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3月5日,ATM汽车科技媒体联盟(微信公众号:autotechmedia)的几位成员参加了成员之一——《汽车之友》组织的“自动驾驶”汽车对比测试活动,ATM成员在京津高速上对宝马5系、奔驰S、英菲尼迪Q50以及奥迪A6L的准自动驾驶功能进行深度测评。
从“自动驾驶”这个概念看,ATM成员所进行的这个测试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具深度的。忘掉排量、忘掉加速性能、忘掉转向精度、忘掉内饰工艺这些老掉牙的测量性能标准吧,这次我们只关注车辆的从A到B位置移动的安全和智能化程度,这才是我们驾驶车辆的基本诉求。
汽车改变评测模式
过去100年汽车媒体对发动机排量、推背感、底盘舒适性、转向精度的诉求,在智能汽车时代,这些都是不再是与生俱来的,通过车辆智能操作系统,这些原本我们作为测评标准的概念都是可调整的。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功能性汽车不同品牌车型之间的物理性能差异已经非常小。到了电动时代,这种差异甚至会基本消失——比亚迪的秦靠更小的排量能够与奔驰S比拼百公里加速能力。
当车辆的物理硬件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情况下,翻看汽车媒体的测评标准,我们却无一例外地发现,车评八股文仍然和100年前的媒体同行没有本质差别——排量、功率、扭矩、油耗、内外饰工艺、舒适性、转向精度……虽然每款车的测评内容不同,但只是上述测评标准的不同排列组合而已。
在目前主机厂靠着公关市场体系组织的媒体和车主试驾模式看,一天甚至几个小时的试驾,已经根本无法让媒体和消费者理解一款智能汽车的真正精妙之处。在3月5日ATM成员进行4款车型自动驾驶性能测评时,仅仅是对其自适应巡航启停以及自适应转向的测试也花费了整整一天的时间,即使有测评表格在旁边,几位资深的汽车、科技媒体主编也会弄混淆这些车辆的功能操作细节。这还没有涉及更复杂的车辆操作系统个性化设置问题以及车联网系统。
对这些智能汽车而言,真正的卖点应该在这些智能化装备上,它们是让车主能够更安全、更舒适地从A移动到B,相比之下,我们原本看重的功率、扭矩、悬架只是手段,作为消费者,我只需要结果,只在乎用户体验,并不需要在乎制造商用什么手段满足我安全到达目的地的需求。
眼下绝大多数汽车记者在撰写车评的时候本末倒置,关注手段远远超过对目的的关注,用100年前的测评标准套在今天的智能汽车上,车主不买账是必然的。正因为如此,前段时间有人提出新车评运动打算“改良”目前的车评,我的点评是:真的需要车评吗?
我的答案是:或许很快就不再需要传统意义的车评。回到汽车测评的本质,它是消费者教育的工具,对于不懂车辆基本性能的消费者,媒体撰写测评报告是为了帮助消费者在诸多车型中找到需要的那款。但随着更多消费者购买第二辆车,传统的车评已经没有太大意义,多数二次购车的消费者很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一款什么车,并不需要阅读试驾报告,事实上,获得试驾车比阅读立场可疑的试驾报告还要可靠。
一些新的理解
随着整车电商时代到来,整车产品在电商平台的产品说明将逐步摆脱静态广告模式,产品的电商说明页面本身就将变成媒体,电商的运营团队将需要雇佣专业编辑围绕这款产品的卖点为潜在消费者细心梳理,在那种背景下,王婆卖瓜式的说教是没有用的,更具有说服力的自我性能证明将更重要。可以想象,整车电商的产品说明将是未来车评家们的新战场——写的好不好,销量能说明问题!
话题还是回到3月5日的这次测试中来,作为科技媒体联盟的一员,这次试驾让我对宝马、奔驰、奥迪以及英菲尼迪的准自动驾驶技术有了全新理解。
全新推出的英菲尼迪Q50是4款车中最智能的,也最接近“自动驾驶”这个概念。其触屏体验虽然一般,但至少与智能手机使用体验接近了。奔驰S的智能仪表以及自适应驾驶的体验可能需要宝马、奥迪再用一代车型的时间来追赶。从整体体验看,在道路识别方面,4款车都存在检测双侧白线不够灵敏的问题,在自适应逻辑上也彼此不同,这些逻辑判断的不同对于用户体验有很大影响,ATM其他同仁对这些有更专业分析。
我相信随着更多智能汽车推出,如果还需要试驾报告的话,汽车媒体记者应当更多关注最具差异的汽车智能设计。未来的整车电商一定会对产品说明有更个性化的内容需求,虽然媒体对试驾报告的需求会降低,但电商的需求会增加,大家都不会失业——不专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