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全国首个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北京举行。该研究院由智慧停车企业ETCP发起,旨在链接智慧停车产业相关机构、企业、科研院所、专家智库等,推动产业内信息交流和共享,驱动产业升级,从而缓解停车难问题,助力智慧交通的智慧城市的未来建设。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出席本次大会,并发表演讲。程世东表示,从大的视角来看,ETCP牵头成立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非常及时也非常超前,赋予了行业发展无限的前景和潜力。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城市交通运输研究中心主任程世东)
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研究院,是社会发展必然趋势
程世东认为,行业龙头企业牵头成立研究院,既是企业对大数据价值挖掘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以往,我国研发主要依靠政府投入,依托科研院所,这对基础理论研究没有问题,但面向应用、产品的研究往往与实际脱节,成果转化率很低。近两年,国家更强调产学研一体化,强调企业作为研发创新的主体,在当前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新旧动能的转化的阶段,企业加强研发更为重要。相比之下,企业作为研发的主体,针对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不断进行提升,不会出现跟实际脱节的现象,更可以直接带来产业升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企业作为研发的主体,将会通过更好的激励机制来推动研发。
他表示,从大的视角来看,ETCP把握了时代的脉搏,研究院的成立十分必要且可行性强。
智慧停车尚未形成明显规模效应,研究院的成立非常及时
程世东表示,目前整个智慧停车市场集中度较低,尚未形成明显的规模效应。他举例称,深圳市对外开放的停车场的人工收费比例是24.5%,近半数刷卡收费,仅有7.2%的停车场有诱导系统。而深圳作为全国智慧停车发展比较领先的城市尚且如此,全国的情况由此可见一斑。
在程世东看来,普及率低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意味着待发掘的市场很大。在这个发展阶段,智慧停车产业研究院的成立非常及时、非常超前,推动行业进行相关技术的创新,带领整个行业的发展,潜力无穷。
研究院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技术创新和大数据应用
程世东认为,智慧停车产业院成立后,一方面的研究方向是技术的创新,也就是自动化的设施设备,这方面,ETCP推出了“E天眼”车辆识别录入技术、“AI-Park”、“ETCP蓝色大脑”三个黑科技,技术水平可以说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
对于当下火热的大数据应用,他认为,未来的智慧停车更可面向三个不同维度体现价值。
首先是停车诱导系统,规模、数据达到一定标准后,用户不仅可以得知附近停车场数量、查找有空位停车场,还可以了解每个停车场的价格,拥有更多的选择。这一点ETCP已经做到了。
其次,对于停车场的所有者和管理者来讲,大数据的应用可以将目标时间段数据进行分析,得出让停车场达到恰好饱和的目标停车价格,实现收益的最大化。
最后,对政府决策来讲,可以根据停车需求、停车供给来确定规划,支撑科学决策、治理交通。相比于限行限号、收取交通拥堵费等措施,通过智慧停车解决交通拥堵,是最有效、最科学、最没有争议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