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哥伦布登上圣萨尔瓦多岛的520年之后,全球科技巨头们正在集结人马,准备向数字地球的“新大陆”进发,已经扬帆起航的船队包括苹果、谷歌、微软、腾讯、百度……这些互联网时代的霸主认为,那里才是未来的财富之地。
苹果在移动平台操作系统iOS6中抛弃谷歌,推出自己的地图产品,标志着巨头们的争夺已经正面开始。在过去几年中,微软、谷歌、诺基亚等科技界巨头一直没有停止对地图的探究。虽然在PC互联网时代,本地搜索模式开启了地图的商业化之路,但是,线上行为货币化难以令地图发挥巨大的商业效应。
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则全然不同,线下行为与手机、平板电脑进行结合之后,产生了一个重要信息:你的位置。基于地理位置信息,地图上可能包含这一个人的衣食住行等大部分消费行为。比如在你给心仪的女孩发信息相约晚上一起看电影的那一刻后,智能手机立即尝试通过这短短的一句话为你准备更多:查找最近的电影院、推荐合适的影片甚至告诉你别人打了几颗星、预订座位、提醒你今晚路面的拥堵情况需要提前多久出门、寻找车?位。
通过数字地图将人与位置,再进一步与商业相连,这正是苹果们想要抵达的“新大陆”。在对那片土地的美好设想中,其能为商业带来的改变或许会达到“社交网络”级别。
爆发点
PPTV网络电视CEO陶闯的另一重身份是国际数字地球学会执行董事和GlobalEarth地理信息产业基金创始人。十年前,已经成为加拿大国家首席研究教授的陶在多伦多创办了商用网络化三维地图系统GlobeView和拥有全球专利的单张像片三维重建技术SilverEye“银眼”软件。这项技术比GoogleEarth早了近三年。2005年,GeoTango被微软看中并收购,陶也参与了微软虚拟地球事业部的创立,这就是后来微软的bing(必应)地图。
巨头们在地图上的争夺颇有些像大富翁游戏:越早“置地”,越有可能在未来迎来机遇。陶闯告诉《环球企业家》,2005年左右,微软在地图领域酝酿了极大的野心,不惜投入重金购买测绘数据。除了GeoTango,此后还收购了三家著名地图公司。而当时,微软制作的虚拟地球(VirtualEarth)已经非常漂亮,技术领先于谷歌,成为全球第一家做街景和三维城市的公司,在全球企业市场拿到了70%的份额,成为微软在线服务部最有竞争力的主打品牌之一。通过地面车载、飞机拍照,自动回传照片,几年时间里,微软在全球500多个城市打造了三维模型—而迄今为止苹果3Dfly-over的这一数量只有十几?个。
不过,最早在地图布局的微软却因为和诺基亚的合作错失了成为最大的地图商的机会。2008年前后,微软和当时全球最大的手机厂商诺基亚达成战略合作布局移动。此前一年,诺基亚以超过8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地理信息系统公司Navteq(Navteq也是谷歌地图数据提供者)。达成合作后,微软逐步减少了对地图业务的投入,开始依赖诺基亚的地图。近年来,在手机终端市场大跌跟头的诺基亚似乎脱离了极客们的视野,而这个过程中以谷歌为代表的Googlemaps却大放异彩,在三维、街景甚至室内地图业务上开创了更多可能。
这是谷歌地图的发展路径:2005年6月,GoogleMaps覆盖范围从美国、英国及加拿大扩大至全球;一年后,谷歌将地图业务延伸到移动端,率先让不具备GPS的手机获得了导航能力;2010年11月,新版谷歌地图整合了街景和3D技术;此后的2011年8月,又增加了语音搜索功能;之后,谷歌更是将更多服务添加到地图平台,包括允许用户360度观看店铺内部;针对移动设备在全球近500个城市推出公交选择列表;今年赶在苹果WWDC大会前发布的“下一个维度的谷歌地图”,则推出三项新功能:3D地图、离线访问以及街景服务拓展。
谷歌基于地理位置打造的庞大数据库让苹果感到了危机感。虽然人们对苹果iOs6放弃谷歌地图有两个说法,一是谷歌不愿向苹果许可Android手机中流行的逐向导航服务(Turn-By-Turn)以及语音服务,另一说是谷歌垄断了终端的用户信息。但无论如何,结果都十分明显:基于地图的大数据和基于位置的服务正在成为移动互联网的角逐焦点。而事实上,早在三年前,苹果的地图计划就已经开始了。
这正如陶闯的分析,移动互联网背景下地图服务商的思路有二:一是提供位置云服务,大型互联网公司如微软、谷歌、百度、腾讯,通过多样化方式提供的地图平台,开放的API允许更多开发者的接入和调用。二是基于地图打造垂直的O2O模式,无论foursquare、大众点评,亦或是乘车、看病、购物??基于地理位置的线上到线下服务将成为未来的大势所趋。
如此看来,在智能手机领域遭遇重挫的诺基亚倒是有可能在地图储备上尝到一丝甘甜。近年来,诺基亚投入了数以百万计美金,雇佣了成千上万的地图绘制者不断打磨地图,并通过自有手机的优势进行深度开发。在诺基亚最新的Lumia920和Lumia820智能手机广告中,搭载了CityLens的新定位功能就得到力推。
