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勤务引领现代警务 烟台打造交通管理“升级版”
11月16日消息,现代化海滨城市建设如火如荼,城市交通日新月异,传统警务模式亟待升级――近期,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省率先建立智能勤务管理系统,在勤务安排、执勤执法、预警通知和运行监测四个板块,推进交通管理基础信息化、精细化、网格化,打造公安交通管理工作“升级版”。
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忠民介绍,“构建‘智慧交通警务’,推进移动警务与交警勤务管理的深度融合,探索用互联网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烟台市勤务管理系统的应用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系统以警务现代化的强大技术为后盾,集日常勤务安排、路面执勤执法、信息采集上报、工作管理考核、预警信息发布、勤务运行监测为一体,形成全警采集交管信息的体系结构,实现了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智能预警,将以前大量的人工汇总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勤务安排工作效能,大大提升了的民警的工作效率,使交通管理工作从‘体力型、经验型的粗放管理模式’逐步向‘智能型、科学性的集约模式’转变,全面提升交通管理智能化水平。是近年来烟台交警执法工作的创新性突破,是由传统勤务模式向智能化执法迈出的重要一步。”
勤务安排一目了然
每天一上班,交警三大队民警王海英就掏出手机,点开勤务系统APP登录后,系统自动推出当天勤务安排和预警信息,他就按照通知到达预定岗位开展早晚加勤和平峰巡逻执法。
他点击的,就是正在试运行的“烟台交警勤务管理系统”。系统的工作原理就是由交警支队指挥中心通过勤务安排模块,给相关大队或部门派发任务,由相关大队或部门签收任务并开展工作。遇交通警卫、群众求助、交通事故等各种临时性任务,指挥中心发出工作指令,就近民警第一时间到达事发地点,汇报指挥中心或请求支援。
“系统向一线民警提供实时、安全、便捷的综合信息应用和执法服务,移动端实时消息提醒,自动勤务打卡,流程化的违法处理,大大提升了民警的工作效率,简化了工作流程,提升了警务管理的效能。这是勤务管理的一大改变,改变了以前人工为主的粗放式管理,实现了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忠民介绍。
统计结果显示,自系统推广以来,勤务任务下发到任务执行用时减少至1-2分钟。对于系统的规范化、精细化效果,一线民警最有发言权。“以前有什么事,都是通过手台或手机喊,现在系统全部清清楚楚地呈现出来了,谁该干什么一目了然,省了不少劲。”王海英对比说。
从更高意义上而言,这种勤务方式改变了单纯用警的工作思路。赵忠民认为,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工作任务,合理进行勤务安排,综合运用平台预警、信号控制、部门协同交通诱导等手段,提高用警效果、减轻民警工作强度。
让违法无处遁形
11月7日,一辆黑色本田轿车因未带行驶证被执勤民警查获,驾驶员称车是借来的,不知道行驶证放在哪里。执勤民警通过勤务系统手机终端查询,发现该车年检至2014年7月,目前已脱审3年多。此外,系统显示,号牌车型标注为豪爵轿车,但该车是老款本田雅阁。原来,这是一辆套用其它车辆号牌的注销报废车辆。
智能勤务系统犹如一台“助推器”,给路面执勤民警增添了一副“火眼金睛”。仅11月15日上午7:30-10:30的3个小时内,交警三大队民警就在辖区查处了65起各类交通违法,包括违规载货、不系安全带、随意变更车道、未携带驾驶证等。而且,据民警反馈,违法处理、事故处理登记用时减少3-4分钟。智能勤务系统的功能,得到初步体现。
交警支队科技科民警张长辉介绍说,“智慧勤务系统最大的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信息化互联互通的优势,将以前大量的人工汇总工作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提高了研判分析水平,实现了可视化、数字化事故、违法分析,把交通业务信息管理全方位纳入日常的交通管理体系中,能有效提高基层单位实战能力和一线民警实战技能。民警在现场执法过程中,对车辆位置定位、拍摄车辆全景、号牌特写、行驶证特写、驾驶证特写、检验标志特写、驾驶员照片,系统会进行自动识别比对。”
