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聊聊被忽视和小看的车主App市场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来聊聊被忽视和小看的车主App市场

    2014-06-18 10:37:45 来源:车云网 作者:黄维 评论:
    分享到:

      移动应用与传统行业的结合越来越垂直细分,越来越深入,这个现象在汽车消费领域也开始发生了。

      从前在PC时代,汽车之家和易车等垂直门户类网站解决“汽车购买前信息不对称性”问题,几乎大部分解决了人们去4S店购车时候对于“车本身比较选择”的信息需求,以致于到店就是了解营销服务类信息并完成实际购买。

    移动端兴起后,这些门户网站的移动转型,基本还是以原本定位为中心展开,集中于汽车本身、交易价格、交易渠道等。最近与上海易点时空的两位创始人交流,他们开发运营了车轮查违章、车轮考驾照这些车主(含准车主)服务类Apps。顺手对这个细分领域,做些学习观察。

      一、摸摸市场现状

    1)这是一个非常小的创业团队,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通过车主Apps集群做到的:安装用户超过5000万,月活超过1000万。其中车轮查违章是主力产品,其次是车轮考驾照。另一支在北京的团队,叫做木仓科技,聚焦同样领域,做到差不多规模用户数。这应该是被小米投资的垂直领域团队。他们开发的驾考宝典,针对准车主,单款应用接近5000万的安装量,算是惊人了。而另三款集中违章查询的产品,日活用户数也非常可观。

    2)主要的Apps分发渠道,如360,腾讯应用宝,百度大都没有汽车这个单一分类。但在不同市场和分发渠道搜索“驾考”“查违章”关键词,可以看到木仓和车轮的驾考类和查违章类产品基本居于第一第二的座次,在360手机助手这个目前可能是最大的市场,驾考宝典下载量可以超过3000万次,车轮查违章可以超过1000万次。

    3)其实除了驾考,查违章,有类应用对于车主服务而言,更普遍、更主流,就是导航。导航倒是移动应用分发中的一个大类目,可以在主要市场的一级分类里找到。不过因为巨头的争夺,基本收编了,除了百度导航、高德导航和被排斥在竞争外的谷歌地图导航服务,独立第三方有一定规模的就剩图吧、凯立德和导航犬三家了。这些Apps用户规模基本都近亿或上亿了。

    4)按照目前国内汽车保有量1.5亿辆左右,每年新增2000万左右乘用车的数据推算,驾考(准车主)、查违章(车主)、导航(车主)三类细分需求应用,是不是可以认为基本覆盖了准车主和车主全部群体?即使有差距,估计也不大了。比如说驾考,两家用户数累加去重,应该基本全面覆盖了中国的驾校和靠驾照人群。我想表达的意思,是依靠对这么垂直细小的需求的满足,依靠对移动应用开发和分发的经验技术渠道把握,在很短的时间,靠很小的团队,实现了对这么大规模、含金量也巨大的用户群体精准覆盖,不能不说是个小小的奇迹,同时也是这类不算大的工具应用被风险投资市场估值数亿的原因吧。

    二、看看需求被满足的过程

    就车主而言,考驾照是阶段性高频需求,查违章是持续性低频应用,导航算是车主服务中的高频应用。这三类差异性需求,是如何在移动端上被发现、捕捉和满足的呢?事实上,最初这类需求需要被用移动应用的方式满足吗?

    1)对于准备买车、开车的人而言,上驾校是强需求,相关应用是阶段性高频次,通过了即不再使用。在移动终端上操作的便利度确实最高,甚至连时间场景都被设计好(驾校等待时间段)。典型用户——准车主,典型场景——驾校等待周期内。

    2)导航、查违章、道路救援和维修保养是车主强需求。就违章查询这个需求的解决而言,从前无论是PC网页网站的查询,还是移动运营商提供的SP产品,都没能全部满足,或很好满足,或在准确率上有极大提升空间。因此,这么小的切口,实际上满足起来的难度并不小,一是极高的准确度,二是对于误差的24小时监测解决,三是覆盖足够多足够细的区域。(我选择测试的车,实在太遵纪守法了,无法体现惊人的效果,我见过查询结果吓死车主的结果,数十条无意识超速、乱停的记录)。

