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公交就是运用当下最先进的GPS定位技术、3G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结合公交车辆的运行特点,建设公交智能调度中心,对线路、车辆进行规划调度,实现智能排班、提高公交车辆的利用率,同时通过建设完善的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公交车内、站点及站场的监控管理。智能公交是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必然模式,对缓减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问题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我国智能公交市场环境与未来行业发展状况如何呢?
我国智能公交市场外部环境分析与行业发展展望
外部环境的分析
1、行业迎来快速增长的战略机遇期
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经过多年的建设已取得很大的成绩,随着目前城镇化的进程,城市公共交通仍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现在的城市化只是刚过了一半,所以未来对公交车和商用车的投入应该会显著增长。新一届政府提出新的城市化发展战略将使城市公共交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未来5年内,城市化的进程和公共交通以及公交车的增长将同步发展。从2000年到2010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已经翻了5.6倍,而对应的公交车辆的发展量到2012年仅47.5万辆,和国外的差距还非常大。2012年年底,国务院64号文提出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问题,城市公交第一次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并且交通运输部也出台了38号文,提出了16项关于落实国务院优先发展公交的行业措施,选择了37个城市作为建设试点。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5年内,即2016年-2020年,城市公交将会获得前所未有的增长。2015年3月18日,交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推广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重点强调:公交都市创建城市新增或更新城市公交、出租、物流车辆的新能源汽车比重不低于30%(京津冀不低于35%);至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规模达到30万辆,其中新能源城市公交20万辆,新能源出租车和城市物流配送车辆达到10万辆。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仍比较滞后。据中国交通部统计,目前中国中心城市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到30%。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表示,国内外实践均表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解决“城市病”的良药。根据中国智能交通协会所提供的数据,预计2009到2016年,中国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077.58亿元,其中视频监控系统投资额超过400亿元,年均投资额超过50亿元,智能交通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综合判断,目前我国智能交通行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
2、移动互联网作为革命性的力量正在改变中国出行市场
新一轮科技革命要求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创新驱动和智能化发展。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风起云涌,对人们日常思维模式、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等产生了颠覆性的影响。移动出行市场开始于出租车打车市场,已经开始向出行各个领域快速渗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速了渗透速度。目前,借助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巴士服务已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普及开来,仅北京市就有至少8个不同品牌的互联网巴士服务平台。
随着平台资源的进一步整合,移动出行行业监管规范的出台,移动出行生态圈得到完善,从而实现移动互联网与智能交通的完美结合。科技创新永无止境,城市公交行业要主动拥抱互联网,顺应互联网发展形势,加快运营和管理模式的创新,提升智能化发展水平,服务“互联网”下群众出行的新需求。移动互联网给传统的公交、客运、出租行业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提升了这些行业进行智能化、信息化更新改造的迫切需求,有力地促进了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
3、公交都市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
“十三五”期间,公交都市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首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有力助推器。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我国城镇化将保持快速发展势头,一批中小城市将在“十三五”期间形成。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目前,37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超过1.5万亿元。
4、行业周期波动
