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公交线路每天发多少个班次能满足需求?不同线路两个班次的间隔在多少分钟比较合理?之前,这些都是靠人工记录和“毛估估”。实现智能化管理以后,这些答案都会是很精确的数字,甚至连公交常客老年人、学生的出行走向都能精确掌握。上月底在北京召开的2015年全国企业管理创新大会上,无锡公交公司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获创新成果一等奖。
每天产生2000万大数据据此运营调度、提供便民服务
公交管理智能化主要体现在哪里?答案是信息化。无锡公交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的智能化管理体系由运营调度系统、资源管理系统、电子信息发布系统3大系统和车载3g监控系统等多个配套系统组成。
其中,运营调度系统是一个信息来源,每天可产生2000万以上的数据。公交企业通过这些大数据,来反推乘客的出行习惯。比如,通过特定站点的刷卡量,来反推这一站点的乘客数量,以此为依据设计班次间隔、调整优化甚至设计新线路。
来自运营调度系统的信息还可直接为乘客服务,如乘客通过网站、手机掌上公交等来查询班次信息;这些信息还可通过电子站牌来为乘客服务。
此外,无锡公交去年开始打造锡城最大的网上失物招领平台,这是智能化管理的一个服务延伸。下一步,无锡公交公司计划针对大数据,对老年人、学生等公交常客的出行走向做出统计、分析,为自身企业管理和社会其他方面提供数据支持。
据介绍,无锡公交的智能化管理体系建设从2009年6月正式开始,起步较早,由于秉承适用和实用的理念,成果较为显著,国内方面专业人士认为无锡公交的智能化管理经验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近几年吸引了多个城市和地区共计140多个公交企业、研究单位等前来考察、学习。
公交车运营达最佳状态平均时速提高6公里
怎样的运营状态是最佳的状态?业内人士认为是均衡运营。什么是均衡运营?就是公交车匀速前进,按照设计的班次间隔时间稳步运行。而在实现智能化管理之前,公交车很难做到均衡运行。“以前最常见的是‘前紧后松’,司机一开始开得很快,要赶时间,等到后半程,发现时间还有很多,为了凑满到站规定的时间,就开得特别慢”,无锡公交公司有关负责人说。当然,之前也存在“前松后紧”的现象。对这两种现象,乘客意见都很大。
据悉,在实现智能化管理以前,通过人工测算,无锡公交公司车辆的平均时速为15公里;实施智能化管理后,根据系统数据测算,车辆的平均时速达到了21公里。车辆运行效率上去了,意味着人工和车辆成本的减少,如前几年无锡公交公司最多时有6100多名员工、2300多辆车,实现智能化管理以后,现有员工5400多人、车辆2200多辆。虽然车辆数量少了,但公交线路反而增加了,班次也和之前持平。“如果平均时速提高到40公里了,只需投入一半的车辆就够了。”
乘客满意率提升有责投诉大幅减少
智能化管理最大的受益者是谁?应该是乘客。因为智能化管理不仅考核驾驶员出发和到达站的准点率,中间停站的准点率也会考核,这就要求驾驶员匀速前进,既不抢时间也不拖拉。这就使公交车的到站准点率大幅提高。
据统计,无锡公交公司实施智能化管理后的2010年,有责投诉比2008年下降了98%。2014年,无锡公交公司受理的有责投诉为59起,数量算是很少了。
去年开始,无锡公交公司开始在公交车厢中覆盖4g网络,去年共有950辆左右公交车覆盖了4g网络。今年无锡公交公司将继续对剩下的1000辆左右公交车进行4g网络覆盖,预计今年第三季度前完成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