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提升城市路网通行能力,我市决定继续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城市交通拥堵治理工作。
据了解,我市将大力实施公共交通系统工程、道路系统工程、慢行系统工程、停车系统工程、交通管理工程、智慧交通工程等六大工程,切实提高治堵工作成效,建设畅通、绿色、文明、高效的城市交通环境。
具体目标任务
满意度测评方面:交通出行总体满意度不低于2017年测评分数。
公交优先方面:深入开展公交都市创建活动、市区公交分担率较2017年提高1.5个百分点,各县(市)公交分担率较2017年提高2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建设,切实保障公交路权优先,市区运量最大的前10条公共汽车线路高峰时段平均运营时速不低于2017年底考核测评的基准速度。
其中,全市新增和更新新能源公交车100辆,全市新建公交首末站6个,全市新建和改造公交停靠站114个(其中港湾式停靠站不少于50%),全市新增支持移动支付的线路151条、公交车1290辆。实现公交线路支持移动支付县(市、区)全覆盖,全市优化公交线路15条。
另外,主城区推出公交特色线路7条,包括微公交(社区巴士)、商务直达公交、旅游观光公交、假日休闲公交、定制公交等新型特色服务线路。完善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建立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工作机制,鼓励应用电子围栏技术加强对租赁自行车的管理,开展互联网租赁自行车乱停乱放整治。保持公共自行车系统规模,探索公共自行车使用和管理创新。全面运行公共交通成本核算机制、服务质量考核机制、财政补贴机制和绩效考评机制等长效发展机制。
基础建设方面:续建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2018年完成投资78亿元;全市新建、改造城市道路36.13公里(其中市区11.5公里),建设联网路4条;全市新增停车位14561个(其中公共停车位2161个)。
同时,推进生态绿道建设,全市新建绿道252公里(其中市区64公里);市区完成2个旧小区停车位改造,新增旧小区停车位200个以上;加快停车产业化步伐,落实差别化停车收费政策,促进停车位有效供给;提升道路设施管理能力,规范城市道路施工。
秩序整治方面:建成区城市主干道路口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覆盖率达95%以上,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达95%,机动车守法率达95%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达85%以上,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控制在2辆/公里以内。
同时,社会车辆违法占用公交专用道发生数控制在1起/10分钟以内(单个视频监控范围);优化街区道路交通组织,完成1个街区微循环改造;深入开展“礼让斑马线”活动。
科技服务方面:继续推进城市交通数据开放,提高数据开放质量;细化城市交通运行指数系统的分类应用,推进指数系统应用;健全公交运行监测系统,完善公交智能调度系统,提高用户满意度;提升城市交通控制水平,优化交通控制设施和系统;提高交通事件监测能力,完善对交通事件的快速发现和反应机制。
县域治堵方面:东阳市、义乌市交通满意度达到省治堵考核要求;各县(市、区)认真实施《城乡交通治堵三个“全覆盖”规划》,并提交执行情况报告。
其中,城乡智能交通全覆盖:各县(市)建成区主干道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电子警察和视频监控覆盖率分别达70%以上,农村客运卫星定位终端装置安装率达100%。
城乡客运一体化全覆盖:开展农村客运三年巩固提升行动,建立农村客车“村村通”财政扶持机制,各县(市)均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健全长效运营机制。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全市所有县(市)达到5A以上。辖区内县城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平均达96%以上。
城乡交通组织管理全覆盖:各县(市)建成区主干道路口机动车守法率达85%以上,非机动车和行人守法率达75%以上。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隔离护栏等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规范率达70%以上。全面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
城市交通规划方面:严格实施《“十三五”治理城市交通拥堵规划》,加强规划引领,推进城市重大项目交通影响评价。
治堵特色工作方面:加快智能化公路建设(虹戴公路)、建成并开通金兰公交快线、加强农村道路交通信息化建设。
五大举措改善城市综合交通环境
据了解,7月至11月底为集中推进阶段。全面实施公交优先发展、交通秩序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组织优化等工作,营造全民治堵的氛围,确保治堵工作取得实效。12月份为考核验收阶段。由市治堵办负责,对各县(市、区)政府和市有关部门(单位)进行考核验收。
工作措施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
实施公交优先:推进金义都市区公交一体化,重点开通义乌至浦江城际公交,建成并开通金兰公交快线。推行社区巴士、定制公交等特色公交服务,在市区老城区开通电动循环巴士,并加强与常规公交的接驳,满足市民多样化、便捷化公交出行需求。
完善基础设施:实施市区人民路、东岩街和31号路的优化提升工程,芙峰街铁路下穿工程,二环北路修复工程,解放西路西延和双溪西路西延工程,打通艾青路和法明街联网路。续建金义东市域轨道交通项目,2018年完成投资78亿元。不断完善城市绿道网,为绿色出行夯实基础。
合理配置停车资源,科学控制城市中心区域停车位建设。加快居住区停车位改造,完善停车设施共享机制,鼓励和倡导单位与居民区实施错时停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城市停车设施。
弘扬治堵文化:因地制宜积极开展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持续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堵,引导更多群众改变出行观念和出行方式,提高群众对城市治堵工作的关心度、参与度和支持度。
推进科技创新:进一步完善市区人行道智能管理系统、斑马线自动抓拍系统、闯红灯人脸识别系统、远光灯自动抓拍系统,不断强化重点道路和严管示范区管理,有效减少城市主干道机动车和行人的违法违规行为。
深化县域治堵:全面推进“城乡智能交通全覆盖、城乡客运一体化全覆盖、城乡交通组织管理全覆盖”,并形成执行情况报告。继续推进县域城乡停车设施规划建设,县城实施差别化停车收费。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劝导站、交通管理站建设,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劝导员、交通协管员队伍建设,实现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力量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