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通往广东湛江、茂名、阳江三地的高铁正式通车,从湛江到深圳的车程从12个小时缩短至5个小时。
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桥连三地,天堑变通途。
这样快速便利的交通,在改革开放之初是难以想象的。
今年,记者航拍广东交警护航囯庆“黄金周”盛况时发现,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密密麻麻环绕在南粤大地上,车流如织。
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省交通可谓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广东公安始终紧紧围绕新时代、新任务、新要求,主动运用新思维、新科技、新方法推动交管工作,全力确保广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民警指挥交通。
飞速发展的高速交通网
几组数据折射出改革开放40年来广东经济的腾飞:
1988年,广州家庭共拥有自行车206万辆,拥有小汽车的家庭屈指可数;
1999年,广东的机动车辆达720万余辆,位居全国第一;
如今在广东,私家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至2018年9月底,广东省机动车保有量多达2874万辆,位列全国笫一。
1988年10月,自行车包围汽车。
1998年10月,自行车与汽车并驾齐驱。
2008年10月,汽车反包围自行车。
2018年5月,私家车多自行车少。
1989年8月,广东首条高速路广佛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全长15.7公里,是广东省第一条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广佛高速公路的建设,开创了我国利用有偿融资建设高速公路的先河,在全国率先实行“贷款修路、收费还贷”,体现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为全面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和经营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拉开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设的序幕。广佛高速公路西起广州市郊的沙凤,经沙涌、雅瑶、大沥至佛山东郊谢边,是广东省首条、国内第二条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它把2小时的车程缩短到20分钟,成为广州与佛山紧密相连的重要纽带。
报道过广佛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的广东省公安厅退体干部周晓辉说,1989年8月1日,广佛高速公路试通车当天上午,举办了一个万人自行车行活动,广州、佛山两地居民纷纷骑自行车逛高速,盛况空前,之后是来自当时顺德、南海、恩平、新会、广宁等县和佛山、中山、珠海、江门等市的近百辆大小客、货车浩浩荡荡地抢先体验高速的快捷。从那时起,珠三角的公路交通跨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路通财就通”,以广佛高速为起点,广东高速路网的规模也越来越大。2015年12月,广东实现了“县县通高速”,掀开了广东交通发展的新版图,揭西、陆河等广东最后8个不通高速公路的县(市)迈进高速时代,全省67个县(市)30分钟内均可驶上高速公路。2017年,广东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突破8000公里。进入新时代的高速路网,已经解决了“走得了、运得出”等问题,并形成“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舒适、运得高效”新的发展要求。2018年,广东省高速通车里程突破9000公里,居全国之冠。
逐步升级的信息化交通管理
道路四通八达,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随着小汽车的增多,管理难的问题应运而生。与时俱进的广东公安紧跟时代步伐,开创了信息化管理道路。
流动车管所方便群众车辆年审。
20世纪90年代初期,广东省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事业开始起步。
1992年 第一代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在中山市成功研发,实现了车辆管理业务从传统的手工操作模式向计算机管理模式的转变,为广东省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设拉开帷幕。
1997年 全国第一套冲红灯电子警察系统在深圳市上线运行,开创了非现场执法模式。1998年,第二代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佛山示范工程”成功研发并应用,实现了车辆管理、驾驶人管理、交通事故、交通违法等多系统信息共享、联网运行,步入了又好又快发展的轨道。
2002年 广东省推广应用“交通违法信息系统”,实现交通违法信息化处理;同年,全国第一套车牌自动识别卡口系统在深圳市上线运行;2003年,推广应用“交通事故处理信息系统”,进一步规范事故处理程序;2006年,推广应用“交警队信息平台”,实现基层交警大、中队业务台账和机动车、驾驶人、重点单位等综合管理。
2007年 省公安厅交通指挥中心建成使用,包括DLP大屏幕显示,监控视频联网、警用地理信息、交通指挥集成平台、辅助决策分析等系统,具备全省主干路网运行监控、应急指挥调度、信息服务发布以及交警勤务动态监督等功能。随后,全省有19个交警支队和顺德大队建设了市级智能交通指挥中心。
2009年 广东省开始建设应用高速公路区间测速系统、省、市、县三级公路交通治安卡口系统、重点车辆GPS安全监控系统、春运车辆IC卡管理系统等。全省各级交警部门开展规模建设应用电子警察、路口渠化控制系统等先进装备和手段,实施交通组织、非现场执法工作。
2011年6月 广东省推广应用省级集中的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数据库及应用软件平台安装部署在省公安厅交管局信息中心,实现各类执法办案信息数据全省集中管理,全面支撑全省车辆、驾驶人、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危化品运输路线、交警队平台等6大类共744项业务办理。
2014年以来 广东省按照《全国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三年规划》,推进公路交通安全防控体系建设,组织全省开展交通指挥中心升级改造,推广应用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重点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全省建设174个交警执法站,强化道路通行秩序管控,预防、减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增强公安交管路面管控能力。
