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6日,第四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暨第二届深圳国际智能交通与卫星导航位置服务展览会召开。5月27日上午,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与智能技术研讨会》为主题的分论坛在深圳会展中心五层菊花厅举办。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四海以"信号控制和信号规划方面以及信号灯近几年变化为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以下为现场实录。
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张四海
张四海:今天来的专家和业界的朋友有很多人,上午杨老师报告了计算方面,他在这方面做了很多研究,林处介绍了交通规划方面的内容,作为我们做信号灯的企业来说我们在信号控制和信号规划方面有一些经验的,这里面今天想提一下信号近几年发生的变化,简单介绍一下海信在这方面主要做什么工作。
今天介绍三方面:一是整个信息控制在国内发生什么变化;二是行业典型问题的总结;三是海信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第一,城市信号控制的新变化。
主要讲六个问题,一个是国内交通控制的典型问题有什么特点,实际上从全世界的交通问题来看,在中国的典型问题是我们的车远远与供给和需求的比例是严重失衡的,它带来的问题是什么?拥堵比国外严重很多,这是第一个问题。现在的信号系统是不是解决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实际上杨老师的材料里也提到这个问题。第二是我们经常跟用户打交道,单路口交警比系统作用更大。早上我们看到十字路口都是警察在上路,系统在干什么。第三是现在交通信息采集的系统越来越多,原来我们希望每个系统有专门的采集器,现在发生很大变化,信息采集在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个线城市,信息采集非常密,看是否能够真正运用到系统里面。还有一个是中国交通控制的系统非常复杂,不是简单拿一套交通系统的理论就可以全部满足的。最后一点是对用户、交警来说希望更人性化、更简单,不希望太专业。我们交警能不能这样专业呢?对于做研究可以这样做,但是是不是专业的可以做这件事情还需要研究。作为产品提供商能让它更简单,能让交警去运用。
这个面会比刚才介绍的几个面宽广一点,我们看到一个问题,通常所有人买产品的时候,比如说买电视总是想到国外的电视比国内的好。比如说我们用网络设备,很多人说国外的产品比国内的好,这种概念造成的影响是我们的工业化长期用在外面的产品是不是真正的是这个产品非常好,第一是产品的稳定性问题和质量问题是不是非常好。第二个问题,在控制方面,实际上在全世界来看,信号控制方面关于拥堵控制的研究还是没有,就是在控制的方案基础理论里面这种方案也是没有的,这需要高效的厂家去研究。我认为在中国的情况是整个信号控制的精细化程度不够。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深圳的匝道很多,这种是不是用传统的控制理论就可以解决?答案显然是不行的,在信息控制里面的精细化程度是不够的。
产品可用性方面介绍一下,比如说第一个是信号机自动检测故障的能力不够,比如说上网的时候网络有问题可以感知到,信号系统是不是自己告诉你系统失灵或者红绿色冲突了?现在对交通来说,海信的信号机在全国有十五六个城市,比国外的信号机做的还好。但是用户给我们的反馈是你的系统真的是比较复杂,全国都是这种情况,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海信在这方面做了什么?我希望给用户的是简单的,我要对整个路段的协调控制,两分钟之内就可以搞定。路口存在多种检测数据,但却无法应用。
信号的标准化越来越受业界所推崇,比如说25280的标准和一些国际的标准,这些方面海信做的比较好。
关于实施和维护的问题,刚才讲到路口控制不仅仅是控制的问题,还有交通规划的问题和未来优化的问题。
