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们计划在主要路口增设高清摄像头和交通诱导屏,进一步规范管理,为老百姓提供更安全顺畅的通行环境。”区公安局交警大队大队长叶翰革日前向记者介绍,近年来,该区通过增设红绿灯等交通硬件设施规范出行、开展泥头车整治减少扬尘、加强危化品车辆管理从源头上减少事故,交通事故数量和死亡人数大幅减少,道路安全环境日渐优化。今年,该区还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完善升级交通指挥中心,增加智能化管理系统,不断提升道路安全通行的能力。
泥头车整治
去年查处交通违法行为5285宗
一进入大亚湾,人们便会发现这里处处都能看到施工的场景,到处都呈现出一派兴旺蓬勃的气象。“我们发放了特殊通行证的搅拌车、泥头车、散装物料车有450辆,这些车辆每天穿梭在各个工地和道路上。”叶翰革介绍。
施工点多,也带来不少麻烦:遗落在路面的砂石尘土严重影响道路安全,灰尘满天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司机野蛮驾驶带来不少交通事故……这些一度成为大亚湾城市管理的一个顽疾,引来了不少群众“吐槽”。“一定要刹住这股歪风!”市委常委、环大亚湾新区党工委书记、大亚湾区委书记张瑛说,要把泥头车整治作为首当其冲的任务。
“除了加强路面管控,最重要的是加强源头管理。”叶翰革介绍,为切实加强对辖区泥头车的路面管控,区交警大队加大警力投入,采取设卡检查与巡逻相结合的办法严厉查处泥头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重点查处泥头车超载、超速、冲闯红灯、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交通违法行为;建立泥头车登记制度,主动到施工企业上门了解情况,及时向车属单位通报泥头车的交通违法情况,并与企业签订责任书,规范作业要求,从源头上消除泥头车“多拉快跑”的利益驱动。
与此同时,交警大队对货厢装载高度实行划线管理,对加装、不符合规范的车辆严令整改;对发现的泥头车洒落泥沙污染路面的情况及时向车属单位反映,责令限期整改,要求采取加盖等有效措施杜绝对路面的污染;在办理特殊通行证时,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卡,开展交通安全法律法规集中学习。据统计,去年交警部门共查处泥头车交通违法行为5285宗。“虽然目前泥头车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但还需加强日常巡查和管理,避免出现一放又乱的局面。”叶翰革说。
安全隐患整治
主要路口新增30座红绿灯
“随着我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区的人流、物流、车流量不断增加,道路建设随之加快推进,改建、扩建道路较多,部分道路安全设施不够完善,存在安全隐患。”叶翰革介绍。
此外,目前,危化品运输车辆、泥头车(散装物料工程车)、集装箱货柜车、摩托车(超标助力车、电动车)、公交车等各种车辆集中通行于大亚湾大道、石化大道、龙海二路、北环路、龙山一至十路、中兴北路、中兴中路、中兴三路、中兴五路、中兴七路等主干道,尤其是上下班高峰期,各条主干道各种类型车辆混行,容易造成拥堵及引发交通事故。
去年,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各中队对全区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全面排查,清理出11个需重点整改的道路交通安全隐患、33处一般整改点,并逐一进行整改。“近年来,全区在主要路口新增了30座红绿灯。”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市交警支队一组统计数据表明,2014年大亚湾区现场执法量22165起,减少8.84%;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减少,减少了约19%。
治堵计划
上下班高峰期拟设“绿波带”
“今年,我们的主要目标是对原有的交通指挥中心进行升级,引入智慧城市的管理理念,进一步完善指挥调度功能。”叶翰革介绍,随着车流量的增加,城市道路的拥堵成为城市管理的一道难题。
按照区公安局交警大队的设想,通过进一步完善交通指挥中心,提升指挥中心的智能化和调度效率。如在主要路口设立电子诱导屏,既可将指挥中心的数据实时上传,反映全区道路交通通行的情况,提醒市民选择最为顺畅的路线;又可作为宣传栏,及时将最新的要求、规定和温馨提示告知过往市民。“必要时,还可将违法违章的车辆和行为进行曝光,引起广大市民对安全出行的重视。”叶翰革表示。
为提升道路的通行能力,最大限度避免在信号灯前“添堵”,交警部门还计划优化信号灯的智能化管理,如在上下班等通行高峰期,设置“绿波带”(信号灯多点控制技术),确保市民出行的畅通。“目前该系统已在加紧调试,调试完成后,上下班高峰期道路通行能力将进一步加强。”区公安局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介绍。
该区还计划在主要路口新增一批高清摄像头,将各路口的情况清晰地传输回指挥中心,为准确执法提供依据,让违章违法车辆和行为无处遁行。“与此同时,我们还建议在老城区和居民聚集区增设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满足群众的需求。”区交警大队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