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选择免费? - 调查与观点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为什么要选择免费?

    2013-01-06 11:24:02 来源:智能交通管理杂志11月刊 作者:文/董海龙 评论:
    分享到:

      自Telematics09年登陆中国以来,对商业模式的探讨就不曾停息过,免费模式还是收费模式?但到现在为止,对终端免费已经成为主流,丰田、通用、日产等车厂莫不是如此,就连宝马也宣布T服务免费,且比上述车厂更进一步,免费三年。

    也许你会说,T服务是智能交通领域较为市场化的一个领域,不足为奇。

    那ETC和车载电子标签呢?这个领域是政府主导型的,却也相继出现了这一模式。

    南京的环保电子标签,自2011年3月开始,给车主免费安装;武汉市的路桥收费ETC标签,2011年,免费。

    也许是示范效应在前,也许是为了响应交通运输部要求加大力度推广ETC使用的要求,重庆、北京两市的ETC相继宣布免费发送数十万电子标签。

    9月初,重庆高速公路集团有限公司与建行重庆市分行、农行重庆市分行签订协议:两年内,建行重庆市分行、农行重庆市分行,将各向用户免费赠送10万台OBU。这是国内首次不加任何附加条件免费向用户赠送OBU。用户只需在上述任一家银行办理ETC业务,设立通行费缴纳账户,签订三方协议,即可免费获取一台OBU。

    几乎在同时,华夏银行北京分行与北京环交所联合推出免费赠送ETC电子标签活动,10万个电子设备将派发给老旧机动车更新车辆。

    我们回过头来看这些"免费",可以很轻易的发现,由政府主导的免费模式,其免费的最直接目的就是为了迅速的实现某一政策目标,以武汉为典型,其成本由财政买单。当然,其收益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堵住路桥收费漏洞、提高交通管理效率、提升交通文明等方面,已经达到甚至超过预期。

    南京的环保电子标签,其最终目的同样是为了服务交通管理,只是在推广的时候借了另一套宣传口径,从而避免激烈的舆论反对和民间抗议。看看南京的成绩,自2011年3月至2011年12月31日,南京总计免费发放50万张环保电子卡,2012年6月,南京以机动车环保标志电子卡为基础建立的"交通在线"投入试运营。而现在,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车辆智能卡(环保标志电子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南京市车辆免费安装智能卡,并保修6年。这一办法自2012年9月10日起施行。

    这是对免费模式的进一步升级,因而保证了整个系统更好的支撑循环下去。

    与工业制造一样,服务业同样具有规模效应,如电子标签和ETC的推广。北京ETC速通卡运行多年,但截至9月,整个速通卡用户也不过35万,每天扣款次数才4万笔。要知道北京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突破了500万,而ETC的用户不到其十四分之一。即便加上华夏银行的这10万,也只有45万,离十分之一都有不小差距。

    政府对于免费模式自然是欢迎的,既减轻了财政压力,同时又推动了民生工程,完成了任务,同时规模效应形成以后,还可以借助庞大的数据完成其他想要做的事情。如南京所提供的"交通在线"网站的交通信息服务,武汉今年推行的停车场联网收费等。以后的电子标签或许会承担更多的管理任务,现在的运营就是为以后的管理更为方便和轻松。

    所以,我们可以说,任何免费模式,数据才是最终的根本。

    就整个国内的ETC使用情况而言,ETC还需要加大持续的推广和政策优惠,一套OBU三四百元,本身就给推广设置了不低的门槛。与银行、保险公司合作,免费或折价提供OBU,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模式。

    当然,银行和保险公司也都不是做慈善事业的,他们自然有他们的利益诉求。华夏银行此次独立支撑10万套速通卡,按统一定价来算,需要4000万的成本,赔本的生意自然不会做。也许和政府搞好关系是其中考虑之一,但最重要的,还是进入这个结算网络的车和车主。数量庞大的车主是较为优质的客户,银行和保险公司可以据此专门推出一些特质服务,借此获取利益。

    至于Telematics行业免费的原因,和由政府主导的ETC和车载电子标签又不同,这个领域的免费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服务车厂、主机厂商、图商,T服务暂时还只是提升汽车、主机、地图销售的一个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整个交通领域的免费模式都有"管理"这一因素参与其中,不管是ETC还是Telematics,只是政府所涉入的力度大小不同而已。任何免费模式的背后,都需要"规模效应",这也决定了,在交通领域,主导这一模式的,只能是省市一级的管理部门,或者全国范围内运营的服务商,没有规模效应,免费模式就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在以后的智能交通行业,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免费,但请你记住,天下不会有免费的午餐。你懂的,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 关键字: T服务 ETC 电子标签 免费模式
  •    责任编辑:智能交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