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智慧交管助力城市缓堵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武汉:智慧交管助力城市缓堵

    2017-11-16 09:58:24 来源:www.ladysslipper.com 评论:
    分享到:

    QQ截图20171116100001.png

     湖北日报讯 图为:武汉市公安局交管局情报指挥中心。    

    日前,阿里高德发布今年三季度全国300个城市交通拥堵延时指数排名,武汉市排名第42位。

     近年来,作为新一线城市的武汉,机动车及驾驶员增势迅猛,截至目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266万辆,机动车驾驶人406万人。与此同时,该市路网结构条件先天不足,城市道路受两江隔三镇及山体、湖泊等因素影响,断头路、瓶颈路较多;城市基础建设方兴未艾,年均在建施工点位达万余处,部分干道、桥梁处于封闭或半封闭状态。

     在城市大建设、大发展、人、车、路大幅增长的情况下,武汉道路拥堵指数排名却在“连年下降”:从2014年全国主要城市第7位,退至2015年第12位、2016年第17位、2017年二季度48位、三季度42位;同时,市区全天平均车速由2015年的23.09公里/小时,提高到现在的28.19公里/小时。

     这其中的奥秘就是——武汉交管部门依托互联网+大数据,着力打造智慧交管。

    智慧出行 打造贴心服务

    以往,对于武汉车主来说,开车出行并不算太好的选择,城市处于大建设时期,交通管制措施多,记不住;早晚高峰车流量大,一旦有事故就堵,而且根本不知道哪条路上有事故发生;节假日出门玩,到了目的地根本不知道车能停在哪里。

     现在,武汉市民出行的境况,却大不一样了。每次出门前,先看看手机上的“易行江城”“武汉交警”版高德地图APP,导航会自动避开交通管制路段、拥堵路段,快到目的地时,导航还会为你提供附近停车场。如果不放心,你可以再看看路面上的路况引导牌和停车诱导牌。开车过程中,前方道路发生了事故或出现了拥堵,手机会语音提醒“请绕行”并推送绕行方案。

      以上情况的好转,得益于武汉交警全方位加强与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合作,打造行车停车、路内路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智慧交通诱导系统和智慧应急平台。

    (一)完善出行诱导系统。武汉交管部门整合手机信令、互联网企业用户位置信息等公共数据,公交、出租车等行业数据,车流量、事故报警、交通管制、视频图像等六类交管部门数据,全国首创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交通诱导系统。路况信息通过网络、手机APP、路面LED诱导屏等多渠道实时发布,每1分钟刷新一次,覆盖区域遍及全市所有地区,准确率由原来的80%提升到95%,系统受众用户从41万增长到近500万,实现了交通路况“一月一分析、一周一发布、天天时时知”。

    (二)建设停车诱导系统。搭建全市静态交通综合管控平台,该平台注册、上线2000余家机动车停车场,提供60万个停车位的信息。线上通过“易行江城”、高德地图等APP,线下增设388块停车诱导牌,能准确地将市民引导到停车场。目前,还在试点实施了“车位诱导”,直接将车辆引导至停车场空余车位上,真正实现“行车停车双诱导,路内路外都方便”。

    智慧应急 快速清除堵点

    11月13日,原本因交通事故而烦恼的徐先生收获了意外的宽慰!当天8时15分,开车上班的徐先生与前车发生“追尾”事故,他一边拨打122电话报警,一边在心里着急。

    电话接通后,交警提示徐先生:为避免在路面造堵,先拍下现场事故照片,然后撤出现场。1分钟后,两名“汉警快骑”队员到达现场。民警告诉徐先生通过“微信小程序”进入“武汉交警智慧服务平台”,就可以进行事故快处快赔了。徐先生在平台上上传了事故照片和相关信息。5分钟后,手机上就收到了“武汉交警”发来的“事故定责书”;10分钟后,手机上又收到保险公司发来的“事故定损单”。徐先生给对方800元后,开车继续赶路。还没到单位,手机短信就提示,他的银行卡已收到保险理赔款。从电话报警到保险赔付到位,竟然只用了30分钟!

     近年来,武汉市机动车、驾驶人和道路里程不断增加,市民的出行需求不断增长,交通事故报警量也在不断上升。为此,武汉交警采取多项举措,着力快速处置交通事故、减少因为事故造成的交通拥堵。

     方法一 智慧感知路面突发情况

    发生交通事故以后,有时会出现驾驶员双方不及时撤离现场、将车停在路中间理论的情况,致使出现严重的拥堵。为提升对交通事故的快速感知,武汉交警充分运用智慧交通大数据平台,建立了拥堵自动报警系统,系统设定了6分钟车辆排队等候达600米的预警值,即:只要有事故、坏车情况、造成车辆排队在600米以上,武汉交警指挥中心将第一时间得到系统“拥堵报警”。