智能交通属于政府主导型项目。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在经济结构加速转型的大社会背景下,我国经济增长将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在弱周期状态,政府公共项目支出存在一定的财政压力。如果宏观经济持续在弱周期徘徊,财政收支下降,势必会给目前政府主导的智能交通建设带来不利的影响,从而加剧行业波动。当前,智能交通行业受到政府政策的大力扶持,行业发展受政策影响明显。但如果未来的产业政策或行业规划发生变化,将对智能交通行业的市场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5、市场竞争现状智能交通行业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市场上尚未出现绝对的领导者,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地域性强。各地方政府通常倾向于选择本地的系统集成商实施智能交通项目,绝大多数企业为规模较小的地方性系统集成商,收入规模都在5亿元人民币以下。根据赛文交通网对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竞争者(企业)数据的监测,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竞争者数量达到2740家,同比增长40%左右,市场竞争者数量仍在显著增长。新进入智能交通领域的大型企业数量增长不明显,中小企业数量则在增加,地区性业务的企业在增加,大量的企业一年只拿到1、2个项目,其可持续发展也比较差。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竞争者数量超过200家的省份有5家,分别为广东、浙江、北京、山东和江苏,这也是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投资最多的地区,构成了我国城市智能交通产业分布的第一梯队省份。
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支持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领域建设。《交通运输部关于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的意见》则提出,完善社会资本参与交通建设机制。“十三五”期间,国家层面对社会资本参与智慧交通的态度日渐明朗,同时随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的技术、思维模式等将逐步渗透到交通行业的各大领域,互联网企业将积极参与智慧交通建设。阿里投资易图通、全资收购高德,通过支付宝NFC切入公共交通领域;百度收购长地万方,通过与交通管理部门联动
盘活大数据,推出CarNet车载设备;腾讯收购科菱航睿、与四维图新合作、推出车联网硬件产品路宝。BAT通过打车、专车软件抢夺移动支付入口,腾讯投资快的打车,阿里巴巴投资滴滴打车,百度投资美国叫车AppUber。互联网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数据沉淀以及成熟的互联网思维,将在智慧交通行业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也将对交通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行业发展展望
1、城市公共交通行业智能化趋势明显
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为城市公共交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公交、出租行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原有的管理方式和服务水平已不能满足当前公众对运营效率与乘坐舒适度的新需求。公共交通管理部门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改造传统的管理模式,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将重点建设公众出行信息服务系统、车辆运营调度管理系统、安全监控系统和应急处置系统。目前国内的公交系统信息化应用还比较落后,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在国内基本处于空白阶段,也是方案商可以重点发展的领域。在地域分布上,国内的各大城市特别是南方沿海地区对于智能交通的发展都非常重视。在福建区域市场的智能公交领域,公司多年来在技术和市场占有率上始终保持行业第一,凭借优异的产品性能在业界建立了良好的市场口碑和品牌形象。
2、车联网领域用户对车联网技术寄予厚望
目前大众用户在车辆出行方面存在诸多痛点,用户也希望车联网技术能够有效改善事故发生、城市拥堵和汽车环保等问题。车联网技术的根本在于为用户提供智能化的出行辅助,其中安全出行是最为重要的因素。对于设备的安全性能、稳定度,也是用户当前对车联网产品主要顾虑所在。针对行业需求与痛点,经厦门市科技局认定,厦门市车辆主动安全智能视频分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公司为建设单位,主要进行图像处理、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嵌入式开发、雷达、汽车电子、微电子、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
在智能交通上的应用,进行相关车辆主动安全算法的开发、优化和工程实现,并进行技术合作与输出,为企业提供拥有全面自主核心技术的产品和方案,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3、政府交通安全监管需求深化
随着运输市场车辆保有量逐年增加,相应的交通安全管理却跟不上形势发展,交通事故频发,尤其是司机超速、疲劳驾驶等违规驾驶行为是交通事故多发的主要原因。虽然政府相关监管部门利用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建设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并配套出台了相应的管理及规范要求和技术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动态管控营运车辆,降低交通安全事故的作用。但各政府部门、运输企业、卫星定位服务商在落实执行时,存在理解不一,执行规范及流程不明确,安全监控监管工作仍存在漏洞,闭合管理未形成,运行机制缺乏合理性及科学性,难以充分发挥科技成果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安全监管所带来的作用。
在这种新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政府监管平台,提升企业管理系统,加强对车辆的安全监控能力,通过安装车辆限速装置、驾驶员身份识别IC卡,实现对车辆的超速、疲劳驾驶等危险驾驶行为的监管,对于司机的各类违规驾驶行为从原先被动监控,逐步转变为主动干预,进一步加强政府监管部门、企业安全管理、在途司机之间的互动。
2014年,交通部、公安部、安监总局联合出台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督管理办法5号令,对于终端的技术标准及安装应用有了更新的要求以及时间限制。因此,我国绝大多数道路运输车辆面临着须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部标卫星定位终端采购或更换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