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高潮迭起,交通管理工作力度加大的大好形势下,一个普遍存在且不容忽视的问题摆到了我们的面前:边界“结合部”交通安全管理薄弱的问题。这一问题如果不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安全管理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势必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影响交通安全管理的大局。
边界“结合部”,也就是省、市、县边界结合的地区,这些地方由于远离城市,远离“首脑”机关,远离政府职能部门,大多处在偏远的山区、库区、农村地区,因此,在交通安全管理等方面被长期“边缘化”,逐渐变成交通安全管理教育的“盲区”和。这些地方,由于交通安全教育管理相对薄弱,管理措施“鞭”长莫及,成为交通管理乃至其他管理的“空挡”,导致无牌无证、套牌套证、假牌假证、遮挡号牌、酒驾毒驾、超速超载、疲劳开车、违法载人、报废拼装车上路等交通违法现象严重。特别是私搭“小客棚”载客,低速载货汽车、摩托车、三轮汽车、拖拉机载人,机动车违法装载,机动车违法接送学生,以及打场晒粮、堆物作业、摆摊设点等交通违法行为突出。这些现象轻则影响道路畅通,扰乱交通秩序,重则造成事故,危及生命财产安全。
边界“结合部”,由于处在交界区域的特殊部位,加上受管辖权限的制约,管理难度较大,造成各类交通安全问题愈加突出,交通安全问题愈加严重。笔者认为:要加强边界结合部的交通安全管理,必须对这些区域的交通安全问题的严重危害有一个高度的认识,下大力气加以解决。首先建立跨省、跨市、跨县、跨区域的“联勤管理机制”,建立相互配合、协作的道路管控和交通安全教育队伍,完善相互联动的工作制度,将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宣传向边界结合部延伸,消除交通安全管理的“盲区”,不给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以可乘之机。同时,实行交通违法信息的“联网”,建立交通违法异地处理平台,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保持对边界结合部交通违法行为的“高压”、“严管”态势,最大限度的消除交通安全隐患。要充分调动多警种、多部门的联动机制,组织常态化交通秩序整治行动,利用多种战术手段,采取“固定检查与流动巡查结合、白天整治与夜间整治结合、换位检查与拉网式排查结合、分散管理与集中治理结合、多点布控与智能化管控结合、小分队穿插与大规模围堵结合等办法,保证边界结合部的有效管控,降低和减少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