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公交”大战一触即发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互联网+公交”大战一触即发

    2015-07-02 19:36:32 来源:中国工业报 评论:
    分享到:

      6月17日,实时公交产品——车来了宣布完成新一轮1500万美元融资,本轮融资由宽带资本领投,阿里等跟投。此前,车来了已获得顺为基金、真格基金的天使投资,及阿里巴巴A轮投资。

      记者了解到,车来了是由元光科技开发的一款查询公交车实时位置的手机软件。不仅能提供公交车的到站距离、预计到站时间,还能显示整条公交线路的通行状况,让用户不再盲目等待,改变用户出行方式。

      与“车来了”类似的实时公交应用还包括像“熊猫公交”、“爱帮公交”、“腾讯实时公交”、“彩虹公交”、“掌上公交”等APP产品,它们的共同点都是把移动互联网与公交服务系统相结合,让乘客实时掌握公交车所在位置,及相关公交线路情况,更合理地安排时间,解决人们在公交站苦苦等待的煎熬。

      当然,这些APP运行的基础是,智慧公交的普及——近两年来越来越多的公交公司为营运公交车安装GPS定位系统,通过卫星传输,统一传送到交通部门监管的系统平台,实现对每辆公交的实时位置监控,实现合理调配。

      不过车来了显然不想局限于公交市场,其创始人兼CEO邵凌霜表示,此轮融资完成后,车来了将在产品研发及市场拓展等方面加大投入,进一步扩大在实时公交领域的领先优势;并利用自身技术、数据、用户等优势,正式涉足全国通勤大巴市场。这也是滴滴快的等应用软件看好的未来领域。

      一触即发的新热点:实时公交应用

      在滴滴、快的、易到用车、Uber等打车应用软件火热之时,有心人会注意到,与出租车平行的另一系统——公交车也在迎来一场“互联网”的风暴。不少专家的共识是,实时公交应用领域,是继航班与出租应用之后,即将一触即发的最新热点。

      “一款优秀的实时公交应用,甚至可视作一个城市公交集团的优质后台。以车来了为例,在杭州用户基数已过百万,市民通过车来了了解实时公交动态,获得时间及空间的解放,交互更好,更便捷出行之外,同时监测公共服务质量。”邵凌霜认为。

      确实,目前通过手机等移动通信工具随时获取实时交通信息,对于城市居民出行模式的选择行为,有着重要影响。人们希望把时间和费用最大程度地优化结合在一起,不管是打车、等公交、等飞机都是逃不出这种决策机制,此时,移动互联网与交通生活的结合显得及时而有效。

      因此,近两年,实时公交产品层出不穷,除了上文提到的“车来了”、“熊猫公交”、“爱帮公交”、“腾讯实时公交”、“彩虹公交”、“掌上公交”等志在全国的产品,还有不少像“巴适公交”、“杭州公共出行”、“济南公交”、“北京实时公交”等侧重本地用户的产品。这些产品都在以自己的力量,完成用户的争夺和积累。

      未来待挖掘:通勤大巴市场

      实时公交之外,移动互联与智慧交通的焦点之花还将在盛开在何方?记者发现,不少产品和软件都把目光聚焦在了通勤大巴领域,也就是人们常用的班车市场上。

      6月初,滴滴快的与北汽集团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的合作内容除了时下热门的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还包括车联网和企业用车领域,即滴滴快的将为北汽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开通企业版,提供全方位的用车服务解决方案,这将使北汽集团在用车方面更为灵活、管控更为到位、报销更为便捷,同时更有效降低北汽集团用车成本和盘活北汽集团内部车辆资源。

      而车来了和在获得融资之后也将正式涉足通勤市场。邵凌霜指出,依靠在实时公交领域积累的数据,车来了进军通勤市场有很大优势:“如果移动互联网介入通勤市场,首要是解决空座。寻找用户的速度,将是胜负关健。而一个在全国多个城市上线的实时公交应用,则知道城市居民在什么地方上班,晚上回到什么地方去、出行集中于哪个时间段。通过对需求的搜集与分析,实时公交应用可以协同通勤公司提供类似大巴的资源,让人们更灵活地采购类似运力资源,更合理规划路线。这是实时公交应用最可信的优势。”

      这一想法类似于波士顿公共交通智能解决方案提供商Bridj,使用“动态线路”(dynamicrouting)模式,通过智能计算车辆分配调度,形成通勤闭环系统。只要在客户端输入出发地、目的地、出发时间,Bridj系统能在10分钟内到达接乘客上车。系统还通过对城市1400万个数据点(大多数人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热门景点等)的预判,及时将车辆调配至需求线路,上座率70%以上。

      “尽管Bridj提供的车辆,有出色的车容环境、全程提供免费WiFi,一人一座,但表象优势,并非长远竞争力。他们最终要做的是,与大型雇主公司洽商,通过雇主补贴员工搭乘Bridj的方式鼓励更多人。雇主公司被说服,是因为员工通勤疲惫度下降,时间节省,生产力得以提升。”——这也是车来了和邵凌霜的目标——以移动互联网将催生通勤公司2.0问世。

  • 关键字: 智能公交 互联网+公交 互联网
  •    责任编辑:its114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