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国家智能交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办的“2017’第十二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 智能交通产业论坛上,各与会专家嘉宾围绕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开展主题讨论,本文为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主持人:
诸位下午好,现在开始进入产业发展论坛的下半场。首先还是要在这里衷心感谢吴部长和郭秘书长,因为在本届智能交通年会当中,两位领导完整的参加了论坛,这是唯一一次,充分的能够体现出行业领导对企业家,对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两位领导给我们这次互动讨论出了三个关于智能交通产业方面的题目,一是智能产业发展有需要哪些支持政策以及已有政策对企业发展的帮助;二是核心技术,也就是高新科技对行业发展的推动,三是资本的助力。
第一个问题,一个好的政策足可以推动产业的巨大发展。我们知道,从2000年开始公安部、建设部提出了畅通工程建设,这是中国智能交通产业第一个最大利好政策。很多企业的成长与畅通工程有很大的关系,这个政策推动了或者是造就了行业今天的辉煌。今年又迎来了第二个好政策,四部委联合发布的《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这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如果给智能交通划一下阶段的话,第一个阶段是畅通工程推动的阶段,是在信息化建设阶段,那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在真正推动城市交通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参与互动的嘉宾
青岛海信集团副总裁兼网络科技公司董事长 陈维强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裁 赵新勇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陈红洁
新智认知数据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 张滔
上海智能交通有限公司总经理 常光照
南京赛康交通安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刘干
北京千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韩婧
北京市交通工程科研所所长 梁玉庆
安达资本董事长 马俊生
主持人:先请一位嘉宾做引子,易华录公司常务副总裁赵新勇先生原来是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参与了畅通工程全过程,很多相关文件也是他起草的。他应该有很深的感受,下面请赵总就产业政策方面的利好分享一下。
易华录公司常务副总裁 赵新勇
赵新勇
从2000年到现在,畅通工程的成效主要有两种看法,有一派专家认为畅通工程名字虽然叫畅通工程,但现在的城市交通状况跟畅通工程想要呈现的结果差距还有点远,还有一派认为假如没有畅通工程,现在城市的拥堵状况会更糟糕。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从行业政策的制定者到科研工作,再从科研到企业工作,因而可从三个方面跨界来思考畅通工程。现在一谈智能交通就把交通畅通的任务压给了智能交通技术,这个观点是不对的,要以政策引导、技术支撑来解决中国的交通拥堵问题,但不要把畅通跟智能交通划等号。我也认为智能交通只是支撑交通缓堵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四部委下发文件,把畅通工程改为文明畅通的理念,其国家政策的重要性,以及对企业带来的机遇,可以归纳为两个层面:
政治层面。一个城市的交通问题不可能靠一个行业或是管理部门就能够做好,城市交通问题牵扯到城市的方方面面,单靠一方面的力量是解决不了的。此次,四部委加上中央文明办,从政治层面上把城市交通问题上升到国家层面,特别是上升到文明城市建设层面,未来的考核办法会对地方政府的压力更大。城市交通规划由市级政府牵头代替原来由交警和住建两个部门各自主导,意义很大。