这种自动比对给一线执法民警带来的便利无可言喻。“以往在执法过程中遇到的不带证件、拒不提供证件和不配合的人员,常常束手无策,只能将人员带回落实身份。”交警三大队王海英说,现在勤务管理系统上的车辆查询、人员查询、人像比对三个模块推出后,极大地提高了执法效率,以往无法落实驾驶人身份、确认车辆信息等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既节省了办案人员精力,又提高了执法效率。
在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勤务系统也给执法民警上了一道“监控”。比如,在现场处罚时,民警只能在警务通上选择相应的违法种类和违法地点,不能随意输入,法律文书由警务通自动生成,任何人无法更改和删除。减少了随意性,增加了规范性。一增一减之间,体现了警务现代化的提升。
实时状况全在掌控
今年大海阳路改造施工的首日,中心城区发生大拥堵,市民反应强烈。针对这一案例,当天交警支队就加派警力实时掌握路面行车状况、采集信息,然后对拥堵成因分析研判,进而提出分流措施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第二日,交警在机场路、青年南路、通世路等节节疏导,成功避免了城区拥堵。
这一案例,充分凸显了一线民警信息采集与指挥中心分析预警的重要性。记者了解到,在勤务管理系统中,就完善了情报预警工作体系,依托移动警务终端,路面民警第一时间将掌握的路况信息,发现事件,以及交通设施损坏、丢失等异常情况,采取语音、视频、文字等形式通过终端系统实时上报,为支队中心扁平化指挥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建立了全员化、实时化信息采集更新机制,保证信息的全面性、实时性、准确性。
支队指挥中心工作人员及时审核上报的预警信息,汇总后统一进行采集、整理工作。通过核实和调度,确认预警信息的真实性,按照事件的规律和特点,提出预警对策,形成研判成果。指挥长审核通过后,及时将预警信息和对策下发至勤务管理系统,为预警信息的全局性发布或定向型发布做好准备。根据情报分析研判,每日对内发布预警信息,对外实行交通诱导。
“形成全警采集交管信息的体系结构,针对各类违法、事故案件,为各级指挥中心全面展示交通态势信息数据,提供多种有效信息,为交通管理提供数据支撑。情报主导警务,将情报分析预警贯穿于勤务部署、运行监测、动态调配、合成作战、管理考核的全过程,实现了城市交通管理的信息智能预警。”张长辉说。
干多干少全晒出来
“谁在不在岗,一下就晒出来了。”对勤务管理系统的运行监测功能,张长辉形象地举例说。
哪个民警在岗,哪个民警脱岗,哪个民警在巡逻,哪个民警在查纠车辆――打开勤务系统的勤务监测模块,所有民警执勤信息在地图上就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有效地完成对勤务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
据介绍,平台依托智能移动终端,实现了对支队对投放路面的勤务力量的精准定位,通过在平台地图上实时显示,能够直观地掌控警力分布情况,监测勤务运行状态,实现了对全市勤务力量的有效掌控、扁平指挥。
比如,结合视频监控系统,运用勤务管理系统的勤务监测模块,打开实时轨迹功能,即可查看各大队民警的到位情况和管事情况。依托平台对勤务执法的精确统计和对勤务运行的精细管理,实现了考核过程自动化,使大量警力从繁琐的统计考核中解脱出来,考核结果科学公正,有效督导、推动了各项勤务的顺利开展。
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成为事业发展的必然。下一步,烟台公安交警部门将围绕勤务改革提高管理效能不断探索创新,通过AR智能眼镜采集、OCR识别、机器视觉、语音识别等一系列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大数据快速比对分析、关联分析处理,打造智慧交通建设,推动交管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实现全市公安交通管理工作步入数字化、智能化、现代化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