诺基亚定位和商务部门主管迈克尔·哈勃表示,使用诺基亚定位服务的用户数每天都在增加,地图产品的日交易额从去年的数千万美元增长至两年后的数十亿美元。近来与科技大颚们频频合作更展开了诺基亚地图的商业化畅想:与甲骨文达成合作,后者庞大的企业用户将诺基亚地图服务拓展到更多渠道;与Groupon和Amazon达成合作则加强了B2C尝试。这样的成绩让一度颓败的诺基亚焕发了新活力,今年第二季度,诺基亚定位和商务部门营收达2.83亿欧元,诺基亚将其中的81%全部都投入到地图产品研发中。哈勃表示,诺基亚要成为“全球领先的定位云企业”。
数据挖掘
马化腾在今年9月的移动互联网大会上公布,当月手机QQ和微信用户每天对LBS调用次数达到7亿次—平均中国一半人口每天开启一次位置服务。而腾讯地图平台部高级工程师周康告诉《环球企业家》,这个数字在今年5月还是5000万;预计在年底则可达到15亿。
来自互联网调研机构PewresearchCenter的数据则显示了美国的情况,截至今年年初,74%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正在使用手机获取基于位置的实时信息,1/5用户使用foursquare等位置服务,18%用户在使用地理社交服?务。
支持用户亿次位置调用服务的背后是庞大的数据库积累。周康告诉《环球企业家》:“腾讯地图平台去年开始立项街景服务,现在全球定位数据遍布除非洲外的其他大洲,Wifi超过1.5亿,Cell(基站)超过2000万,覆盖线路超过10万公里,同时还在快速增长中。”由于终端的存储能力有限,腾讯还正在尝试在云端完成数据处理,在客户端上呈现。
在地图上深耕多年的谷歌有更丰富的经验与海量数据。2008年,谷歌出资发射了达到0.41米分辨率的GeoEye-1卫星,使人们能够轻易识别出球场里放置的盘子,或是城市街道下水道有几个孔。与此同时,数万小时人工开发服务也在进行。如今,谷歌街景地图汽车已经行驶了500万英里。和谷歌略有不同的是,诺基亚地图选择和UPS联邦快递等物流公司的合作—每年行驶里程数十亿英里可以为之带来巨大的数据储备。
一端是大公司们数据库积累的厚积薄发,另一方面则是如何“驾驭”和“玩转”这个数据库。
今年6月,苹果透露了自家地图整合添加Foursquare位置信息的服务,未来用户进行位置标记时,不再需要切换多款应用即享受一体化的位置、就餐信息。而此前谷歌地图通过API则可以读取用户在Google+上公开的数据,将位置服务与社交紧密结合。
国内互联网地图服务商也通过开放API加紧了在地图上的圈地运动,从前年开始,百度地图、搜狗地图、腾讯地图先后免费开放了地图API接口,第三方网站可直接获取数据信息,完成含有功能丰富的地理位置或生活信息服务二次开发。
无限可能
进入微软第十届创新杯项目的三人团队Greenway想做的是“交通拥堵终结者”。他们开发的移动APP是一个智能逐圈监测的导航系统和基于云的路径选择和跟踪服务。它可以确保司机尽可能有效率地在路上驰骋,而不是被卡在拥堵上。为此团队建立了一个算法持续检测车的方位,为车主尽可能有效率地进行路径选择服务,同时也将其他车的行驶信息记录下来。Greenway的团队表示,在理想状态下,他们的APP可以在车流繁忙时段为用户节省一半的驾驶时间。
腾讯也是实时信息服务的推动者。为了帮助用户了解城市路况、交通管制信息以及拥堵情况,腾讯和公交集团建立合作,将在近期推出相关移动服务。
相对于在应用开发上具有技术优势的互联网公司,本身坐拥庞大数据系统的传统地图商们不愿将这块蛋糕拱手相让。在国内,以高德和四维图新为代表的传统图商正在亲身试水互联网地图市场。对此高德提出了“用互联网的方式做地图”的口号,打造一个基于LBS的开放的平台,支撑四个端口,包括PC、移动终端、汽车端口,以及未来的智能电视。“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位置门户的概念。”高德CEO成从武说。
同为国内地图数据上市公司的四维图新也开发了几款移动APP。旗下世纪高通新业务部产品总监董杉介绍,“路况交通眼”应用可为用户提供路况实时信息、“轻松打车”则着眼于服务城市打车难易程度,此外“实时车位”则担当起为用户寻找停车场的重任。四维还与北京交委、上海交通信息中心合作,打造了“北京版路况交通?眼”。
董杉告诉《环球企业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图商的商业模式正在悄然改变,从过去来看,主要合作是车厂的前装、后装;还有就是百度、图吧、诺基亚等B2B端合作。如今B2C则成为一种趋势。虽然直接面对终端客户并不会快速得到商业回报,但是这种尝试十分必要,同时也是更好服务B2B客户的需要。