2015年3月 广东省作为试点省份开展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建设,全面建成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等管理服务新模式,通过网页、短信、手机APP等服务方式,为交通参与者、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交通管理业务办理及信息查询等10大类131项服务。
2015年12月 广东省开通网上缴纳交通违法罚款功能,方便群众缴纳交通违法罚款,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同时,广东省借力企业,加强资源共享,分别与百度、高德公司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携手互联网应用公司共建“智慧交通”。与保险、交通、税务等单位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信息资源利用率和整合度,为交通管理协同共治创造条件。
2016年春运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使用无人机空中抓拍交通违法行为。
大数据驱动下的“智慧新交管”
2018年,广东省公安机关着力构建“智慧新警务”,全省公安交警部门按照构建“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指挥、智能交通、智能服务”的“六个智能”形成一个“智慧新交管”工作目标,全面增强“防事故、保畅通、强服务”的工作能力。
目前,广东省已完成省级交通指挥中心升级改造,组建了“广东省交警大数据研判中心”,引入大数据专业分析研判团队,搭建全省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与业务部门开展专题研判工作,研判分析的覆盖范围、效率、准确性有了很大提升,配合缉查布控系统、“鹰眼系统”及指挥中心系统的应用,初步形成了“数据驱动、信息导侦、精确打击”的新型勤务。
“鹰眼”系统。
广东交警部门共配发约7000台移动警务终端,配备率今年底前将达到80%以上。“鹰眼”等移动警务终端上线应用后,协助查车600万余辆,有效提升一线执勤执法工作效能。同时,广东省组织研发了车管服务机器人,引导群众办理车管业务;深圳开展“刷脸”执法新模式;深圳、佛山等地研发的车驾管业务自助办理终端,使交管业务办理逐步走向智能化。
2018年春运是党的十九大后的第一个春运,为做好春运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广东省公安机关牢牢抓住“遏事故、保畅通、强服务”三项核心任务,以打造“智慧春运”为抓手,全力确保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
春运期间,广东交警部门首次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提前20天开展全省大众出行需求调查,融合交警事故数据和导航软件出行数据,结合近5年春运道路通行和事故特点,对今年春运期间的道路通行状况、交通安全形势进行动态分析,预判出5个高峰、3个特点,预测10大易堵路段、收费站、服务区、景区。春运期间,指挥部通过各种渠道及时掌握工作薄弱环节和突出安全隐患,汇总警情、路况、气象、违法及公安部交管局通报事项等信息,分析研判后及时下发指导各地调整工作重心。
广东省春运道路交通安保指挥部依托交通集成指挥平台对各公安检查站、春运执勤点进行应用考核和视频调度监督,督导各地落实勤务安排。通过高德平台监测、发布200余次拥堵路况信息,指导各地及时调整勤务,有针对性地疏导道路交通。建立交警视频会商平台,实现与地市交通指挥中心、交通监控设备、移动视频会商终端的对接,提高实时指挥调度效能。
警方通过指挥云平台对广州火车站广场进行实时监测。
省公安厅交管局联合高德地图推出“互联网+行车服务”平台,为群众精准提供线路优先、安全提示、快撤快赔等24项贴心服务,汇入导航服务类信息2.8万余条、便捷停车服务类信息6000余条,服务群众1200万人次。
此外,该局还自主研发广东高速避堵攻略小程序,融合动态绕行、快撤理赔、报警救援、路况直播等便民服务,并在小程序中植入广东春运直播地图,组织全省21个地市在出行高峰期间发起200余场高峰路况直播,滚动播报易堵路段的实时路况,实现可视化出行引导服务。
不断完善的直通粤港车辆制度
广东的地理位置决定与港澳车辆联系密切。广东公安机关对直通粤港澳车辆管理始于改革开放之后,管理对象包括私家车、公务车、自货自运车、客货运输车等4类车辆。
1979年以前,粤港、粤澳之间基本禁止机动车辆过境。改革开放后,直通货运正式在文锦渡口岸实施。1981年6月,该口岸正式开设客车和小型汽车过境通道。1982年,粤港双方考虑到当时过境设施有限,制订出各类过境车辆的限额,且限额机制一直运作至今。1985年3月,沙头角口岸启用,跨境公路交通因急速扩展促使两地工商业贸易日趋繁忙。
1989年12月,第三条跨境通道——皇岗口岸落成启用,两地运输高速发展。2007年7月1日,深圳湾口岸正式启用。至此,粤港跨境公路共有4个口岸,且每个口岸均有客车、小车和货车通道。粤澳两地连接的公路口岸有拱北口岸、横琴口岸和跨境工业园区口岸。
早期,粤港跨境公路运输主要是为香港居民提供生鲜等日常生活物资。改革开放以来,生产厂家把原料或半成品从香港运至珠江三角洲地区,经加工后运回香港再出口,粤港跨境公路运输发挥了重要作用。广东发挥福田保税区的地沿优势,1994年批准在该区投资的外商可持省公安厅车管所核发的行驶标志在香港与福田保税区间行驶,1997年行驶范围延伸到深圳市区。直通粤港车辆为内地与香港间的人、财、物流动提供了极大方便,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如何管理直通粤港澳车辆呢?
1984年9月、1985年1月省公安厅先后制订了《关于香港和内地入出境机动车及驾驶人管理暂行规定》和《关于香港入出境小车管理的暂行规定》,明确了香港入出境机动车的申办手续、审批权限、车牌及标志等。1984年9月20日起,全省开始对香港、澳门和内地入出境机动车进行统一检验、核发牌证。各口岸检测站和车管所对直通粤港澳机动车进行年检。
1989年5月,省公安厅规定对驾驶机动车临时入粤旅游、探亲或参加比赛等活动的外国人、华侨及港澳台人士,可以核发临时专用号牌和驾驶证,在规定日期及行驶路线内有效。
1993年3月3日起,香港车辆凭省公安厅交警总队车管所核发的行驶标志进入深圳福田保税区内行驶,不发车牌。1996年4月,公安部决定在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之前,香港、澳门地区入出内地车辆继续使用原号牌和行驶证。2001年,直通粤港澳车辆启用“九二式”新号牌。直通粤港澳车辆均有行驶标志,贴在车辆挡风玻璃右上角与车牌配套使用。
据统计,1984年,直通粤港澳车辆只有2893辆;至2008年6月底,直通粤港澳车辆达5.5万辆;至2018年9月底,直通粤港澳车辆达7.6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