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不断加剧,已经从高峰时间向非高峰时间、从城市中心区向城市周边、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迅速蔓延,并且成为阻碍城市健康发展的突出问题。如何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本报记者采访了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所长、教授陆化普。
提升城市规划科学性
记者:面对很多地方拥堵不堪的交通环境,我们应从哪里着手解决问题?
陆化普: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车太多、路不够宽、道路规划不合理等方面的感受,这些都是交通拥堵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交通拥堵是源于城市交通供求关系不平衡。因此解决之道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扩大供给,一是调整需求。
对于前者,离不开投入大量资源,但它有一定的局限性,拿空间资源来说,城市交通用地比重一般控制在15%以内。很多城市搭建高架桥,但这不是方向,因为它仅着眼于汽车运行效率的解决,对城市面貌造成了破坏,也忽视了市民生活质量,城市难以做到“以人为本”,反而变成“为车而建”了。
因此仅靠扩大供给是难以解决问题的,还必须从调整需求方面寻找突破。人的交通需求多是由于人的居住地和就业、上学等场所的分离。如果我们能在城市结构、土地使用形态上作出科学规划,使距离近一点、交通量少一点,发生拥堵可能性就会小一点。如今,很多地方有中心城区和卫星城,但后者大多是“卧城”,如果有充足的就业岗位、公共场所和生活配套设施,人们的日常生活就会实现“职住平衡”,大规模、长距离、潮汐式的交通出行就会减少,有些拥堵就可以避免。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记者:调整交通需求、减少交通量,就一定不会造成拥堵了吗?
陆化普:即便对交通需求作出调整,它终究是有一定数量的,用什么方式来满足交通需求就成为又一个关键。众所周知,不同的交通方式带来的交通效率、产生能耗是不一样的。平均每小时,一条车道内,小汽车能运输3000人,公共汽车是6000至8000人,轻轨交通是1万到3万人,地铁是3万到6万人。所以在大城市,应优先发展集约化交通服务,减少路面个体交通工具数量。近年来有些地方发出“135”倡议,即1公里内选择步行、3公里内选择自行车、5公里及以上选择机动车,我认为这个非常好,并且呼吁在机动化交通方式上也更多选择公共交通。有一个专业词汇叫做“绿色交通分担率”,即选择步行、自行车和公交出行的交通量占总交通量的比重,它对应的就是小汽车的分担率。研究和实践表明,选择绿色交通,使其分担率越高,城市交通拥堵的概率就越低。
近段时间关于网约车的争论比较多。它方便人们出行,并且提供可能比出租车更好的服务,但结合很多城市的实际情况,它和交通发展战略是相反的。我们不能片面地考虑问题,如果人人都选择乘坐网约车,城市交通可能就会瘫痪。
群众应多些礼让
记者:为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问题,还需要做哪些工作?
陆化普:在道路建设管理上,要充分考虑道路网的密度、功能结构(如机动车非机动车配比),减少断头路、瓶颈路。同时加强交通管理科学化、智能化。比如一个道路网总会有些路段非常堵,有些路段车不多,我们可以及时发布道路通行信息,均衡道路网交通量。
在交通设施应用上,我们经常在一个路口好不容易等到绿灯启程,可下个路口的路灯马上变红了,我们又不得不减速刹车,这也容易造成交通拥堵。对此,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按照路口间距、路况、车速等精确计算和把控好交通信号灯的时间调配,实现智能交通。
在停车问题上,很多小学、医院是拥堵重灾区,这是因为很多人违法停车占用车道。在我看来,道路的基本功能是通行,路边停车的比重一定要小,只有在确实需要、不影响道路通行总体能力的前提下,才可设置一小部分。另外,就目前交通发展情况来说,停车供给还需要把握好度,可以规划建设一些停车楼。
解决交通拥堵最根本的是人的问题。目前一靠教育引导,二靠严格执法,但提升人的交通意识和素质是一个长期过程。比如我们在地铁上经常看到,很多人在排队挤地铁时有加塞心理,守规矩的人往往吃亏;挤上地铁了又堵在门口,因为担心到站下不了车。这说明群众在公共场所的相互礼让和配合意识还比较差。这在当前道路交通环境中都可以找到参照,都亟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