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时报讯(记者/区辉成)我市拟搭建规范化、电子化、一体化、智能化、非现场化的综合交通智能执法平台,目前项目正在对外招标。
据市交通部门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7月,全市办理交通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各类案件5889宗,其中超限超载案占比89.2%,运政案占比10.6%,两项业务占比达99.8%,是我市交通综合执法工作的重点。根据数据,近3年查处的超限超载案件具有一定的地域特征,其中外省车辆1858宗,占35.4%;本省车辆3393宗,占64.6%。本省违法车辆中,以广州、深圳、佛山、肇庆、清远籍车辆较多,其中广佛两地车辆占比70.5%。总体而言,非佛山籍违法车辆占比高达68.7%,不少车辆采用上外地牌的形式,以逃避追责处罚。
根据分析,我市治超面临着新的问题和特征。首先是运输车辆跨区域监管和治理难度大,在执法取证与执法处罚时,各行政执法部门普遍存在难以判断证件真假,对外籍车辆无法开展后续追责处罚等问题。因信息不共享,一定程度产生了“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现象,跨地区运输货车屡次超限行为猖獗。
此外,多部门、多头执法,执法协同难、执法效率低。治超工作涉及交通、经信、公安、国土、城建、环保、水务、工商、质监、安监等十多个部门,综合性很强,需要建立有效的部门之间联合联动机制,才能形成打击合力。
针对存在的问题,我市拟投入1300多万元,用一年时间搭建佛山市交通综合行政智能执法平台。平台可通过网络通信、信息交互、远程控制、智能操作等高新技术,将各交通行政执法主体、执法业务、执法节点结合起来,整合形成交通执法专业基础数据库,实现交通执法的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提升我市交通执法效率和执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