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积极协调,两大叫车软件公司愿意接入传统出租汽车电调平台,并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行为。目前正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对接。”
快的、嘀嘀两大叫车软件公司争斗不止中,出租车司机的运营模式已经发生变化。上海市交通港口局昨天宣布,经政府协调,两大叫车软件公司表示愿意接入传统出租汽车电调平台,并正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对接。
快的宣告价格战胜利
“快的打车和嘀嘀打车之间的补贴之战,已经决出了明显胜负。”2月12日,快的打车宣布,其竞争对手嘀嘀打车“首先败下阵来,将每单的补贴金额由原来的10元降至5元。初战告捷后,我们在今日略微调整了奖励方案。但是,在乘客端的补贴仍然坚持每单10元不变”。
据了解,快的打车本次微调只针对司机端。在乘客端,乘客每天享受的优惠和奖励数目都不变,即每单10元,每天4单(支付宝直接支付2单、扫码支付2单)。
快的打车在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这4个城市,司机端的奖励由原来的15元/单变为10元/单,每天的笔数仍旧是5笔;这一补贴相比嘀嘀打车的5元/单仍高出了一倍。除上述4个城市外,司机端的车费奖励由15元/单变为5元/单。此外,司机用支付宝扫码收款的优惠也坚持不变:每单依然奖励15元,每天5单。
1月10日起,嘀嘀打车与微信支付发起为期一个月的“立减活动”,乘客在微信上付款,立减10元车费(每日最多3次),司机每单可获得10元补贴,腾讯埋单。快的打车则是联合支付宝实施新的奖励方案,只要乘客用支付宝钱包付打车款,乘客每单奖励10元,司机每单奖励15元。
快的打车昨天告诉商报记者,在本次竞争中,快的打车的业务量和补贴力度都高于嘀嘀打车。快的打车提供了微博上的打车软件应用率调查情况:截至昨天,有460多网友参与,82%的网友在打车时选择快的打车,27%的网友选择嘀嘀打车,另有12%的网友喜欢街头扬招。
上海6万多的哥使用
快的打车、嘀嘀打车为市场占有率而战,导致出租车司机的运营模式发生变化,各地都有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挑食”,并从原先的专挑加价者、价高者,变为无视扬招者。
据悉,各种打车软件对司机实行积分制,司机在一个月里拉单越多,每月的积分就越高,就能换取更多更好的礼品,包括加油卡、移动路由器、智能手机、现金。在积分和“立减活动”的双重诱惑下,出租车司机对打车软件产生的业务情有独钟,对马路扬招视而不见。结账时,这些司机强烈要求乘客使用支付宝、微信支付付款,不愿意接受现金、交通卡。
一些司机在争抢打车软件产生的业务时,没有细看乘客的上车地点,配对成功后需要空驶一二公里,不仅让乘客长时间等候,顶灯还一路上显示“待运”,令沿途的扬招乘客不解。
上海现有近5万多辆出租车,主要分布于市区。而某支付企业透露,与该支付软件捆绑的打车软件,已经被上海6万多名出租车司机使用。由于很多出租车是单人单班运营,意味着大多数上海出租车司机中已经是打车软件的拥趸者。
拥趸者的规模还在扩大。昨天,上海常德路“快的司机之家”的门前又是停满了出租车,二三十位司机挤在一开间门面的屋里,由打车软件公司工作人员当场安装软件的手机端,还在出租车内张贴该打车软件的广告和二维码粘纸。现场人员称,每天都要服务100多辆出租车和100多位司机,预计打车软件将最终覆盖上海所有出租车和司机。
技术对接尚无时间表
上海市交通港口局正在挖掘打车软件的正能量。该局昨天宣布,积极协调快的、嘀嘀两大叫车软件公司与出租汽车企业合作,以解决因驾驶员接叫车软件业务而“待运”车辆不接扬招业务的问题。“经过积极协调,两大叫车软件公司愿意接入传统出租汽车电调平台,并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行为。目前正进行相关技术方面的对接。”
记者了解到,公众最近对打车软件高度关注的重点主要是,出租汽车驾驶员因接叫车软件业务单子而产生“待运”车辆不接扬招业务,使乘客误解该出租车拒载、上海出租车供应不足。
上海现有强生、大众、锦江、海博四大出租车公司建有电话调度平台。预计在打车软件接入上述调度平台后,无论是乘客打电话预订,还是使用打车软件与司机自行配对,出租车顶灯上的运营状态,可以统一显示黄色的“电调”字样,给予扬招乘客一个明确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四大出租车电调中心与打车软件的技术对接,昨天未宣布时间表,有待企业之间展开具体的沟通与协商。
按照市交通港口局2013年7月5日发布的《关于规范本市出租汽车预约服务管理的通知》,第三方运营商运营具有出租汽车预约服务功能的产品,应与出租车企业或调度中心合作,定期向所合作的出租车企业或调度中心提供乘客和驾驶员通过其产品实现预约服务业务的相关数据;第三方运营商联网的出租车及驾驶员,必须具有本市出租车运营的相关资质,即不能联网“黑车”。
打车软件与上海出租车公司自有平台的同质化、竞争性,也需要一并解决。上海几大出租车公司在打车软件的诞生后,相继推出自己的手机叫车业务,这种“体制内”的手机叫车业务,为出租车司机提供的信息均为乘客的乘车地点,司机看不到乘客的目的地,不准司机对乘客议价加价、挑三拣四,司机的使用积极性较低。今后,这些“体制内”的手机叫车业务,究竟是消亡还是加强,需要上海出租车公司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