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是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黄金发展期,铁路、公路、民航、内河航道及港口、城市交通等领域取得世界瞩目的成就。但也是矛盾凸显期,积累了结构性、体系性系列矛盾。“十三五”期间,要注重交通、产业、空间三者交互融洽、协同发展,发挥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管道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结合“互联网+”等新思维、新技术手段,切实推进智慧交通,在交通运输服务的衔接组织、“最后一公里”、信息不对称等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交通、产业、空间三者交互融洽、协同发展
当前的交通运输发展与产业布局及城镇空间等协同方面是问题和矛盾最为突出的领域,包括国家级重大交通设施与城镇空间、产业布局不够匹配的现象时有发生,忽视城市交通网络结构对城市空间结构的重大影响,交通、产业、城镇的中央“条”形管理与地方城市“块”状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交通、产业、城市规划编制各自独立,技术封闭,统筹协调任务艰巨等。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综合运输通道和区际交通骨干网络,强化城市群之间交通联系,加快城市群交通一体化规划建设,改善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对外交通,发挥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对城镇化格局的支撑和引导作用。2015年5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当前更好发挥交通运输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意见》要求加速转变交通发展方式,交通运输由“跟跑型”向“引领型”转变,尤其是重点区域交通要加快发展、取得突破。通过完善交通基本公共服务和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构建城市群和都市圈交通网络,以交通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这实质上要求交通运输的发展要打破就“交通”论“交通”的传统思维,要从引导适应产业的空间转移和人口的流动等角度出发,影响城镇化发展,解决好人的城镇化问题,探究交通与产业发展以及城镇之间的互动发展关系。
“十三五”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应该基于全球化的国际视野,深刻领悟和全面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和《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一系列有关我国产业升级转型的根本要求,剖析产业链条全球组织、空间集聚等基本特征,研究地区的产业转型转移与综合交通网络、重大项目建设等之间的关联机制。“条块”分割体制下的传统发展规划体系与理论方法模式已难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亟需打破行业管理和地方行政管理壁垒,建立空间规划、产业规划和交通规划三者高度协同、交互融洽的新发展理论方法、技术工具和规划体系,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目标,结合地区资源禀赋,统筹综合交通体系网络建设、要素资源配置、空间结构优化与产业升级转型。
综合交通体系应该以提升地区产业发展的国际竞争力为主要目标,交通建设和服务目标包括:提升人力、天然、知识、资本等资源和基础设施等生产要素组织效率,为初级生产要素向高级转变提供支持;为产业冲刺的动力来源-市场的各种需求提供高效服务;为相关与支持性产业提供休戚与共的交通网络;为产业竞争和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四个层面齐努力构建促产业升级转型的综合交通体系
为做好产业升级转型的高效支撑,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关键是做好四个层次的工作,具体如下:
国际层面应对国际产业分工,构建“空海双港”国际航运体系、建设国际运输大通道,加快内陆中心城市国际客货运航线发展,积极支持国家参与全球合作与竞争,提升国家竞争力。同时,通过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应对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国际产业分工、能源资源版图的变化调整。
国家层面(区际层次)应打破行政壁垒、以减少分割和扩大开放为目标,促进生产要素国内外高效有序流动。关键是基于综合交通网络和产业升级转移的空间协同关联机制,完善好贯彻东中西和联结南北方对外经济走廊的交通网络,建设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分工体系高度契合的综合客、货运枢纽,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城市群互动发展,服务国家经济转型、区域之间产业升级转移,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通。以支撑现代服务业发展为着力点,首先应完善沿海、沿江港口的集疏运通道体系,为现代服务业与临港工业融合发展、打造临港工业制造业基地创造条件,同时既形成与国家大通道的顺畅联系,便于内陆货物出海流通,也要避免对区域城市的生产生活带来干扰;其次应结合东、中、西部中心城市机场发展、建设临空经济区的契机,构建辐射范围广、与区域通道有机衔接、内部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机场及临空经济区集疏运体系,为承接中心城市疏解行政、教育、医疗等城市功能,同时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转型、产业升级调整,支撑以航空、航空物流、高科技制造、商务、会展、娱乐休闲、医疗等产业主导的临空产业发展创造便捷的交通条件。
