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从“停车难”到“停车易” - 城市智能交通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领先的智能交通门户网站
  • 香港:从“停车难”到“停车易”

    2013-06-08 09:56:48 来源:新华网 评论:
    分享到:

      “停车难”已经严重困扰城市里的很多人。上海公安、交通、房管部门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市中心城区停车泊位大约78万个,缺口高达36.7万个,缺口比例为32%。其中,居住小区车位缺口27.2万个,缺口比例37%;办公、商业车位缺口10.4万个,缺口比例26%。

    同为大都市,香港的开车人却很少找不到停车位,也很少发生路边违例停车。香港停车容易,不是因为地方大。香港面积只有1100平方公里,为上海的六分之一。香港停车容易,不是因为路长。香港公路通车里程只有2050公里的路,也仅为上海的六分之一。香港停车容易,也不是因为车少。在这个弹丸之地,跑着58.8万辆汽车,平均每平方公里534.5辆,同比上海多出200多辆。

    屠海鸣委员在市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中提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借鉴香港经验缓解上海“停车难”的建议》的提案,建议上海政府部门参考香港的经验,增加车位供应,建立信息渠道,加快车位周转,发展公共交通,通过多种方式合力缓解停车难。

    香港:从“停车难”到“停车易”

    屠海鸣认为,机动车数量增长快速、停车位供应滞后,是造成上海停车紧张的重要原因。据他调查,上海“停车难”主要集中在五类区域:一是上个世纪建造的居住小区,配建车位普遍在1:10以下,甚至没有配建车位;二是市中心的部分新建小区,由于小区较小或者是条件限制,配建车位比例较低;三是市中心的部分写字楼,由于建造较早,没有预见到车辆增长的需求,车位极为紧张;四是市中心的部分医院,如华山医院、中山医院、龙华医院等,车位极其紧张;五是部分商业区,例如淮海路百盛、陆家嘴(600663,股吧)正大广场等商厦的地下停车场里也经常“一位难求”。这五类区域的“停车难”存在时段性,如居住小区的车位紧张发生在夜间,而写字楼集中在白天,医院集中在就诊、探病的高峰时段,商场则集中在周末或者节假日。

    屠海鸣说,类似的“停车难”情况在香港也曾经发生过。在香港的油麻地、湾仔、上环等老区,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造的房子都没有停车位。到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市民开始纷纷购置汽车,而相应的停车位却不够。那时,道路经常会因为路边乱停车而堵塞,停车场也常常一位难求。但如今,香港的停车状况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统计显示,全港私家车日间泊车位有25万个,而需求量不过15.7万个;全港私家车夜间泊车位有52.2万个,而需求不过43.9万个。

    从“停车难”到“停车易”,香港通过多年的摸索,已经总结出了一套颇有成效的方法。屠海鸣认为,这些方法可以为上海提供参考。

    “错时停车”值得尝试

    屠海鸣告诉记者,《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对住宅、写字楼、商业楼、工业园区、医院、学校、教堂、艺术场地等大厦配套建设的停车位数量都有明确规定。比如一般的商品房要配多少,面积越大的户型要求配备的停车位比例越大。与内地不同的是,香港建筑物配套泊车位的规划,不只是规划建设部门说了算,负责交通管理的香港运输署也有话语权。香港运输署每隔数年便会进行全港泊车位需求研究,根据泊车位供求情况,运输署会相应地要求《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增加或减小建筑物配套泊车位的比例。他说,上海对建筑物停车配建标准也有规定。但这一标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另外,目前执行的停车配建标准制定于近10年前,已大大落后于实际需求,也亟待研究修改。

    据介绍,在“停车难”问题发生时,香港政府部门兴建了多层公共停车场。现在香港运输署共管理14个公共停车场,提供约7600个停车位。其中10个停车场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香港政府部门还充分利用闲置土地,特别是准备开发而尚未找到开发商的地块,建设临时性露天停车场。

