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与市场
粗略统计了一下,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后,由省一级交通主管部门发布的"公交优先"文件的省份有云南、河南、江苏、宁夏、浙江、河北、辽宁、福建、广东、山东、湖北、吉林等等,其中福建更是实施了全省公交调度平台大联网的计划,目前正在推进中。纵观今年以来的政策发展,除37个公交都市创建城市外,还有湖北、河北、浙江等省在实施省一级的公交优先城市创建,河南有6个城市入选,每个城市将得到1000万的财政支持。37个公交都市的公共交通智能化项目中,已有苏州、沈阳、石家庄、深圳等城市完成了设计招标,南昌、新乡、太原、西宁等城市正在进行设计招标,此外,天津、银川、上海、宁波、青岛、兰州、海口等公交都市的创建方案得到批复,但都还没有进行公交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招标。
公交智能化市场逐渐变得成熟起来,但长期以来的小散乱依然没有太多改变,主要的几家公交智能化企业青岛海信、厦门蓝斯、郑州天迈、深圳蓝泰源、航天智通、北航天华等也并无绝对的优势,青岛海信主要专注BRT智能化系统,几乎是所向披靡;北航天华有些神秘,但拿下来不少公交都市的公交智能化项目;其余几家各有所长,此外还有锐明视讯、宏电等众多车载监控设备企业活跃在市场。
趋势
2014年10月16日,由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学会指导,《智慧交通》杂志社主办的智能公交发展论坛在深圳成功召开。论坛主题为"移动互联网,让公交更优先",这一主题符合公交智能化的一个主要发展方向,但并不是全部。
移动互联网对智能公交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实时公交APP,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手机电子站牌;一个是车载WIFI。前者作为公共服务产品的定位还不清晰,是政府投资,还是商业化产品,在交通口和市场上都没有确切的定位,如果是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那么其后续的运营维护所需要的人和经费,都需要政府有一个长期的计划,纳入到财政支出中;如果是商业化产品,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商业模式,甚至没有一个成功的商业案例,广告和第三方支付都没有有效的结合方式,大数据更是遥远,大部分开发者依然希望政府能够给予支持,即便前期全部由企业承担,后期运营也需要政府支持。个人来看,最好是定位为半公益半商业的服务,政府有限支持,对商业运营行为进行监管,以保证所提供信息的准确度和用户体验。信息的准确度方面,还需要加强,个人所体验过的北京、深圳两地实时公交信息,都不是很准确。
公交车载WIFI的方面,第三届中国智能公交发展论坛上,华为、宏电、百米宏创以及宁波公交总公司的四位嘉宾研讨的已经十分透彻了,商业模式的探索也已经有成功案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本期《热点》栏目。公交车载WIFI的商业模式还需要探索,但对公交公司而言,最大的意义在于提升乘坐体验,提高公交乘坐率,在公交客流下降但各地又将公交出行分担率看得越来越重的当下,是仅有几个可行的手段,当然,前提是公交路网完善,车辆安全干净整洁。
第二个发展方向是集成化。首先是系统的集成化,原有的智能公交调度系统大多只面向一两家公交公司,在公交都市、公交优先城市创建的背景下,市一级的公交智能化项目会越来越多,不仅是对城区的公交公司进行整合,同时还可能将下属县市的公交公司实现统一调度,毕竟一个县市有的甚至只有十几台公交车,平台软件不费钱,但日常运营维护就费钱了。同时,智能公交调度系统的集成化还有对各种新功能的集成,包括企业内部的ERP管理,车辆调度,应急管理,无线视频监控,场站视频,还包括移动互联网的手机电子站牌、车载WIFI以及LED屏广告管理等等。
其次是终端的集成化。一个车上安装多种终端的不便是可想而见的,已有的就有报站器、定位终端、车载监控的摄像头、显示端、存储设备、车载移动电视等等,有的还有车载WIFI、OBD等等,不一而足。将这些设备一体化、集成化,一定会是未来的趋势,因为有市场需求,同时公交公司甚至是整个社会资源而言,都是一种节约。
第三个发展方向是专业化。各个城市的交通环境不一样,公交线网不一样,其所需要智能公交的平台系统也就不会一样,以往一招鲜吃遍天,尤其是买终端送平台软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尤其在定制公交、高峰巴士、专线辅助公交等多种创新型公交出行模式丰富之后,对平台的专业化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智能化、管理移动化、定制化需求会越来越多。
另外,基于公交的特殊性,尤其是对设备的稳定性要求绝非一般的运营车辆可比,比如说一个定位终端在长途客运上,可以几个小时失联,但在公交车上,断线十分钟,就将影响实时公交APP的正常工作,以及调度排班;更具现实意义的是,今年上半的公交纵火事件频发,反恐压力下,这直接导致了一线城市对公交安全管理的投入加大,车载监控设备在北上广深以及重庆杭州太原昆明等城市要求百分之百的安装,这样大的投入,如果刚好一个设备在发生事故时没有正常工作,那么社会影响可想而知。
以上是个人对于智能公交市场发展的几个粗浅看法,如有错漏还请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