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中国糟糕的城市交通?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谁来拯救中国糟糕的城市交通?

    2015-07-27 10:54:13 来源:罗兰贝格 评论:
    分享到:

      在未来的中国城市交通出行蓝图中,一个成功的城市出行服务提供商及平台需要契合移动互联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浪潮,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资源匹配能力以及持续的科技驱动路线可为城市交通的变革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经说:在21世纪初期,影响世界的最大两件事,一是新技术革命,二是中国的城市化。

      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十年里经历了跨越式的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带来了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动力,交通对生产要素的流动、城镇体系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交通生态将受到哪些冲击和挑战?

      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发布最新研究报告《移动互联下的城市综合出行变革》,全面解读中国城市交通现状以及移动互联技术带来的出行变革。

      “城市交通出行领域无疑是共享经济在中国发展的最佳切入点之一,我们看到的专车、拼车、代驾、共享租车、分时租赁等创新业态都是该领域的尝试。”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合伙人张君毅指出,“但目前的移动出行方案还有不少亟待完善的地方,包括市场培育、管控风险等等,这就需要运营企业明确城市交通出行领域的成功要素,并据此进行有针对性的发展。”

      一、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痛点

      在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私人交通(如步行、自行车、私家车)、公共交通(如出租车、地铁、轻轨、公交车)和共享交通(如租赁车、专车)等交通出行方式互相配合的综合交通服务网络。预计到2020年,中国出租车数量将达到138万辆(684亿美元市场规模),公交车数量达到57万辆(376亿美元市场规模),私家车数量达到1.76亿辆(市场规模破万亿美元)。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绝大多数的城市,包括那些基础设施相对完善的大型城市都深受拥堵、污染等种种交通发展的痛点的困扰。具体来说,主要体现为“量”、“效”、“质”、“果”四大方面:

      “量”表现为消费者出行需求未被满足,“效”表现为消费者出行效率低,“质”表现为消费者出行升级需求难被满足,而“果”则表现为种种问题对经济、环境和治安所产生的严重的负面影响。

      出行效率低作为消费者出行的核心痛点,首先体现在严重交通拥堵耽误行程和时间上。衡量交通拥堵的常见指标是出行效率指数。这个指数是用道路畅通情况下的到达相同目的地的通行时间除以实际所耗费通行时间,指数越接近100%,则表示道路越通畅。根据高德地图的

      数据,2014年第二季度,中国十大主要城市的出行效率指数仅达到了50%。换算成消费者的切身体会——拥堵时间来展现这个数据,就是说每个消费者平均每年的拥堵时间要达到85个小时,其中,“首堵”北京更是达到了100个小时之巨。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居民日常工作生活绕不过的心头痛。

      部分大城市的车辆密度已经明显达到了道路资源无法承载的程度(如上海的车辆密度已经达到了354辆/平方公里,已经达到了全国平均数的10倍),并且已经被迫采取了车辆限购的政策进行缓解,但无奈积重难返,成效有限。


      城市交通出行的种种问题给经济、环境和治安都带来了明显的负面影响。

      对经济的影响

      交通拥堵给社会整体经济造成了巨额的损失。首先,市民的日常业效率明显下降。拥堵浪费了大量的有效工作和休息时间,所造成的紧张抑郁情绪也让市民的工作效率大打折扣。以北京为例,在平均每年每人拥堵耗时100个小时的情况下,每年所造成的时间价值损失高达282亿元人民币(6.2096,0.0000,0.00%)。在政府投入方面,政府不得不为了缓解拥堵,追加在道路养护和修建方向的投入,拓宽原有道路,新建微循环道路和停车设施等。交通拥堵造成的大气污染问题也需要政府投入巨资治理,并进一步为大气污染所导致的病患增加支付更多的医保费用,并追加医院等医疗设施的投入。根据中国交通部发布的数据,交通拥堵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相当于每年GDP的5%-8%,高达2500亿元人民币。

