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全国公安厅局长会议精神,按照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会议、全国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现场会、全国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部署和《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要求,为进一步推进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勤务机制改革,制定如下意见。
一、 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建设交通强国、科技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重大部署,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勤务机制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切实解决勤务管控效能不高、信息化水平不够、指挥调度不科学、考核机制不健全的问题,不断提升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标
建立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感知、预警、研判、指挥、调度、联动、监督、考核高效顺畅衔接的勤务运行机制,构建“情、指、勤、督”四位一体勤务体系,推动勤务科学化、扁平化、实战化,不断提高勤务的主动性、精确性、实效性,努力提升城市道路交通治理能力水平的现代化。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健全预警研判机制
坚持情报主导警务、信息引领警务,深化科技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推动信息共享融合,实现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
1、推进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加大交通数据采集系统建设力度,提高道路高清监控、智能卡口、流量监测、事件检测、交通执法等设施密度,积极共享其他部门视频资源,实现重点区域、重点路段、重要节点全覆盖。综合运用感应线圈、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等多种方式采集交通流数据,构建交通流动态采集感知系统,实现数据自动采集、自动上传、自动汇总。
2、推进部门信息共享融合。结合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推进公安系统内部各警种信息系统的关联,并积极推进与交通、住建、工信、保险等部门和互联网企业的信息系统对接,共享城市规划、道路设施、车辆生产、车辆营运、交通运行等数据资源,打破“信息孤岛”,建设城市“交通大脑”。
3、健全勤务分析研判机制。健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分析研判机制,建立交通管理大数据综合分析研判平台,实时采集、加工、分析、挖掘、研判交通“大数据”,实行“时预警、日研判、周分析、月会商”工作模式,解析城市交通运行规律,掌握交通堵点乱点分布,掌控重点车辆违法情况,全维感知、自动识别、及时预警交通风险,实现交通管理情报制导、精确打击、精准防控。
(二)建立健全勤务指挥机制
以指挥中心为龙头,整合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勤务监督等机构,搭建“统一指挥、上下联动、一体运作、精准高效”的指挥体系,实现警情数据一个系统整合、指挥调度一张图上作业、应急处置一体联动运作。
4、推进指挥集成化。建设完善交通管理集成指挥调度平台,整合集成视频监控、信号控制、设施管理、事件采集、分析研判、信息发布、警力定位、警情管理等系统,把各类系统、各种信息、各样数据都汇集、聚集到指挥中心、呈现在大屏幕上,建成“集成全部资源、实时动态呈现、预测预知预警”的指挥平台,对各种交通要素进行实时监测、分析、研判,对各种交通警情进行实时预测、预警、预防,并根据警情精确指挥路面民警实时拦截、检查、处置。
5、推进指挥专业化。健全完善勤务指挥制度,细化工作流程,量化工作标准,规范接警、巡查、指挥、调度各个环节,做到指挥调度标准化、流程化、专业化。完善警情处置预案,针对交通拥堵、交通事故、自然灾害、恶劣天气等各种警情,制定应急处置预案,明确部门职责任务,细化应急处置流程。建立指挥长制度,通过选调民警、外派培训、院校定向培养等方式,把专业人才充实到指挥中心,不断提高指挥调度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6、推进指挥扁平化。依托现有行政机构层级框架,完善支队、大队、中队三级指挥调度机制,健全支队交通指挥中心、大队指挥室、中队调度室,实行扁平指挥,优化指挥模式,简化指挥流程,最大化减少“接警”到“出警”指挥层级和中间环节,各级指挥中心紧急情况可以直接“点对点”指挥调度路面民警、就近派警,形成“情指融合、情勤对接”的指挥作战体系。