企业层面。既然把城市交通囊括到城市文明中,提升到精神文明建设层面,从技术理念,从政策理念上升到政策范畴,对企业带来的机遇很多。
第一,首先考核指标要变。原来智能交通建设主要围绕指挥中心和交通违法事件,交通工程,交通规划,基础设施由企业来做。如果到了政府层面,会把一些城市交通建设相关的基础建设纳入到地方财政去,原来是交警和企业联合向地方政府去申请经费,现在是由中央文明办办公室和地方政府主动为交通提供预算。
第二,珠三角,长三角经济比较富裕,但全国有很多地方政府现在并没有足够的财力来解决城市交通问题,东北,西部,西南的情况不太好。那怎么办,这时候就要引进3P模式,让企业吸引更大的资金来开拓市场。如果带有投资目的去开拓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会更大,因为项目是企业在主导而不是政府主导。政府主导是有多少财政就干多大的事,企业是有多大的市场就拿多大的资金把市场砸开,能充分发挥企业的资金和技术优势。
第三,从交通运输能力来看,智能交通行业已经引起BAT等企业强烈关注和跨界竞争。对于竞争,我昨天在会议上批评了一些业内公司,他们认为跨界竞争会影响智能交通相关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但不管怎么抱怨互联网企业怎么抄袭我们的产品,都要反过来思考怎么迭代技术,让企业跟上节奏。虽然会对传统智能交通企业带来很大的压力,但也能够转变成生产力,占领新的市场份额。
第四,四部委如此重视交通问题,因此国内聚集了很多交通专家、科学家,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专家到中国参与技术开发,这对丰富发展中国的智能交通产品会有很大的帮助。
反过来说,假如有朝一日我们能把北京市的交通问题解决好,那么这个技术肯定不会只在中国使用,一定能借助北京的影响力走向国外。实际上,不管是协会还是政府,一定要为中国智能交通的技术、产品如何走向国外,加强研究分析。因为单靠企业来做肯定不行,这和企业规模没多大关系,因为大家只代表这个企业,不能代表政府。未来,我希望这种大规模竞争能刺激市场,反过来在全球都形成竞争力,向国外输送我们的产品和技术。谢谢各位。
主持人:我们还是把规则改变一下,把吴部长留的课题都谈谈,控制时间在五到七八分钟。
常光照
我的想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关于政策方面引导;二是关于技术;三是关于PPP投资。
一是政策方面。从原先的畅通工程到现在叫文明畅通,这是理念上的提升转变。原先是以车为本,现在以人为本,把对机动车的管理来调整成对综合交通体系要求的提升,对产业有比较大的引导。比如刚才提到的交通设计,原先从车辆要考虑速度、效率,到综合协调提升用户的体验。伦敦的车辆平均目标时速是20km/h,追求的不是纯粹的速度优先,而是与人、车、路统一协调的发展。在具体智能交通项目上,甚至一些相关产业延伸的时候,要考虑从原先注重机动车交通过渡到综合交通体系层面。
二是关于技术方面。涉及到人工智能,一是智慧基础设施,二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运营,包括交通智能化的运营、全生命周期管理方面,很可能是很关键性的应用。这方面有非常多的想法和应用,但缺少实践。创新的东西在大量应用时,还存在市场接受和配合度、可行性、性价比的问题。车联网的技术很多像百度、特斯拉这些企业都在研究,但是以现在的技术来说,速度还是比较慢的,还是需要认真考虑。
三是关于投资,关于PPP行业的问题。现在的PPP模式对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整体的发展影响很大。政府和企业是一个深度绑定的利益共同体,在这里,投资不仅仅是拿到一个工程项目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对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增值保值、智能化管理提出要求。也就是赵总提到的,基础设施的智能化仅仅帮助城市打造一个控制平台,更重要的是把数据进行深度挖掘,特别应用场景方面的挖掘,将数据真正利用起来。千方科技的数据显示,货运车辆目前已经有98%的数据都接入平台里去了,但数据应用场景方面的提升其实是一个难题,需要专家们进一步的协商交流。PPP不仅仅是建设,更重要是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运维智能化来提升整个PPP建设的意义。对智能交通产业来讲,不仅要考虑拿项目,还要考虑长远的综合影响。谢谢大家!
