRT开通投入使用,BRT制式为路中式和路侧式相结合,路中式BRT站台为中央岛式站台,路侧式站台与普通常规公交共同使用。 截至2019年12月,济南市BRT高峰时段运营速度约为17.55公里/小时,日均客运量16.7万人次/日,免费换乘3.5万人次/日,相当于公交日运量200万人次的8.35%。截至2020年5月,济南市共开通了13条BRT线路,线网总长度约108.3公里,并在站台内可免费换乘22条普通公交线路(B)和1条高峰通勤快巴(T),是中国首个成网运营的快速公交系统。济南BRT
济南BRT公交线网图
2010年2月,广州中山大道快速公交试验线正式开通,BRT制式为路中式,BRT站台采用路中侧式。2011年,广州BRT荣获可持续交通发展奖,为国内交通项目首获此奖者;2013年获评为BRT系统“金牌标准”,成为亚洲唯一被评为“金牌标准”的BRT系统。2019年,广州BRT获第十六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广州BRT系统由30+1(摆渡线)条BRT公交线路组成,30条线路采用“封闭走廊、灵活线路”设置模式,可以进出BRT走廊;1条为摆渡线,贯穿整个走廊,乘客在BRT走廊内可以进行单向免费换乘。走廊内公交运营平均速度为24公里/小时,高峰期客流平均为85万人次/天,2010年5月1日最高达96万人次,成为亚洲单线客流量最大的BRT系统。广州中山大道BRT
2015年,宜昌市成功实施了BRT系统、非机动车交通改善、公共空间建设及停车管理等一揽子项目,极大改善了主城区步行、骑行及公交出行环境,成为国内外可持续交通系统示范城市。继广州金牌标准BRT系统后,宜昌BRT是国内第二个高品质金牌标准的BRT系统。宜昌BRT项目因效能突出,先后被亚行评为2015年“最佳实施项目奖”和2016年“世界可持续交通奖”。 宜昌BRT系统建设在城市最繁忙的主干道东山大道上,走廊总长度为23.9公里,采用“1+N”运营模式,多种组合、灵活换乘,形成非对称“鱼骨式”BRT公交线网运营体系,现已形成“1走廊+36支线”的运营网络。BRT制式为路中式,BRT站台采用“路中错位站台+地面过街进出站”的形式,既有效减少占用道路宽度,又方便市民使用。 截至2019年,日均客流量达35万人次/日,占全市公交客流量的63%,运营速度为20-25公里/时。高质量的公交服务引导了市民对出行方式的重新选择,越来越多的市民放弃开小汽车转而使用公交车出行,20%的公交乘客由之前开小汽车及出租车出行转换而来。宜昌B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