    目前,武汉交警又与华为公司签署智慧交通战略合作协议,将在可视化指挥调度等方面开展联合创新,进一步提升智能感知交通状况的水平。

     方法二 事故线上快处快赔

    武汉交警不断对线上处理事故的工作进行完善和升级,开发了“车损事故快速处理平台”,并在武汉交警微信、客户端、支付宝、易行江城APP等多个平台了开设了“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功能;同时,联合湖北保监会、保险行业协会,将武汉地区各保险公司数据和交管局的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平台进行对接,对符合快速处理情形的车损事故,进行远程查勘、远程定责、远程定损和远程理赔。

    通过该平台,武汉地区所有的保险公司都可以读取交通事故处理信息和定责结果,不再需要纸质版事故责任认定书了,简化了群众处理事故的流程,提高了事故快处率,缓解了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今年通过“武汉交警”微信、支付宝服务窗等方式共在线处理事故32825起,事故线上快处率提升了五成以上。

    方法三 线下警保联动、应急救援快勘快撤

     为有效整合保险行业和交管部门的资源,改变现行交警、保险各自出警,保险公司自查自勘的模式,武汉交警联合湖北保监局整合、优化现有交警、保险资源,在武汉市成立300人“警保联动队”。对需要进行现场勘查的交通事故,第一时间联合出警,联动处置。过去,交警、保险人员分头到达现场进行勘查,完成定责定损最快也需1小时以上,现在,警保联动队到达事故现场、处理完事故只要10分钟左右。

    因事故造成一些车辆、尤其是大型车辆无法移动,往往也是造成拥堵的重要原因。对此,武汉交警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了有200台大型拖车、24小时屯警三镇街头的“应急救援队伍”。

     今年来,通过警保联动、快速援救,共快速处理事故69825起,事故处置平均用时,由过去的1小时左右降至目前的18分钟,全市未发生因交通事故引发的大面积拥堵。

    精细化治理全市200余处堵点

    今年初,根据交管部门大数据显示,在早晚高峰期间、车流量较大时,武汉市解放大道青年路、武胜路片区易出现拥堵,特别是青年路航空路高架和江汉一桥往青年路方向易出现拥堵,也极易发生擦碰的交通事故。

     武汉交警根据该片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交通大数据平台提取到的交通流量,对航空路二层和京汉大道武胜路口分别制作了两套交通组织方案,进行交通组织方案仿真评估,选择最优方案。最终,武汉交警在航空路二层从新华路往宝丰路方向转盘入口设置交替放行的信号灯;在京汉大道武胜路路口的天桥上设置一组车道信号灯,对下桥车流和桥下车流在高峰时段交替放行。

    通过对航空路二层、京汉大道武胜路路口的精细化治理,该片区的交通拥堵情况明显好转,拥堵延时指数明显下降,交通事故报警率较“手术”前下降5成。

    这是武汉交警今年通过大数据分析、精细化治理堵点的一个实例。连续多年参与武汉道路堵点治理工作的交通规划高级工程师杨凌云深有体会:过去治堵靠经验、凭感觉,各种交通组织方案一遍遍试验;现在,武汉交警运用互联网+,整合各方面的交通数据,每一个治堵保畅方案都是全方位、多维度的大数据融合和应用,有数据支撑,有科学依据,环环相扣、紧密衔接,治理效果越来越好。

    据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从2015年开始,武汉交警利用智慧大脑、警务魔方,通过全市2万余个视频监控,对过江桥梁、重要路口、路段车流量、流向,违停、违法行为多发点时间、空间分布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形成了全市交通数据日、周、月、年的积累数据,从中寻找、分析出了各个交通堵点、乱点成因,为制定交通改善方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2016年,武汉交警分别对57处、60处堵点开展了综合治理工作。其中,2015年堵点治理效果较好的路口31个,高峰延时指数降低10%以上;2016年堵点治理效果较好的路口32个,高峰延时指数降低10%以上。

    2017年,武汉交警再次列出全市100处堵点进行治理,引进交通科研专业人士,利用交通大数据平台,深入进行问题排查、现场调研、逐一制定治堵方案,还全国率先使用仿真技术对方案不断进行模拟演示及优化调整。截至目前,2017年综合治理的堵点,有60%以上的路口、路段,高峰延时指数降低20%以上。

    相关:

    武汉交警智慧服务平台升级

    11月7日,武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局与腾讯公司在汉联合推出“武汉交警智慧服务平台升级版”。即日起,市民只需在微信上关注“武汉智慧交警”小程序,实名认证后即可实时办理各项交管业务。

    小程序上有“我的驾驶证”“我的机动车”等栏目,武汉市民目前通过该平台可办理的交管业务、交管服务共计130项。平台24小时全天候提供服务,随时响应用户需求。

    该平台还具备查缉破案的功能。平台会自动抓取网上“买分卖分、代办业务、考试包过”等敏感热词,通过大数据分析查找嫌疑人,实施精准打击。



  • 关键字: 武汉 智慧交管 大数据
  •    责任编辑:梁兰春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