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通过阐述城市停车及物业管理两大领域的发展动向,分析了物业停车管理的发展趋势,提出在车辆身份识别高准确率基础上,结合管理模式的升级,以“无非不集”为特征可以实现高效率停车服务;同时,通过对比不同管理模式应用效果,分析产生的经济效益,指出停车管理将从低水平人工服务走向高效率自动服务,无人化是物业停车服务的发展方向,“无非不集”的全自动化停车运营模式将成为智慧停车管理的新风向标。
【关键词】停车管理,无非不集,管理模式,自动化,减员增效
1高效率是物业停车服务发展的趋势
(一) 新经济背景下物业管理的转型升级
我国正处在发展模式从高速走向高质量的转变过程中。在当下的新经济时代,互联网技术已日趋成熟,为物业管理行业的转型升级带来了契机。根据对深圳地区物业的调查,大多数物业公司的人工成本支出都占到了总支出的50%以上,是物业公司的第一大支出。人工费的上涨、招工难、管理难,导致物业公司的劳动成本不断增长。
在2017人工智能与物业技术革命论坛上,中国物业管理协会会长沈建忠提到:“人工智能将是物业行业科技化深度发展的必然方向”,物业管理由早期的“三保一化”到借助成熟的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智慧社区、设备远程监控、智慧停车系统等,彻底颠覆原有的服务模式,在用户体验、管理效率上给物业服务带来颠覆式的影响。
(二) “无非不集”是物业停车管理的发展方向
与此同时,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迅猛发展,为未来智能停车管理注入了新的生机,对其发展方向有着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停车收费管理将逐步实现机器代替人工,自动化代替手工和半自动化。另一方面,识别和支付紧密结合,提高通行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这种物业行业的转型升级与新技术相遇,将带来停车行业的大变革与大商机。
在交通与物业服务深层需求改变的背景下,面对传统停车场服务体验不佳、物业管理单位的效益差、停车服务效率低等一系列问题,站在物业运营角度,需要转变目前的停车管理模式,逐步淘汰人工为主的管理方式,从低水平人工服务走向高效率自动服务,使用机器替代人工,推广非现金缴费和自动化停车服务,提升物业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停车缴费管理模式的发展方向:
l 无人化:出入口无人值守,提升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
l 非现金:立足于电子支付,实现便捷、快速缴费,减少贪污,降低现金管控成本、风险。
l 不停车通行:自动识别车辆身份,执行通行管控,无需停车,提高出入口通行效率,提升用户体验。
l 集中管理:通过网络对出入口和车位进行集中监控服务,实现交易和异常情况的全电子化管理。
结合“无非不集”的发展方向,通过停车场出入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联网化,实现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为停车场经营步入良性发展铺平道路。
从国内外发展来看,停车服务联网化、支付非现金化、ETC不停车化服务是大势所趋。以赢得亚洲最具竞争力经济体称号的新加坡为例,在ERP城市交通拥堵电子收费系统大平台基础上,借助ETC在停车系统的广泛运用,实现动态、静态交通管理服务无缝联网融合。以金融信用为后盾,停车场管理在政府搭台、市场跟进的双线推动下,已基本实现了无人值守、非现金支付、不停车通行和集中管理的“无非不集”式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节约了管理成本,产生了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同时也促进了物业管理向人工智能应用时代迈进,实现物业停车服务的弯道超车。
2新经济背景下的模式探索
(一) 识别技术的选择
停车场管理需要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准确识别车辆身份,二是提供安全、便捷的收费服务。管理方的需求是:封堵漏洞,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节约开支;提供安全、高效的通行服务,提升服务品质。而车主的核心需求是通行及缴费过程安全、方便、快速。
在国内停车场缴费领域,缺乏统一的停车支付类技术标准和运营体系。以车辆身份识别技术为核心特征,停车场系统方案可划分为以下三种: ETC、车牌识别及自助取卡。
