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智慧城市建设“局部过度”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警惕智慧城市建设“局部过度”

    2016-11-01 10:55:16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冯 奎 评论:
    分享到:

      从长期发展来看,我国智慧城市建设还远远不足。但某些地方、领域出现的相对过度建设迹象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要防止“走偏”影响智慧城市建设的大局。

      目前,我国有超过500个城市进行各类智慧城市试点或正在推进智慧城市发展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十三五”期间预计投资规模将超过万亿元。智慧城市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机遇、大战略、大方向,建设发展方兴未艾。所以,从绝对意义上说,在很长时间内,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着不足现象。但是在相对意义上,从小范围内、小时间段内看,会有智慧城市过度的迹象,值得警惕。

      例如:有的地方马路上根本就没有多少人与车,但也在投入巨资推出所谓“智慧交通”平台项目;有的地方3年前建的园区与房子,现在房子依旧在,数据业务没多少,显得冷冷清清;不少企业拽着政府投资一些智慧产业的平台项目,项目清单不断增加,政府投资不断累积,却长期看不见效益,成为鸡肋。

      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到,智慧城市相对过度的迹象是存在的。虽然说,有关智慧城市建设的投资,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部分,能够对智慧城市整体建设起到支撑作用,其社会与经济效益需要逐步显现,不会立竿见影。但在此过程中,不应忽视可能存在的过度建设迹象。这种“局部过度”,不仅会带来资源的浪费,使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包袱;更重要的是,这种智慧城市发展模式若不调整,会致使相关政府部门越陷越深,进入恶性循环。在一些城市调研中,就有地方领导对建设智慧城市心有余悸。

      智慧城市投资建设不足是长期的、全面的、绝对的,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矛盾。某些投资建设过度是短期的、局部的、相对的,是智慧城市发展中的次要矛盾。当前,要防止次要矛盾变成主要矛盾,影响到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甚至波及地方经济社会全局。那么,如何才能使智慧城市过度建设的迹象得到缓解并最终消除呢?

      一是从需求上下功夫。智慧城市的投资总是要对应着需求。在智慧民生、智慧产业、智慧政务方面的各类投入都是供给,它们都要对应着各类需求。一些地方在需求上考虑不深、不细、不具体,没有充足的需求来引导供给、调整供给。未来,需求的功夫要下足,短板要补齐。

      二是千方百计引导企业投资。现在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很多企业“拽”着政府投资智慧城市。这些企业为政府出谋划策,把政府要投资的原因讲得很多,意义讲得很足,紧迫性讲得很重,引导政府拿钱购买智慧城市建设的产品与服务。但智慧城市建设不能仅依靠政府投入,而是需要政府和企业合作共赢。对地方政府来说,要保护与转化企业的积极性,学会千方百计引导企业自身来投资,或者创造条件来形成有利于投资智慧城市的产业链条,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资本加入,智慧城市建设中政府过度投入的现象才能得到缓解。

      三是要加强大区域统筹与规划协调。智慧城市是共享的城市、开放的城市、创新的城市。以行政建制的县、区、市甚至小城镇来画地为牢,盲目建设,就可能形成过剩与恶性竞争。应加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等方面的统筹与共享、开放与互补。(原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冯奎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

  • 关键字: 智慧城市
  •    责任编辑:逐梦女孩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