    屠海鸣说,为了缓解“停车难”,香港政府部门还想出了“错时停车”的办法,拿出政府物业里面的停车场,在非办公时间开放给公众泊车。据香港政府产业署的统计,香港政府部门物业停车场向公众开放的私家车停车位有1087个。他认为,对于上海而言,“错时停车”的方法值得尝试。上海市中心有很多商业设施和商务设施停车场,夜间大多处于空置状态,如果能以较低价格向附近居民开放,就可以解决很多居民小区的夜间停车难题。

    咪表停车要限时间

    在内地,很多城市遇到停车难题,第一时间想到的往往是增加路边停车位。而在香港,路边泊车位只用来满足短暂的临时停车需求。

    屠海鸣告诉记者,全香港仅有1.8万个路边咪表停车位,全部使用八达通刷卡付费。相比停车场,路边停车位的停车费要低廉得多,繁华市区每15分钟2港元,较偏僻的地方每30分钟2港元。这一标准自1994年制定以来已经17年未变。路边停车方便又廉价,会不会有人长时间占着路边停车位呢?基本不会。因为香港的咪表停车位是有时间限制的:黄色咪表为半小时,咖啡色一小时,蓝色两个小时。假如一位车主要停车6小时,他不能一次性给6小时的费用,至少需要分3次去刷卡付费。

    那么,会不会有人超时停车,或者干脆就不付费直接停6个小时呢?屠海鸣说,这种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因为所有不付费、超时泊车等违例泊车行为都会显示在咪表上,一旦被巡逻的警察发现,就会开出罚单,每张罚单320港元。过段时间,警察再来巡查,如果发现车辆还在超时停车,就会再开一张罚单。重罚之下,香港人基本不敢长时间占用咪表停车位。正因如此,香港的咪表停车位实现了每天15%的空置时间。

    据介绍,香港的停车位虽然比较充足,但是也不能承受“潮汐式”的大规模集中停车。每逢节假日或者举行大型活动时,港府新闻网、运输署网、警务处等相关网站以及几家电台都会及时发布消息,通知市民相关场所的车位已满,以减少大量汽车涌入同一地点。如若在政府已告知的情况下,仍有车主开着私家车过去,在拥堵地点违例停车,他的车就一定会立即被警方拖走,并处以罚款。

    公交优先才是关键

    屠海鸣说,无论是增建停车位、还是提高咪表停车位周转率,都是属于增加停车供给的举措,但是一旦车辆增加速度超过车位增加速度,那么“停车难”还是无法缓解。因此,屠海鸣认为,只有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停车位需求。这也是香港解决“停车难”的重要经验。

    据统计,香港700万人口中,个人出行选乘公共交通工具率达90%以上。香港公共交通服务乘客量达到每日1142万人次,其中轨道交通每天运载乘客419万人次,专营巴士每天接载乘客387万人次。如此高效的公共交通服务,首先得益于四通八达的公共交通体系。目前,香港已经开通20多条地铁、轻铁线路,在地铁、轻铁开通之时,与各个站点接驳的巴士也同时开通,确保附近居民能够顺利抵达地铁站。为了吸引市民选乘公共交通,香港还推出了换乘票价折扣优惠计划229项,八达通卡在香港各类公共交通工具的广泛使用,使得转乘优惠计划能够顺利实施。

    屠海鸣认为,上海的地铁网络已经颇为发达,但是早晚高峰过于拥挤,与之接驳的公交线路配置也不甚合理,造成了公共交通吸引力不足。另外,上海地铁和公交虽然也有换乘优惠,但是力度不大,公共交通的出行成本还是相对较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建议上海的城市交通管理部门从提升便捷性和降低出行成本着手,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停车难”一定可以迎刃而解。

  • 关键字: 停车管理 错时停车 咪表停车限时 公交优先
  •    责任编辑:智能交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