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智能交通系统正在发生的变化

    2017-05-08 15:36:33 来源:宇视科技 作者:杨世龙 评论:
    分享到:

     用户需求决定着解决方案,解决方案决定着产品技术,产品技术决定着竞争力,这是一个产品制造厂商始终围绕着的命题。

    1 (1).png

    这些年来,智能交通行业产品竞争白热化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各个厂家都在努力通过产品技术的创新来提升竞争力,比如前端抓拍相机传感器更新换代、DSP芯片的更新换代、增加更多智能功能、存储芯片的变化、外部接口的变化等,但基本上都是微创新,谈不上革命性的创新。微创新的持续发酵带来的是各个厂家之间的技术模仿,进一步带来的就是产品同质化,最终各个厂家陷入深深的价格战泥潭。

    那么,在当前这种产品同质化背景下,智能交通业务有哪些新变化呢?

    核心业务关注点不断拓展

    智能交通核心是围绕着交通管控类业务展开的,这里面卡口、电警业务占比较大,也较为成熟,这些非现场执法类的业务除了传统的车辆超速、闯红灯抓拍等业务之外,最近逐渐有一些如行人闯红灯抓拍、斑马线不礼让行人抓拍等新的业务开始出现,也体现出智能交通的业务关注点在逐渐地由车辆向行人扩展。

    还有一些业务,比如开车打电话抓拍、不系安全带抓拍、开远光灯抓拍、绿灯拥塞驶入抓拍等,都说明非现场执法类业务在逐渐细化。

    另外,交通流量数据采集业务、交通事件检测业务、交通信息发布业务、协调式信号控制业务等交通通行预防预测类业务也在变多,交通流量数据采集及事件检测都是为了能够及时掌握或提前预测交通通行状态,交通信息发布业务、协调式信号控制业务是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交通拥堵。

    这些业务,目前除了在城市道路上应用之外,在公路等市区之外的地方也开始慢慢地增多,比如我们可以看到的高速公路信息发布业务、可变限速提示业务、超速信息发布业务、天气信息发布等。交通管控的核心需求保畅通、保安全,一方面需要非现场执法处罚类业务做为基础,另一方面也需要交通预防预测类业务做为保障。

    非现场执法类业务逐渐地由车辆向行人扩展、方案细化,交通通行预防预测类业务进一步丰富增多,都是智能交通业务的新变化。

    停车难问题如何解决

    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统计的数据得知,截止到2016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2.9亿辆,其中汽车1.94亿辆;机动车驾驶人3.6亿人,其中汽车驾驶人超过3.1亿人,庞大的机动车保有量给国内的交通带来巨大的压力,这个压力一方面来自于行车难,另一方面来自于停车难,而且问题也是非常的显著。

    停车难一方面在于找车位难,另一方面在于停车车位数量不足。一些停车APP公司看到找车位难这个机会点,开始和许多停车场进行合作,共享停车位信息,让车主可以更方面的找到停车场,在停车场内部,通过部署了视频停车诱导系统,车主可以很方便的找到车位。

    针对停车车位数量不足的情况,一些地方开始扩展路测停车车位,引入路测停车视频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出现了路测停车视频桩等新产品,视频识别车位占用情况、车牌信息,完成停车计时、收费计算等,大大减少了路测停车管理的人力投入,使得路测停车大规模部署成为可能。

    我们可以畅想一下,多年以后,自动驾驶汽车技术趋于成熟,好多地方开始出现公共汽车租赁业务,人们开始很少买车,也不在去学习驾照,当我们需要用车的时候,可以通过手机APP预订一辆指定规格的汽车,在规定的时间内,这辆汽车自动驾驶到预订位置,按照规划路线将车主送至目的地,当车主用完车以后,通过APP完成自动扣费,这辆汽车自动定位并寻找附近的停车场停车,在停车场内部完成充电等业务,在行驶的过程中自动驾驶汽车不会产生交通违法行为,道路上也不在需要卡口、电警等非现场执法设备,这样的一种有序的、自动的车辆通行状态可能就是我们理想中的智能交通系统。在目前科技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开始试验运行,互联网技术也使得车辆定位、APP找车、计费管理、停车场定位、路线规划等成为可能,很多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这种场景的出现是迟早的事情,也许30年,也许20年甚至更短时间,我们只需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文/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智能交通产品部总工 杨世龙

  • 关键字: 智能交通
  •    责任编辑:逐梦女孩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