“从移动互联网本身的属性而言,最大商机并不是互联网的平移。如果说互联网是把地域的界限打破,是‘去位置化”的服务;移动互联网则偏偏强调了位置的重要性。其核心就是跟踪用户的线下行为,然后把这种行为货币化。”陶闯对《环球企业家》说。现在,基于地图的位置服务效应已经不局限于导航应用,基于O2O的线下行为会有更大价值,比如找车站、茶馆、买花、订票,商业机会五花八门,可以满足人们24小时的生活服务。
陶闯认为,地图本身不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而是作为两个维度:一个是时间、一个是位置。例如你说“晚上吃个饭”,时间和位置信息就已经嵌入了这个信息,而更大的价值是基于位置的行为分析。这个商机是变革式的新蓝海。
除了基于地图信息的导航和基于LBS的O2O以外,曾以汽车厂商为主导的Telematics车载信息化系统也正在成为移动地图数据的受益者。对Telematics来说,其服务主要涵盖导航、远程安全防护、资讯、娱乐、社交(车友位置分享、群组通话)等。传统Telematics由于横跨多个产业链,整合难度大,开发和运营成本高,使得汽车生态链基因很难适应信息化服务领域,因此长期叫好不叫座。现在,智能手机连接车载终端的Connected模式将可能引爆用户量的快速增长。“偏重资讯、娱乐和社交功能的Connected将由移动互联网生态链主导,而基于位置的手机和汽车的结合,将带动商业模式的创新。”北京龙图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钢博士认为,Connected使两个原本风马牛不相及的生态链出现交集,甚至原来不属于车载功能的行人导航和公交换乘信息也被纳入Connected服务范围,因为车主下车后仍然可以使用手机接受服务。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苗前军博士则提出了基于地图、地理位置服务的更多可能:“移动市场要找到刚性需求。小孩和老人‘两头’将成为地图商服务的主要群体。特别对于中国两个多亿60岁以上人口的老龄群体,如果把位置服务添加到终端上,即使老人不在身边,血压、心脏、在什么位置,这些信息都将通过终端获取。”
大赢家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纪元,谁将成为未来地图的大赢家?拿世界几家地图巨头来看,拥有搜索平台、生态系统和社交服务Google+的谷歌地图具备天时地利,自动驾驶汽车和增强现实的眼镜则让其基于位置的服务更进极致。不过,尚处起步期的苹果也不会善罢甘休,凭借追求极致的精神,以及与siri语音的集合和强大的生态系统开发链,将大力追赶谷歌。而地图革命对于诺基亚来说也是重生的机遇,不过,想要做到真正的商业化则还需落地的O2O模式。“任何行业发展都需要一段时间去培养,教育市场、联系客户、建立商机、资本投入必不可少。”陶闯说。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测算,去年预测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总产值700亿元,2020年预计将达到4000亿以上。苗前军告诉《环球企业家》,无论从全球还是我国来看,基于地图导航和位置服务都是最具有增长潜力的产业。
不过,相比于国外地图数据采集的商业化,国内地图产业受到的限制还较多,牌照的发放、审核较严格。举例来说,国外的地图数据是监测和用户实时信息反馈结合的,因此数据矫正更为及时和准确,而中国地图数据是授权单位的监测,不可能更新那么快。
四维图新API及广告业务部总经理安涛还有另一个忧虑,他告诉《环球企业家》,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一个显著的变化是用户可以获得免费的地图和导航服务,导致地图和导航服务提供商面临地图数据的成本压力,从而不愿支付符合地图采集成本的地图使用许可费用。传统数据采集提供商将面临收入下降的压力,而这部分收入只能也必须通过其他手段如位置广告来获得。但这对各个地图厂商而言都是个巨大挑战。
不过安涛坦言移动互联网对所有IT从业者都是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洗牌机会。机遇在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有地图商都是初学者,地图数据的提供方式、地图及导航应用方式、位置信息的传递方式都将产生巨大改变,商业模式也有待拓展。地图和导航不再是独立的服务和应用,而是转变成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基础能力。
“我认为基于地图最大的赢家还是互联网公司,在经历社区、社交、视频、电商之后,基于位置的O2O将成为爆发点,是颠覆性的行为,由此会诞生巨头公司。”陶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