      对环境的影响

      机动车已成为大气的主要污染源。在各地环保局发布的《大气污染来源解析》中,机动车均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北京、杭州、广州、深圳更是首要的大气污染源,分别占到了31.9%,21.9%,21.7%和41%。现状和相关预测都表明,其他污染源,如电力工业企业、锅炉等都在关停或缩减,但是汽车保有量未来高速增长的态势不会改变,只会让其危害愈发严重。据环保部研究,交通拥堵状况下,车辆的污染物排放更是是正常行驶状况下的5-10倍。

      由于拥堵,中国每日多排放了二氧化碳1.67万吨,氮氧化物、颗粒物和二氧化硫9.5吨,触目惊心。大气污染对公众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在生理健康方面,根据相关研究,雾霾与肺癌发病率密切关联,PM2.5浓度每增加10微克/立方米,肺癌风险性会相应增加25%到30%,而肺癌已经成为中国恶性肿瘤的第一大死因;在心理健康方面,长时间雾霾缭绕,缺乏阳光照射会导致人体甲状腺素、肾上腺素浓度降低,更易产生悲观情绪。

      因此,对于交通出行方式和整体格局进行转型升级,满足消费者出行需求,提高消费者出行效率和出行品质是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二、移动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出行变革

      随着经济与技术的进步,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不断普及。据相关统计,截至2014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的保有量已经突破5亿台,移动互联网用户数已经突破7亿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与消费者的衣食住行、工作娱乐等方面高度联接,让各种商品和服务资源的消费共享变得简易可行,“共享经济”模式开始在中国生根发芽。实际上,

      “共享经济”模式在欧美发达国家兴盛已久,并在市场激励机制的推动下得到了飞速发展。根据相关预测,“共享经济”到2025年在全球可以达到3350亿美元左右的市场规模。并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拉动经济与就业。


      三、未来城市综合出行方案的演绎

      在2014年的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交通运输部部长杨传堂提出,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全面深化改革,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智慧交通”、“绿色交通”、“综合交通”、“平安交通”(简称“四个交通”)的发展。

      罗兰贝格认为,为了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愿景,需要通过“创新业态,共享交通”、“以人为本,综合出行”、“顺应差异,合理规划”三大核心战略举措来推动未来城市交通的演绎发展,而共享交通将在三大举措中发挥关键作用。

      “共享交通”作为传统出行方式的有效补充,最早起源于德国,目前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在中国也处于蓬勃发展的阶段,必然将在未来的城市综合出行蓝图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四、成功城市出行服务提供商及平台所需具备的要素

      在未来的中国城市交通出行蓝图中,一个成功的城市出行服务提供商及平台需要契合移动互联和共享经济的发展浪潮,符合“四个交通”发展战略的要求,

      需要内外部关键要素的有力支撑。

      内部的关键因素以科技驱动为主力,领先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基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资源匹配能力以及持续的科技驱动路线可为城市交通的变革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现阶段,“互联网+”是国家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战略。“互联网+交通”的演进路径,是中国由交通大国转变为交通强国的必由之路。为了夯实和确保未来城市出行服务提供商及平台的成功定位及运营,政府和社会应支持“互联网+交通”创新的顶层设计“互联网+”战略与交通运输行业的有机融合迫切地需要一个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坚实支持创新业态及商业模式的高屋建瓴式的顶层设计。

      “内外兼修”,齐头并进,缺一而不可。我们相信,在共享经济和移动互联网发展浪潮的推动下,在政府和相关创新业态企业的共同努力与探索下,一个综合、智慧、绿色和安全的城市出行美好蓝图将会日渐清晰地展现在公众的面前!

      (本文作者介绍: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公司,专业战略眼光,独特欧洲背景,专注中国市场三十年。)

    文/新浪财经机构专栏 罗兰贝格 作者 张君毅 曹芳宁 王欣

  • 关键字: 中国城市交通
  •    责任编辑:liujuan
  • 延伸阅读!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