讲一下海信的针对性解决方案。大家感觉国内的产品没有国外的好,实际上海信的信号机在全国用了大概十多年了,月故障率只有千分之三。国外一个很成熟的产品故障率是5%,月故障率4.2%,可以看到我们整体故障率水平高出很多。比如说信号控制方面需求非常广泛,用户不仅仅需要带来控制的需要,我们在国内信号机防撬是关键的,这是基本的,但是对用户是至关重要的。
我刚才讲了,在目前信号控制里面没有关于拥堵的控制理念,在海信整个控制理念里面,咱们国产化程度非常高的,我们有一个关于拥堵区的交通管理系统,有三种整体策略。整体的算法是可以叠加到一起的。在拥堵方面我们提出了瓶颈、禁行和需求控制,包括还有行人二次过街、行人感应和行人协调感应等等,这些主要是解决国内单路口和区段的拥堵问题。
刚才提到精细化程度,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内陆的一线城市早高峰非常混乱,早上有很多问题是路口有很多警察指挥交通,原因是路口堵死了,这种堵死是怎么造成的?早高峰时间绿灯时间比较长,排队期间就造成路口堵死,路口的溢出拥堵在早高峰非常多。不是说哪一家控制方法放在这里就没有问题的。还有这种特殊场景的,举个简单例子,在北京、武汉这些城市,你驾车会发现这种城市的匝道和平面路面会出现交织严重的问题,会造成整个路况非常混乱,就是这种变道造成的。我们推出了这种方法,这个灯是我们专门设立的,这是济南运用的一个情况。还有入口匝道的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你简单的说用什么理论,本身这个理论是不支撑的,需要精细化的策略在信息系统里面。
产品是不是有自动管理的能力?海信可以做50多种故障的自动检测,这些都是可以做的,在这里简单举了几个例子,包括检测器的情况都是可以自动管理的。包括软件的自动化设计,这是给管理和应用人员用的,管理的复杂度非常低。我可以了解全市的交通情况,可以看某一个路段的配置情况,包括单路口的放行也配有视频行中,这种监视也是非常有效的。还有多路口的放行,对于监管人员来说不会单独关注某一个路口,而是想了解一个区域的情况,我有信息化的手段之后不只是看到单路口,还可以看到一个区段的情况。
业界比较了解的情况都知道,原来配一个屏幕花的时间比较长,现在在海信这里只需要配几个路段长度等等,一分钟之内就可以把方案调整好,这是人性化方面的设计。刚才提到防撬,信号机不仅仅是防止被人撬开,实际上还有一种情况,现在国内的信号机都有一个侧面的控制,早高峰的时候交警可以控制,但是如果老百姓乱按会出现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时候可以远程的远端控制,某个人不可以做这种本地控制,即便把门打开也控制不了。
对信号来说我们希望受控,但是我们还要模拟一个实实在在的情况,我们开发了模拟信号机,我在路口有一个信号机可以模拟出来,模拟出路况改变之后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会开发模拟信号机。
现在那么多检测器怎么很好的运用它?海信的整体方案里面,我们只有停车线和入口检测器,包括溢出的检测器,对检测器的布哨,现在也是2米到30米的范围内。国内现在路口电子警察系统非常完善了,这种电子警察的数据是不是可以运用在信号机里面,这种2米到30米的空间给了运用电子警察的很好的基础。
本来想重点介绍一下怎么让用户更好的运用这个产品,但是由于时间有限就不多介绍了。原来我做了十几年的软件开发,我深有体会,我也参与过很多项目,实际上对于项目的推广非常关键的是你是不是标准化,在世界级的平台上开发产品是不是有标准化的东西来让大家遵循,我们要站在用户角度看这些问题。
简单说一下实施方面的要求。我讲两点,关注两件事,控制的人要关注交通的规划和渠化,这两方面都要考虑才能考虑怎样做渠化,交通控制也要考虑;第二点是我们希望有专业的优化队伍来做这件事情,不是简单的土建人员就搞这件事情,这是非常难的,希望是专业的人员,当然他要懂IT。
最后一点,还有一方面我们非常注重,从2006年到现在海信一直注重工程团队的培养,我们团队光交通工程的人员有6个人,其中有各交通硕士4个,专门做交通咨询。交付团队里面人更多,专门做交通优化。
我汇报的内容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