城际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应适应城市群发展需要,支撑中心城市对城市群的带动引导作用,并促进区域的合作与分工,既能实现大城市的规模效应,又可以避免单个城市集聚过度的“大城市病”等负外部性;既可以降低大城市的生活成本,又可以既避免“睡城或卧城”的小城镇缺乏就业的问题。高效的城际交通网络将是实现城市群中大中小城市“同城化”的根本保证,城际/市郊铁路等区域快速轨道交通是缩短城际距离效率的最高效运输方式,加强以多层次轨道网络为主体的城际交通网络与城市群、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及产业布局调整的协同,应该成为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的关键所在。
中心城市层次的综合交通体系关键在于落实好国家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和综合交通枢纽构建,将以道路为主体的传统发展模式转变到以轨道为主体的公共交通模式去组织城市,客运枢纽体系契合城市中心体系,货运枢纽体系衔接产业布局。达到交通、产业和用地三空间的高度匹配,实现产业组织和空间组织的效率提升;通过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提升人口密度,取得劳动力、资本和技术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高集中度,实现生产和消费的规模经济效应,并以创新为导向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提供物质空间条件。
展望“十三五”:借助互联网+”推进智慧交通
发挥好对国民经济与社会支撑引领作用。要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重点应发挥交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通过加大交通投入,带动综合交通相关产业发展,推进国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同时,推进中西部地区同步小康,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特别要加大中西部铁路、公路设施建设,连接和覆盖更多的老少边穷地区,提供便捷运输服务。此外,要转变发展方式,强化综合运输服务对客、货运需求的支撑。“十三五”期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优化升级,在传统客流基础上产生更多的度假、休闲客流,快递、零担等物流需求将快速增长,在注重速度、安全、方便之外,要求综合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综合运输服务水平和效率,结合“互联网+”提供更多的舒适性、便利化、个性化服务,支撑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
适应满足国家重大战略发展需要。要落实好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促进国家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城镇化格局的形成以及区域之间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应注重考虑东、中、西部及东北“四大板块”经济发展水平的阶段差异、资源环境的禀赋差异和铁路客货运输的需求差异,同时充分考虑全国城市群空间结构、产业转移的发展形势,积极发挥公路、铁路、航空等对全国城市群布局、产业升级转移的引导作用,支撑“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实施。
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发挥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管道等各种交通方式的比较优势,构建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点应在东、中、西部及东北不同区域以及京沪、京广、长江、陇海、兰新等不同走廊中对各种方式对客运、货运应承担的交通功能、服务水平进行区分,做到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既有功能分工又有机衔接。同时,以公路、铁路客货运枢纽,机场、港口等为切入点,充分发挥旅客运输中的空铁联运优势,货物运输中的公铁联运、铁水联运优势,强化综合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衔接;最后,要处理好铁路、公路、航空等与城市交通的衔接关系,实现由过去“点”的衔接到“线”与“面”的融合,更好服务国家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及国民经济发展。
支撑面向国际互联互通网络。要综合考虑全球生产力要素布局,以全球视角研究中国铁路、航空、港口等在世界版图的发展格局、客货运功能定位,支持国家参与全球竞争合作;重点应将国家铁路网、公路网等置身周边、亚洲乃至全球版图之中统筹考虑,做好与国际通道、重要陆路口岸的衔接,与周边地区的延伸对接,与相邻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通达全球、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要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关系,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综合交通建设管理、运营服务、技术创新、财务制度等方面的优势,确立市场的主体地位,全面改革交通投融资、建设运营等体制机制,建立可持续的综合交通投融资体系;政府应发挥“守夜人”的角色,重点发挥政策引导、服务监管等职能。同时,结合“互联网+”等新思维、新技术手段,切实推进智慧交通,在交通运输服务的衔接组织、“最后一公里”、信息不对称等薄弱环节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综合交通运输服务水平。
(作者张国华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研究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