陈维强博士
首先介绍一下对于国家政策,我的一些思考。
第一,根据掌握的数据,今年智能交通市场1到10月份下滑很大,全国市场总量也在下滑。行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困难,轨道交通事业在缩紧,投资也在缩紧。智能交通行业其实没有前几年那么热了。
学术研究和实际应用是两码事,要成熟商用还是有差距的。人工智能现在还处在弱人工智能时代,不可能和老的传统行业相比。做这个行业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的技术投入,认真的对待客户需求,然后才能发展。我相信互联网企业坚持不了几年肯定有的就退出去了。因为即便政府把交通让他们接管了,也不会有很大的盈利。
第二,行业可能会进入一个冬天。那些创新性企业要进来一定要慎重,别轻易创业,本身创业公司成功的很少,当然抓住一个好时机进来也是可以的。现在国家财政政策收紧,明确规定财政可支配收入的10%可以用做PPP,超过这个数值就不能通过审批了。其实,财政受控对企业来讲反而有好处,因为有一定资金保障,要还是以前不受控的状态,投资的时候很可能最后把自己给套进去了,这对企业本身的经营也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我分析了一下两家同行的情况,他们目前的现金流不太好,钱都让人套回了,账上利润不高,现金流还呈负值状态。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讲,靠资本市场,靠银行借贷,是很危险的。
第三,技术上分析。今天我的报告主要介绍海信做了哪些事,无论行业形势是好是坏,企业始终要在技术上不断投入和坚持。要把产业做好,根本上要从两个方面入手:
一是交通设计应该要精细化,要以人为本进行设计,诚信化的设计。在日本、欧洲和美国,关于无障碍通行的设计随处可见。包括小学门口,医院门口,弱势群体集中的地方,都会有相应的提示,斑马线也是如此,车辆能获知前方道路的情况,都设计的很精细。尤其日本,我特别喜欢日本的设计,尽管那边也很拥挤,但是交通很有序。我们要好好学习,任何行业都很难,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扎扎实实的工作,只有这样才能长远的发展下去。
二是企业的根本目的是创造客户,当然客户创造出来还要维护好。企业的根本目的不是挣钱,要做好这两点,一个是抓创新,一个是营销,利润是个约束,所以可能很多老板一头只想挣钱,这样做不长远。
我们要回归到做企业的正常套路上来,现金流、业务收入、诚信,没有这些东西是做不远的,做企业还是要有规律的。
张滔
在这里先呼应一下陈总的观点,要说智能交通行业好的时候,应该是二十年前好,现在到处是畅通工程的项目。关于这个行业的“难”,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观点。
我一直觉得,其实“难”是难在原先的模式。这个模式是什么呢?这个行业如果一直是靠项目,靠政府,甭管现在的PPP,如果还是政府买单,这件事就是失败的,当然这只是一个概念,所以各家企业报表难看,是必然的。实际上,就算企业上了市,拿股市上的那点钱自己跟自己玩,这个模式也玩不下去。因为其实政府没多少钱,以后政府花钱也越来越难,大家想接政府项目也越来越多,怎么玩下去?
我赞同刚才陈总的观点,如果想玩下去就踏踏实实做好自己。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发展空间,有真家伙的企业肯定能生存下去。现在行业危机非常严重,绝对不是春天,现在是冬天。冬天怎么办?必须积极拥抱互联网,我不认为有别的活路。行业的模式不能是甲方乙方就可以了,如果行业是这种生态,互联网企业进来一个死一个。但是他们要想在智能交通行业站稳脚跟,一定要明确他们其实是来改变模式的,而不是来做项目的。没有一个互联网公司进业内是想做项目,他们要的是成千上万的出行用户和出行数据。我说句实话,我觉得最悲哀的是,滴滴没从我们行业内诞生。新智认知以前做了很多出租车信息化业务,为什么没做成滴滴?很多事情,我们应该去反思,必须要积极的拥抱互联网,去学习他的模式。
互联网企业实际是想颠覆这个行业,只要通过调动群众和舆论,然后让政府就范,这个事互联网干得比谁都强。但想颠覆行业并不是那么容易,好颠覆的都颠覆完了。
但是,我这里所要说是,行业并不是技术驱动,各位也别光去做新的技术。我认为到最后,人工智能技术一定是开源,免费的,互联网玩到最后都是这样。我们如果找到行业的另一个“滴滴”机会,就直接去找互联网里更好的技术,那么还有机会做成第一,这是智能交通行业的真正出路。如果只靠项目做,很难发展更大,一定要找到行业新的模式。实际上,人工智能只是一个技术名词,我们要学习互联网或者人工智能公司是如何颠覆行业?如何把原先的玩法彻底改变的?别的其实不重要。
行业新模式,应该让政府少管,政府只负责购买服务。但是,我认为如果政府全盘购买服务,像PPP项目也是不可持续的。只有政府购买了一部分服务,剩下由协会来负责推动行业,才算是比较完善的。
