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城市超级大脑”缓解交通拥堵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杭州:“城市超级大脑”缓解交通拥堵

    2019-06-03 11:36:51 来源: 人民公安2019年10期 评论:
    分享到: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红绿灯和监控摄像头在同一根杆子上,却从来没有被数据连接起来。”随着杭州交通“城市数据大脑”的出现,这句话不再是感叹与遗憾。

      随着杭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车多路少、事多警少”的矛盾越来越尖锐。2015年至2016年,杭州市交通拥堵排名一直在全国第二、第三的高位徘徊。面对严峻形势,改革、破除传统的“人工式、被动式、经验式”的警务机制势在必行。

      浙江省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紧抓住杭州市委市政府发展数字经济的契机,按照“需求引领技术、创新驱动发展、实战检验警务”的原则,建设城市数据大脑,衍生最亮双眼(视频监控)、最巧双手(信号配时)、最快双腿(交警机动队),促进交通管理由定性向定量、空间向时间、机械勤务向机动勤务、交通自治向交通共治的转变,推进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需求引领技术,

      建设城市数据大脑平台

      杭州交警部门按照“全面感知、战略主导、智能模仿、反哺系统”路径,整合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建成城市数据大脑平台,并于2018年9月迭代升级到2.0版,城市数据大脑平台的建立实现了交警指挥依据由定性转为定量,警情处置由被动转为主动,公众服务由单向转为互动的良性机制。

      城市数据大脑是如何运行的呢?

      站在平台的大屏幕前,杭州交警支队科信处处长周为钢向记者娓娓道来,城市数据大脑像CT一样每2分钟对城市道路交通状况进行一次扫描,实时感知在途交通量、延误指数、拥堵指数、快速路车速等7项“生命指标”。决策指挥人员借此掌握实时路况,预判发展趋势。对可能发生异变、突变的交通趋势,城市大脑自动提前警示,为指挥人员采取交通诱导和调整交通组织、勤务部署等应对措施赢得了时间、占据了先机。

      周为钢举例说明,过去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通常做法是当事人或过往车辆报警。而现在,每个交通摄像头就好比一个交警,全年无休地在路上巡逻,记录车辆数量、每辆车什么样子、往哪个方向走,一旦出现交通事故,后台会自动报警并通知附近执勤交警去处理,这样一来,一起交通事故处理就可节省3到5分钟时间。

      周为钢介绍,“城市大脑”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内容深度共享,全方位融合110、高德、微博、舆情、视频识别等数据,主动感知事件,24小时不间断智能巡逻,做完整轨迹还原,让大脑实景感知交通异常事件,并可第一时间进行全自动调动警力、清障等全方位联动处置。

      这可真像是一个超级大脑,24小时不间断地采集信息,做出研判并指挥四肢来采取行动。

      信号灯根据需要自动变红灯为绿灯

      对危急病人而言,每一秒时间都关乎生命。

      倪建华是杭州市萧山区人民医院救护车驾驶员,开救护车已有25年。他告诉记者过去经常被堵在路上,耽误了宝贵的抢救时间。而现在,只要往“城市大脑”输入救护车车牌号,救护车快到每个路口前,信号灯就会自动变成绿灯,前面的车辆都开走了,救护车自然不用减速,甚至不用刹车,就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开到目的地,速度比原来可快一倍。

      红绿灯能根据需要自动转变?这个专业术语叫做“信号灯配时调控”的现实版“霹雳贝贝”,是如何做到一抬手就能将红灯变为绿灯的呢?记者带着疑问来到指挥情报中心大厅一探究竟。

      偌大的指挥情报中心铺满了数据大屏幕,屏幕实时监测的数据在不断更新、自动比对,用深浅不一的颜色标明了报警等级……杭州交警指挥中心(情报中心)副主任范俊一边演示一边向记者介绍:指挥情报中心是枢纽,在这里深度挖掘数据情报信息,为预警研判和勤务指挥提供重要依据。我们将信号配时调控从指挥情报中心剥离,专门建立信号配时中心,一方面使指挥情报中心更趋精锐和专业,另一方面打破辖区界限,加强区域统筹,实行统一、科学、精准配时。

      范俊说,交警支队以警企合作,引入智能交通领域优秀企业,由教授和配时博士、硕士组成专业团队,负责城市数据大脑交通信号模块研发迭代和信号控制智力训练。其中,博士团队负责宏观信号策略等专项课题研究以及专业平台研发;硕士团队负责制定中观和微观信号控制策略、信号优化方案设计和日常调控优化等工作。信号配时中心实行24小时勤务模式,在两名总配时师带领下,地面调控组、高架调控组、大脑报警处置组和外场巡查组分工落实,与两级指挥系统默契配合,对城市数据大脑产生的路口信号报警,及时“消红变绿”完善闭环处置,实现交通信号运行的全时段管控。

      专业团队以全市交通信号总体控制策略为依据,以交通流的整体性为考量,打破大队间的行政管界壁垒,直面堵点节点问题,利用城市数据大脑的自动巡检信号配时失衡技术,进行实时分析研判,探究流量与配时的规律性,积累完善配时方案。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将配时经验反馈给城市数据大脑,通过机器不断学习、反馈及自我评价,自动找出主线和匝道最均衡、最适合的时间及流量配比方案。目前已在59个高架匝道应用AI信号灯,主线流速基本维持在50公里/小时。

      “优驾自动容错”

      杭州交警指挥中心教导员庄琪告诉记者,日前,杭州交警部门正式宣布,“优驾自动容错”措施于2019年4月5日起正式落地执行,3个月内无杭州范围内交通违法行为的车辆,在首次出现适用于警告的3类轻微违法行为时,将免予处罚。

      根据规则,第一个计算周期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算起。从4月5日开始,已经有一批车主能享受到这项举措了。庄琪告诉记者,第一条警告短信已于4月5日10时51分送达到韩先生的手机上:“您的小型汽车浙AM6××××于2019年04月03日16:52:31在×××路口,被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了不按规定临时停车影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的违法行为。因已连续3个月未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对本次违法行为不予处理。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4月5日中午,杭州市民黄先生也收到了一条杭州交警发来的短信,“您的小型汽车于4月1日在×××路口被交通技术监控设备记录了机动车未按规定在限制、禁止的区域或路段通行的违法行为。因已连续3个月未发生交通违法行为,对本次违法行为不予处理。请严格遵守法律法规。”

      “那天出门急,不小心忘了限行这事,还好之前三个月都没有违法,这次就免罚了!”黄先生表示,作为第一批享受“优驾自动容错”的车主,他也很惊喜,并表示之后肯定会好好遵守规定,文明出行。

      庄琪表示,随着城市数据大脑智慧化程度不断提升,受益的是广大杭州百姓。处罚从来不是实施交通管理工作的目的,此次基于城市数据大脑应用推出的“优驾自动容错”措施,正是以“有限度地容错”,让守法车主在“不得已”或“无心之失”的时候,获得“被原谅”的机会,旨在正向鼓励、积极倡导机动车驾驶人乃至全体交通参与者自动、自觉地遵守交通法规,做到文明安全出行。

      近年来,随着杭州市公安局交管部门对城市数据大脑的建设与应用,明显提高了城市道路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了为民服务的质量水平。目前,杭州交通拥堵排名已降至全国第30位,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连续15年下降,城市交通秩序正在不断改善。

  • 关键字: 超级大脑 交通拥堵
  •    责任编辑:刘艳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