(三)建立健全路面勤务机制
紧盯路面主战场,实行警种、部门联勤联动,区域、线路联防联控,实现城市道路“点、线、面”全方位、立体化、网格化、无盲区管控。
7、全面推行责任区勤务。建立路面管控责任制,探索实施“路长制”和“网格化”综合勤务,划定路面责任区,把每条道路管理的责任承包给每一个大队、每一个中队、每一个岗组、每一名民警,细化职责、明确任务,定人、定岗、定责,把交通管理基层基础工作和路面管控责任落实落细落具体。
8、全面推行部门联动勤务。在城市缓堵综合协调机制框架内,积极协调推动建立部门、警种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健全城市综合执法协作机制,密切协同规划、建设、交通、城管等部门,联合开展巡逻执法,联合治理城市交通突出问题。积极推动建立健全“全警管交通”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属地公安分局、派出所、巡警队人熟地熟的优势,推行警种协同、职能互补、联勤联动的勤务模式,推动全警共治交通难题顽症,共同维护良好交通和治安秩序。
9、全面推行分级分类勤务。准确把握道路交通特点,根据不同警情,科学设定等级勤务、分类勤务等不同勤务模式,最大限度提升用警效能和管理覆盖面。全面推行网上网下联动勤务模式,充分运用视频监控系统,实行网上勤务、视频巡逻、定点执勤、路面巡控相结合的互动勤务机制。大力推行机动化勤务,通过结合实际组建“铁骑”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有条件的地区要探索引入无人机开展巡逻、地空联动,确保快速发现、快速响应、快速处置警情。要精细优化勤务交通,严格遵守勤务等级有关规定,最大限度缩小管控范围和缩短管控时间,确保勤务交通与社会交通和谐运转。
(四)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
坚持以考促管、以考督管,完善勤务绩效考核监管制度,推动民警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提升路面见警率、管事率、现场执法率。
10、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勤务考核制度,建立健全信息化、智能化加现场考评的考核机制。完善勤务工作责任体系和标准,研发民警绩效考核信息系统,建立民警足迹档案,采取“定性+定量”的考核方式,通过科学评价道路通行秩序、违法查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情况,对各警队、各民警勤务效果定期进行评估,综合分析测算民警工作绩效优劣和勤务运行整体效能高低,以考促管,以考督管,推动勤务落实到位。
11、强化执法监督。建立健全交警执勤执法监管系统,运用物联网技术,依托警务通、执法记录仪、数字对讲机、酒精测试仪、巡逻摩托车等执法装备,将民警的巡逻轨迹、执勤执法情况实时回传指挥中心,对民警执勤执法进行全程监督,对民警在岗履职情况进行实时监管,依据在岗时长、执法总量、巡逻里程、处警效率、主动勤务等内容建立积分模型,对民警进行数字化考核。
12、严格勤务责任。建立勤务责任倒查机制,加强对巡逻、接警、指挥、出警、处置等警务活动过程的督导,督促民警依法按规履职尽责,对存在工作失职渎职、勤务责任不落实的,一律严格倒查责任;对勤务工作制度不健全的,及时修改完善,堵塞漏洞。要将勤务考核与民警的表彰奖励、提拔任用挂钩,做到奖优罚劣,激励先进。
四、工作要求
(一)强力组织推动。各地要把推进勤务机制改革作为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工作方案,每月进行调度,每月通报进展。上半年,36个大城市要全部启动现代化勤务机制改革工作,明确改革目标、内容、方向、路径;年底,要基本建立“情、指、勤、督”一体化现代勤务机制框架;明年上半年,其他地级市要基本建立“情、指、勤、督”一体化现代警务机制。
(二)精心统筹谋划。各地要抓住实施《“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规划》和《城市道路交通文明畅通提升行动计划(2017--2020)》等有利机遇,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资金保障和项目支撑,努力把勤务改革列为政府重点建设工程,整体统筹推进。
(三)细化任务措施。各地要实行项目式管理,对建设任务逐项进行分解、逐一作出安排,制定路线图,列出时间表,列明责任人,列清完成时限,定期进行督办,逐项进行销账,确保有序推进、按期完成。
(四)坚持以战促建。各地要坚持实战引领、以战促建,将勤务机制改革与交通秩序整治相结合,通过勤务机制改革提升路面打防管控水平,通过交通秩序整治检验建设成效,不断优化改进情报研判、指挥调度、勤务管理、考核监督等方面的具体职责和工作流程,不断提高勤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