    3)以车轮查违章为例,为什么用户短时间内快速上到近4000万规模?除了产品满足用户需求这个基础外,深度开发合作嵌入,比如成为百度和高德地图内部的查违章接口,看来除常规手段外,这是核心办法。否则仅仅完成A轮的小团队资金力量,不足以在渠道大规模投入资金来实现下载安装。这部分的经验估计有待进一步研究了解,冰山下应该有不少东西。

      4)我们能得到什么启发?不管高频低频,首选必须是用户强需求;其次,小切口,高满足,其实是聚集大规模用户的基础;再次,充分开放合作,也是发展的核心办法;最后,在小切口工具满足需求的领域掘金,其实是性价比相对高的,且竞争度并不高,巨头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特别明显的优势产品。

    三、想想如何商业变现

    除了常规的作为行业广告,也就是其他移动应用下载的推广渠道外(也是合作换量方法),目前看起来还是常规的展示和效果广告为主要商业变现方式。

    作为最大规模也是最精确准车主(一次购车)、车主(二次购车)的阵地,这些车主Apps的首页开屏广告价值,核心广告位的展示广告价值不容置疑;其次,以报名试驾为核心的效果广告似乎都已经尝试起来;第三,植入和其他创新的独特合作,似乎也可以不断创想,比如和驾考宝典的科目考试内容结合,把所有试题涉及车辆图标、文字信息置换成某款车,变成制定车型驾考宝典,也是容易想到的方式。

    对于主机厂而言,在移动端做营销,除了社交阵地内容营销以外(也可以考虑在车主Apps上开展),就展示和效果广告,除了超级Apps阵营外,就是汽车之家易车这类汽车垂直,或部分垂直大媒(新闻客户端)。事实上,车主Apps也是第三类主要阵地。价值不容忽视。

    车轮考驾照,和国内主要的汽车媒体易车的“入口式”合作,也就是说把易车的主力移动应用“汽车报价大全”整体嵌入车轮考驾照,用户可以直接在上面挑选车型、比价乃至直接询问经销商。据说,这样的合作,每天给易车带去至少3000个购车意向。这样的思路,可以触类旁通假设上汽的“车享网”这么合作可以不可以?某个主机厂,品牌门类多的,官网是有直接客服一对一服务的,可不可以排他合作?

    其实移动应用,如果不能用户付费(下载收费,虚拟增值收费),就是企业付费(广告,电子商务),没有更多路径。往下想,恐怕就是针对汽车后市场的O2O了。这个下面再说。

    四、工具向社区、O2O转型?

    对于移动应用,工具类的太单薄了,各家都在选择转型。比如墨迹天气转硬件,唱吧转线下KTV,等等。但也许不是所有的工具都适合转社区,或者说如果工具能得到合适价值的变现,也并不要转。

    这是车轮团队阐述自己对于工具转型社区的思考方向。其实,思考这个转型思路的不在少数。大致是对的,但是艰难的。大众点评积十年之功,如果想转社交,都极度困难。也许一开始基因就既定了。最终也只好和社交和社区合并。更细小的领域可能吗?或者一开始就以工具为切口,社交为核心的呢?比如同样美食点评,美国的YELP社交属性就更强。

    一切都还得回到上面一节的话题,如何获得更大的价值变现?工具能够得到合理的变现吗?

    这是车轮团队思考通过社区,通过用户数据分析,实现连接O2O的价值变现方向。说到底,是不是还是广告和服务电子商务的延伸?工具也罢,社区也罢,入口也罢,最终还是运营用户出来的综合价值变现。

    简单剖析车轮、木仓团队开发的车主Apps群,应该能给其他聚焦垂直应用的小伙伴一点思考。回到根本,还是给予用户的价值以及因为用户产生的价值吧。

    (感谢车轮创始人吴峰、关勇,大部分观点、分析借鉴他俩)

      --------------------------------------------------------------------------------

    本文作者黄维,为移动营销服务公司巨流无线创始人,董事长。


  • 关键字: 车主App市场
  •    责任编辑:liujuan
  • 延伸阅读!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