车牌识别技术具备无介质、低成本、安装施工简单等优势,尤其是低成本迎合了大部分物业的低利润经营状况现实,因此而得到市场认可。但车牌识别技术的识别率受天气及环境影响较大,识别差错容易导致用户体验下降、运营成本增加。同时,车牌识别自身没有防伪能力,不带支付功能,仍需借助人工收费及第三方支付手段完成缴费,属于半自动应用技术方案。因此是过渡性质的停车场管理手段。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是基于交通运输部推行的GB/T 20851系列国家标准,利用基于5.8GHz微波频段的专用短程通信(DSRC)和PBOC电子支付规范的技术实现。ETC采用实名制管理,一车一卡一标签,车辆身份信息受到金融级别密钥保护,全国通用;且DSRC通信不受环境影响,可全天候运行,识别准确率可达99%以上,比车牌识别更可靠、更稳定,为全自动车道系统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随着ETC全国联网格局的形成,OBU的装车率越来越高,依托6000万的ETC用户量,也将为ETC进入停车场收费实现“一卡多用”奠定基础。
ETC+车牌识别双模识别技术是将ETC和车牌识别两种识别技术进行组合,集合两种模式的优点,采用双重识别、优势互补的思路,将ETC读到的车牌号与摄像机识别到的车牌号做对位匹配,大大提高了车辆身份识别准确率,同时实现了防伪和交易安全。以提高车辆身份识别准确率为核心,同时为了实现停车场车辆的全覆盖,集合车牌识别技术和ETC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优点,采用ETC+车牌识别双模识别技术,提供更高效全面的服务,为逐步乃至最终过渡为无人值守创造条件。
具有CNAS资质认证的深圳华耀检测机构对ETC+车牌识别双模识别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在实际项目环境下进行了严格的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数据来源:泊时捷ETC停车管理系统检验报告)
检测结果显示,ETC+车牌识别双模识别技术的识别准确率显著提高,接近100%,保证了系统运行效果。
(二) 配套服务模式的改变
在车辆身份识别高准确率的基础上,还需配套改变现有的停车服务管理模式,最终全面实现停车场出入自动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联网化的 “无非不集”式服务模式。
集中式监管:以停车场管理业务流程为导向,依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管理人员提供统一的停车场管理监管平台,实现管理中心对停车场的实时监控、远程控制、设备远程维护等集中式监管。
安保流动岗位制:在高识别准确率的保障下,出入口车道可取消入口值守,将固定收费岗改成流动岗,日常的出入、缴费管理交给设备7x24小时全天候自动处理,流动安保岗位负责日常巡检及应急事件处理。管理模式的升级换代,能够大幅降低物业管理的人工成本,同时,车道管理实现无人值守,也在很大程度上规避了跑冒滴漏等管理漏洞。
实时在线服务:车主通过车道紧急呼叫按钮及24小时400服务热线等渠道,可实时连线管理中心,管理中心进行远程视频查看、信息确认及异常处理,为实现停车场无人值守服务模式提供坚实的后盾支持。
综上所述,在ETC+车牌识别双模识别技术高识别准确率的基础上,配套实现远程集中监管、流动安保制以及实时在线服务等管理手段,最终可全面实现停车场 “无非不集”的管理模式。
3运营效益分析
对物业而言,停车缴费管理系统是赖以提供运营服务的生产力工具,在车流量,费率、产出确定的情况下,方案的取舍,必须从建设投入、运营成本、管理效率、安全保障等角度进行全方位评价。
“无非不集”模式与传统模式的比较
经济效益
以下借常见的两入两出停车场系统建设进行对比。
建设阶段,直接投入成本:
(1)设备投资(2进口,2出口,500车位):¥400,000
(2)每年运营费用:¥240,000
l 设备年维护费用(约每年10%):¥40,000
l 收费员工资待遇(每岗4人,1岗,¥50000.0*4*1):¥200,000
(3)全生命周期成本(5年):¥1,600,000
同样规模条件下,可将固定收费岗改成流动岗,日常的出入、缴费管理交给设备7x24小时全天候自动处理。以每岗20万/年计,计算表明,正常可缩减一半的人力运营成本,运营成本优势非常明显。
预计5年全生命周期内,总体运营成本可以节省72.5万,比人工管理方式下降了31.2%。在成本下降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服务质量,提高业主服务满意度,挖掘运营增值,即实现减员增效、精准服务、持续增值。
4小结
智慧停车领域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未来的趋势,用机器代替人工,自动化淘汰手工和半自动化。
第二,发展以无人值守、非现金支付为中心的“无非不集”管理模式,对内挖潜,高效服务,降低成本,堵住管理漏洞。
第三,停车与静态交通管理服务融合,通过统一的城市停车运营管理云平台,提供交通需求调节、集中监管、远程运维服务,提升交通系统整体服务效率。
第四,依托互联网+,整合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其他交通出行方式,为社会公众提供出行预定、交通换乘、信息查询等增值服务。
未来,依托日益普及的大数据技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优化,使用机器替代人工简单劳动,从低水平人工管理走向高效率自动服务,终将以“无非不集”运营实现停车管理模式升级换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