关于模式创新,我建议在这个行业里要靠政府先放一点钱来购买服务,同时大家也要协作推动行业的模式创新。因为行业创新项目、模式起初都是很艰难的,但如果靠政府的扶持,靠协会的推动,以及各企业之间互相帮助,肯定能够走一段能干出模式创新。如果只靠企业本身仅有的一点研发能力和资源来推动创新模式发展,我觉得很难做下去。
当然,这些只是我的个人观点,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我不认为是项目的机会,而是我们再出发的机会,但是再出发要没有一个新思维,那还是没机会。
陈维强博士
我认为,张总的模式论从单独一个企业来讲是可行的,但是从一个协会或者从一个产业来讲应该是多生态的。在这里,我们先回顾一下目前互联网成功的案例是什么?颠覆了什么?首先是滴滴颠覆了出租车运营模式,进而颠覆了交通信息服务模式。除了滴滴之外,还有共享单车、车货匹配和定制公交。我现在做线上的信号优化工作,也属于互联网的范畴,但是,我不要他们来颠覆我,我们自己先颠覆了,以后再运营。为什么我们要强调创新?因为“颠覆”在往往刚开始的时候,你是瞧不起他的,但是慢慢的,被他们覆盖了。这是颠覆创新很大的特点,所以我最怕的被颠覆是信号控制。
往未来想想,以后的车联网软件可以直接采集车辆数据,可以实现对下一个路口的预测,这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如果这样,传统的交通信号机就很难发展了,今年我们推出的最新版本信号机可以自动调节信号灯,信号可以自动优化。但信号控制发展也存在一个问题,它是属于政府的,控制信号是政府的权力,能交给公司吗?在这个层面上,有些创新受体制的约束,要变成一种互联网来管全国的信号,这个可能性不大。
互联网能撬动什么,烧钱把轻资产弄上去,重资产它也想撬,但撬不动,现实中就有很多失败的案例。而重资产这一块我们能做什么?自我颠覆,自我生长,努力调整创新我们的模式。
陈红洁
我们跟海信比较类似,以项目建设为主,我认同陈博士说的,模式创新很难。我们更多注重技术创新,是因为电科智能拥有研究所的技术背景,只能从技术上投入去创新才能求得生存。我们很想引进一些复合型的人才,从模式上给企业发展带来新的机会,但是确实很难。当然,我们也在努力学习模式创新,包括正在尝试成立的一个投资资金。
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生存的基因,我们的基因就是想在技术上面做出自己的特色。八十年代末的时候,我们开始做智能交通,但那时候不叫智能交通,叫做交通信息化。那个时候一帮IT工程师认为搞交通比以前搞工厂自动化要简单。工厂自动化,比如宝钢项目,一炉钢水熔化了倒下来要压成1.5毫米薄的钢板,这种难度很大。而且设备全部由甲方提供,一套软件调试下来可能有一百万人民币,但是后来做了交通以后发现一个简单的项目就有几千万。像高速公路收费系统、红绿灯控制系统,当时觉得很简单,所以IT工程师就开始慢慢专注于搞交通信息化这一块了。
但后来觉得我们的模式不对,工厂自动化的工艺很重要。那智能交通的工艺是什么?我们开始大量引进交通专业背景的人,包括从同济大学、东南大学招了四十几位交通工程专业的博士生硕士生过来,他们跟我们讲出来的话都不一样,我们原来根本不懂什么是交通组织、交通规划。他们来了以后,和IT工程师结合在一起,这才真正体会到IT加S,就是智慧交通的味道。跟交警部门沟通的时候,一下子对接上了,在这过程中,我们体会到技术创新之后带来产值规模的提升。从此以后,很多城市的交通管理者找到我们,希望帮他们研发,很快产值规模从一两个亿上升到十个亿,这是技术上的发展。
我很赞同陈总的观点,企业还是竭尽在智能交通领域里面把技术做深,做透,在这方面积累经验。当然我们也想寻求“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积极寻求新的模式。
政策层面。未来怎样让规划部门关心交通问题?交通真要搞好的话,第一步是要规划好;第二是交通设施的供应量;第三是公共交通,最后才是交通信息化以及交通组织管理。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交通信息化或是交通组织管理,用技术手段去解决交通末端的问题,而其他结构性的问题已经生成了,如果整个城市规划得不好,交通拥堵问题很难解决。
我们希望协会推动政府关注交通规划、城市规划。为什么现在智能交通行业很受关注,那是因为确实交通越来越拥堵了。但正是因为交通越来越拥堵了,我们才有饭吃,这也是相互矛盾,如果交通很畅通了,我们就没有活干了。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城市的规划部门都参与进来,我们现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可以给城市规划部门提供服务。
我相信业内一定有不少专注于技术的企业存在,还会在技术领域方面继续深耕。另外我们也在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商业模式;交通问题要解决好,更重要的是要从源头上面,从城市规划,从交通设施量,从公共交通这几方面,来实现更高层次的协调和参与,谢谢!
