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俗称智能汽车或自动驾驶汽车),不仅是解决汽车社会面临的交通安全、道路拥堵、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智慧出行服务新型产业生态的核心要素,更是推进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的重要载体。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试行)》(简称《管理规范》)将于5月1日起施行,引起业界极大关注。本报今日摘取《管理规范》要点,刊发政府、企业、专家等相关方面的落实举措及观点建议,敬请关注。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交通安全问题。为保障道路测试安全,《管理规范》分别对测试主体、测试驾驶人和测试车辆提出了严格要求,明确了相关方的测试管理责任。《管理规范》适用于在中国境内进行的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测试范围包括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高度自动驾驶(L4级)和完全自动驾驶(L5级)。
测试主体 须具备业务能力赔偿能力
测试主体应符合具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民事赔偿能力、测试评价能力、远程监控能力、事件记录分析能力及符合法律法规等7个条件。
一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登记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二是具备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技术研发或试验检测等智能网联汽车相关业务能力。三是对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时可能造成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具备足够的民事赔偿能力。四是具有智能网联汽车自动驾驶功能测试评价规程。五是具备对测试车辆进行实时远程监控的能力。六是具备对测试车辆事件进行记录、分析和重现的能力。七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测试主体向拟开展测试路段所在地的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提出道路测试申请,其中包含交通事故责任强制险凭证,以及每车不低于500万元的交通事故责任保险凭证或不少于500万元的自动驾驶道路测试事故赔偿保函。
测试驾驶人 必须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管理规范》对测试驾驶人提出签订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经过自动驾驶培训、无重大交通违章记录等8个方面的要求,进行全程监管。
一是与测试主体签订有劳动合同或劳务合同。二是取得相应准驾车型驾驶证并具有3年以上驾驶经历。三是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无满分记录。四是最近1年内无超速50%以上、违反交通信号灯通行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记录。五是无饮酒后驾驶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记录,无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记录。六是无致人死亡或者重伤的交通事故责任记录。七是经测试主体自动驾驶培训,熟悉自动驾驶测试规程,掌握自动驾驶测试操作方法,具备紧急状态下应急处置能力;八是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条件。
测试驾驶人应始终处于测试车辆的驾驶座位上、始终监控车辆运行状态及周围环境,随时准备接管车辆。
测试车 自动驾驶功能由第三方检测验证
测试车辆是指申请用于道路测试的智能网联汽车,包括乘用车、商用车辆,不包括低速汽车、摩托车。《管理规范》对测试车辆提出注册登记、强制性项目检验、人机控制模式转换、数据记录与实时回传、特定区域测试以及第三方机构检测验证等6项基本要求。
其中,测试车辆应具备人工操作和自动驾驶两种模式,且能够以安全、快速、简单的方式实现模式转换并有相应的提示,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将车辆即时转换为人工操作模式。自动驾驶功能应由国家或省市认可的从事汽车相关业务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检测验证。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负责总体指导,定期联合发布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相关信息。省、市级政府相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依据本规范制定实施细则,具体组织开展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工作,负责组织受理、审核测试申请,为审核通过的测试车辆逐一出具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在测试期间发生交通违法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进行处理。
□政府部门
交通运输部科技司司长庞松:研究车路协同 注重安全保障
智能网联汽车和自动驾驶汽车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在不同的行业和领域中应用的名称不同。历史上来看,每一次交通工具的创新和应用都给交通运输的组织、管理和高效运转带来深刻的影响。目前,自动驾驶技术在民航和轨道交通领域已经广泛应用。无人驾驶是自动驾驶的最高阶段,行业普遍认为自动驾驶能够对交通安全、高效和节能、舒适带来积极的作用。交通运输部支持自动驾驶新技术在未来交通运输业的应用。
当前,我们要结合《管理规范》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从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水平看,要达到无人驾驶还有一段路要走。我们正在加快研究,使车路协同的自动驾驶技术尽快应用。路的信息怎么给车,哪些信息给车,以实现更好的协同,这个研究已在国家重点科技计划中布局。
二是自动驾驶技术成熟以后,推进相关应用方面的政策、标准及规范的制定。
三是所有的道路测试之前,要经过封闭场地的测试。我们正在开展封闭场地的测试基地建设以及适应车路协同测试的标准研究,希望今后在车路协同上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交通运输部积极支持技术创新在交通运输行业中的应用,同时也十分注重安全保障,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才能开始应用。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黄瓯:首月路测超三千公里 加强动态评估
今年2月22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和市公安局、市交通委联合发布了《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与《管理规范》相比,《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的部分要求更加细化,例如要求驾驶人具有50个小时以上自动驾驶系统的操作经验,要求车辆按照测试评价规程进行相应测试项目的实车试验等。
