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众创新关键在“创”
今天是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十三五”规划当中创新被摆在了第一位,但是这个创新要强调的除了科技以外还有一个万众创新。我对创有一个理解,创可大可小,你可以有很大的发明创造,但是也可以小。创可以是兴趣驱动,也可以是利益驱动,今天有很多利益驱动的创新,但是我们可不要小视兴趣驱动的创新。创新不一定要用现在的工程方法或者工程范式来做,我们的创新不一定在体制内,体制外的人可以有低成本的创新。创新的做法可以不用我们现在见得到的材料,我们可以用别的东西,我们可以选择替代方法,无一定之规,我们也可以用常见的替代的材料去做。这些东西都是我们创新的内容,千万不要被现在的书本禁锢住。
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的“民众创新”活动
2014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开放了一个青年角,你可以提出任何看法,做出实物,进行展示,并由大家来评选。他们放一块白板在那里鼓动中学生去画画,你所想象的未来汽车、未来交通是什么样的。我去的时候上面只有一幅画,等会议结束我要离开的时候这上面已经画满了。这些孩子们的思想都是非常开放的,都是非常开阔的,你能说未来没有实现的可能吗?
去年举办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上就更有意思了,他们举办了一个“黑客马拉松”,这在软件界是常见的,但是他们在智能交通领域来做这件事,把软件把信息产业和交通融合在一起,这是世界上第一次。另外,会上还搞了一个“24小时学生发明大赛”,24小时就在场地内不许出去,给你提供吃喝,除了个人的电脑可以带进来,不能带任何材料进入。所以这些学生们现场取材,用了很多包装盒、包装箱、泡沫塑料,做出了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的模型、各种各样的软件,也经过了答辩和专家评审。
作为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理事会成员,我觉得他们特别强调了现场的创意和灵感。他们的竞赛不准出去,所以你要用现有的材料去做。在轻松的环境当中没有利益的驱动,他们的创意往往是没有禁锢的。我们在组委会的时候讲了特别要重视那些现在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东西,我想这就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创新的氛围,这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创新驱动智能交通再造
自动驾驶在城市里运行可能有待时日,但是把自动驾驶这个概念引入到一种新的车当中就有可能在我们的现实当中起到作用。我观察到了一种无人驾驶、没有方向盘的车,现在已经在世界多个城市作为公交的一个替代系统在进行试验。在去年的世界智能交通大会现场,新加坡政府和法国一家公司签订了协议,请他们到新加坡的新开发区做一个未来的公交系统。在瑞士的一个小城已经开始用这种无人驾驶汽车做公交系统,将地铁和区间的公交车进行衔接。
所以互联网与新的交通运输形式可以有一个新的结合。我们今天讲互联网+,不是把原来纸面上的交通信息搬到网上,而是要用互联网,用新的概念,用新的信息技术去重新定义和构造现在的交通系统。互联网+应该理解为互联网plus,而不是+号。比如,专车仅仅是我们创新的开始,新的载运工具还会出现。电商促进了中国“蚂蚁搬家”式的物流,我们用京东、淘宝买货,送到你那的都是电动三轮车,这是蚂蚁搬家,但它是最终的形式吗?并不是。智能制造、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会改变我们的运输与物流,那也是交通的一部分,它是交往和交易。你购买的可能是某种商品的3D打印许可,你也可能买的是一个专为你设计的商品软件,你在家或就近可以打印出这个产品。
创新是一种社会文化
创新应该是一种文化,我们应该在这样一个文化的范围内去鼓励整个社会的创新。大家今天说的汽车联网好像是个新东西,在我看来不是,因为我所看到美国的资料上显示,联网汽车的概念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这种创新在当时想象不到或认为不可能的时候你要鼓励它,而不是诋毁它。当然创新也要提出现在没有的,我们提出了自动驾驶,那能不能给自动驾驶开辟专门的车道呢?这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也不是不可以的,事实上现在有些地方正在做这个试验。所以,交通创新需要我们社会的理解和支撑,要允许不按常规出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