韩婧
我来对第三个问题谈谈千方的进展,也就是3P项目。现在,宇视科技加入千方,完善了千方集团产业链前端感知的部分。千方以前在停车、车载等硬件设备上有一定的基础。宇视科技加入之后,千方集团就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在这之后,千方整体战略就是围绕着交通+安防两翼同步发展。千方最近几年做的最多工作就是从传统的交通信息企业转型做运营,这是最大的转变。
PPP项目,其实PPP最核心的是以前由政府投入转变为由社会资本能够参与共同投资。其实,包括政府的工作职能现在也在转变,以前政府的工作内容转成企业为主来推行,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但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所以,千方在最近三五年最重要的布局就是增加城市投资运营的板块,现在主要是千方诚信投和千方交投两大公司在做,包括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智慧机场。机场以前不允许运行PPP模式,去年才开放,千方也是去年才刚刚能够进入智慧机场的建设投资运营。现在的PPP项目中,千方在停车方面做的比较多,在全国很多一二线城市都采用投资运营一体化的模式,包括立体停车,有全套的产品解决方案和后期运营团队。
“+互联网”和“互联网+”是两个概念,拥有互联网基因的人一定要去干他擅长的事情。目前,全国货运车辆基本上98%已经全部联网了,数据人员围绕着每天TB级大数据的处理量,将大数据转化成服务才有价值。怎么转化成服务?都需要有互联网基因的人来去把数据转化。
千方面临的挑战是要有专业运营的团队,专业投资测算的人加入到公司,把这一块做好。千方在PPP项目上也是刚刚入门的新兵,虽然一些业务领域已经有了很多的项目,但是未来要走的路很长,以后会多和专业企业交流合作,谢谢!
梁玉庆
我不是企业家,现在也不是政府的人,算独立学者,我想不能只对政府提政策建议,企业应该更关注技术进步,我简单说一下我的看法,BAT进入行业让我们更关注技术进步,比如人工智能、5G技术等。电信联盟关于5G的标准已经推出了,当整个协议达成之后,5G将会在物联网产业引起颠覆性的变革,企业一定要考虑这个问题。
从技术角度上我们要充分考虑,比如地图公司的更新迭代,从原先的互联网企业变成移动互联网的过程中,颠覆了很多企业。现在共享出行包括单车,出租车,对现在的商业模式、企业运行模式都是颠覆性的。企业要密切关注技术进步,并加快对企业运行的变革,当然维度不仅是技术,运营管理商业模式也要与不断更新迭代的技术相适应。
我们投资产业链有没有形成一个相互协同的生态?实际上现在很多企业,包括上市企业在内都是自己搞基金,从VC到后续的配套怎么去形成一个生态协同系统。这应该也是协会要重点考虑的。
从技术角度分析,由于知识产权的充分开放,充分竞争,这两个条件下,会形成知识产权的壁垒。中国哪些行业形成了重视知识产权的风气?包括医药、通讯、汽车等,现在已经进入讲究知识产权的阶段。现在的交通监控已经要进入知识产权的依赖度很高的阶段,但是,怎样能形成知识产权联盟?有没有可能像现在的电信联盟一样?刚才提到,智能交通行业的竞争还是处在低价竞争或是关系竞争的阶段。那未来,企业的竞争靠什么?希望我刚才提到的这三点能给大家一些提示。
马俊生
我想站在资本的角度谈谈对于行业的理解,大家知道从2016年下半年以来到现在,A股整体市场看起来没有怎么涨,但再看智能交通相关的领域,比如说海康威视和大华涨的就比较多。但从整体来看,几乎所有在A股上市的智能交通相关公司,从2015年到现在,却是一路下滑的状态。为什么会这样?站在资本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其实就像十几年前所谓的系统集成商,也就是通过招标、通过营销拿下项目,然后再把相应的设备卖给政府。