目前,上海划定了第一阶段智能网联汽车开放测试道路5.6公里,在3月1日向上汽集团和蔚来汽车发放三张测试牌照。两家车企一个月左右的测试时长达到130小时,测试里程超过3000公里,未发生交通违法事件及安全事故。下一步,上海会根据需求发放更多的测试牌照、开放更多的道路。
同时,上海将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交通运输部的相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工作联动和合力。一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车辆的动态评估。二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划定路段的动态评估。三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相关数据的监测与分析。四是加强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的安全保障。
□相关背景
各国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
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等在内的汽车发达国家和地区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纷纷加快产业布局、制定发展规划,通过技术研发、示范运行、标准法规、政策支持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动产业化进程。
美国、欧盟、日本等已相继出台道路测试管理规范。美国联邦政府相继发布《自动驾驶汽车政策指南》《自动驾驶系统2.0:安全愿景》等政策文件,众议院也已通过《自动驾驶法案》;十几个州已开放公共道路测试,其中加州今年开始允许开展车上无驾驶员的测试。德国修改现行道路交通法规,允许高度或完全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类自主驾驶,并已在高速公路上专门开辟测试路段。日本发布《自动驾驶系统公共道路验证试验方针》,在高速公路、一般公路上进行大规模测试。联合国2016年3月正式修订《维也纳道路交通公约》,允许自动驾驶技术应用到交通运输中,并抓紧制定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法规。
跨国车企已实现部分自动驾驶(L2级)汽车的批量生产,少数高端品牌率先推出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汽车;以谷歌为代表的新技术力量,也在积极开展高度自动驾驶(L4级)、完全自动驾驶(L5级)汽车的研发和测试。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中国制造2025》已将智能网联汽车列入十大重点发展领域之一,《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智能网联汽车是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
上海、重庆、北京、河北、浙江以及吉林长春、湖北武汉、江苏无锡等地已建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积极推动半封闭、开放道路的测试验证。北京市2017年12月发布《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及相关文件,确定33条、共计105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发放首批试验用临时号牌。上海市今年3月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管理办法(试行)》,划定第一阶段5.6公里开放测试道路,发放第一批测试号牌。重庆、河北保定也相继发布道路测试实施细则。
□专家观点
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支持创新发展 防止“野蛮”路测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承载了建设交通强国、制造强国、科技强国、网络强国的重要使命,理应得到支持。但自动驾驶汽车涉及公共安全体系中最薄弱的公共交通安全,因此它的发展必须有“规矩”。
自动驾驶汽车,应当经历场地测试、道路测试和正式上路三个阶段。在场地测试阶段一般不直接涉及公共交通安全,但一旦进入道路测试阶段,毫无疑问就涉及公共交通安全了。
《管理规范》明确规定了自动驾驶汽车进行道路测试应符合的必要条件,规范了道路测试主体及其行为。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规范了原先在道路上进行的“野蛮”测试,体现了既支持创新发展,又保障公共安全的思想。
《管理规范》从国家层面支持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是法律、行政法规、政策保障的开端,期待今后不断出台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政策的“废、改、立、释”举措。
北京浩天安理律师事务所高级法律顾问何姗姗:依法路测应对新技术“双刃剑”
《管理规范》的出台对于自动驾驶行业是重大的利好,不仅具备宏观指导性,还具备微观可操作性,为智能网联汽车研发企业在公开道路测试提供了合法性依据。
我国大力发展自动驾驶产业,目的是保障交通安全,提高交通效率,构建智能化城市。然而,自动驾驶作为新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效益和风险并存。因此,鼓励支持不代表监管真空,任其野蛮生长。
智能网联汽车具备显著的“跨界”属性,其安全运行需要环境感知系统、高精度定位、车载智能终端等多项技术的协同配合,缺一不可。上述技术是否成熟有效,需要进行实际道路测试。同时,每项技术均关联着重要产业,推动路测将极大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企业声音
小马智行首席执行官彭军:希望进一步推动各地路测互认
《管理规范》出台,对于自动驾驶初创企业来说,将迎来一个更有利于技术研发和企业发展的新环境。
小马智行自2017年6月起开始在美国加州进行7天24小时全场景人车混流区域的道路测试。目前小马智行的自动驾驶车辆已在广州南沙自贸片区明珠湾8平方公里内的道路上行驶,已邀请超过500名广州市民体验乘坐。正在进行北京道路测试牌照申请工作。
今后,公司将积极按照要求,开展自动驾驶道路测试工作。希望国家今后能推动各地自动驾驶道路测试的互认互通,让企业省去一些重复动作。
百度自动驾驶技术总监陶吉:“功能安全”贯穿全生命周期
功能安全会贯穿整个研发的全生命周期。
百度的Apollo平台,在研发和设计阶段,由全球顶尖的团队来设计安全结构。在测试阶段,还有很多保障,比如车辆上路前一定要经过仿真测试,然后进行完全封闭道路测试,并制造各种复杂、难以见到的场景,通过了这个测试才会进入开放道路测试。我们一定要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测试规范,在驾驶员的选拔、培训和上岗方面形成一套非常严格的流程。相信通过种种措施,能够保证道路测试的安全性。
上汽集团技术管理部副总经理沈浩明:开放路测促进产品开发
上汽从3月1日开始开放道路测试,两辆车投入测试,累计测试1500公里左右。测试场景包括对线路交通信号的识别响应,对行人和非机动车的避让等。开放道路的测试,对促进产品开发起到了很大作用。测试中会碰到信号灯老化对视觉识别产生影响,希望进一步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