那么,资本怎么看技术驱动呢?比如说和智能交通相关领域的两样东西,摄像头和传感器就做得很好。尤其是卖摄像头的企业,像光电科技在香港市值早就过了一千多亿了,内地也有类似的企业。也就是说,能给系统集成商提供核心技术产品的企业,才会被资本市场承认。所以,从资本的角度来讲,我有两个观点:
第一,这个行业就像刚才几位讲的,靠关系营销来拿项目,资本市场不会认可。只有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做具体产品的企业,资本市场会比较喜欢。
第二,从资本的角度来看,智能交通行业到底是什么行业?这个行业有点类似于房地产开发商,拿到一个地方的开发权,然后盖房子。行业的未来会越来越集中,比如说在美国,在欧洲,无非就是三两个开发商将开发权拿下来了,标准全都统一了。也许我们现在不知道,也许未来5G时代或者是物联网时代,可以将一个城市交给海信或者华为来运营。到那个时候,智能交通产业的公司类似于苹果、华为、三星,一个城市的智慧系统都由他们来运营。所需要的这些元器件以及产业相关的技术,设备、产品、算法都在慢慢积累。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苹果产业链上的企业很挣钱, A股里面有五十家到一百家苹果产业链上的企业,不排除将来华为也做这样的事情。我特别认同海信陈总的观点,互联网不可能颠覆这个行业。但是硬件行业有可能被颠覆,比如说华为,他有技术解决方案,有硬件和通信等等技术,然后弄出一个新的玩法,可能性很大。不管怎么样,我觉得在这个领域里面,如果你能够提供特定创新的产品,发展空间还是很大的。我纯是外行站在资本的角度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谢谢!
刘干
我简单说几句。从我的角度来讲,智能交通行业从贸易商转型到科技创新,现在又开始做信息运营。这个行业实际是问题导向,为什么?现在交通拥堵问题很严重,所以上信息化系统。但我觉得交通事故预防、交通安全非常重要,交通事故导致的拥堵占40%,因此我一直在呼吁大家关注。我国现在每年在交通安全上的投入超过一万个亿,但我今年研究的结果发现,我们每年交通事故死亡的直接损失超过一万亿,就是说这一万亿的投资没有换成应有的结果,这个是问题导向。
如果智能交通主要围绕问题导向,出路就会越来越宽。包括企业,未来的方向是往城市后续运营的方向发展。因为如果一个路口找一家企业划线、装灯、装监视器,我敢说肯定做不好。所以说,我觉得坚持问题导向,企业可能更有出路。只是现在要平衡投入和效益,一定要有产出,没有产出的投入,企业根本活不下去。
主持人:非常感谢诸位企业家精彩的发言,今天大家站在不同的维度从不同的角度,围绕政策、技术、资本这三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这里我的感触有三点:第一,我们需要一个平台交流;第二,我认为下一步中国智能交通市场的发展机会很多,企业需要努力抓住机会;第三,机会与挑战是并存的,在机会的基础之上,肯定要面临挑战,特别是大家这两天交流最多的是BAT对于我们挑战,没有挑战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企业就不会有发展。我们互动的环节到此为止,感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