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6日,青岛市交通运输委、青岛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单位编制的《青岛市公交线路优化导则》(以下简称《导则》)正式发布,实施日期为2017年7月1日,《导则》是山东省首个公交线路优化的地方标准规范。《导则》的制定、发布与实施,将使青岛市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形成规则准绳,确保公交线网更加经济集约、便捷高效。《导则》必将引领青岛市逐步提高公交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适应市民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对青岛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战略、打造国际化创新型城市也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内容为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对于《导则》的解读,重点解读了《导则》规定的内容和适用范围,公交线网规划理念等内容。
1、《青岛市公交线路优化导则》(以下简称《导则》)的编制目的是什么?对青岛市公交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为落实青岛市创建国家公交都市战略、为市民提供高效、便捷的公交出行服务,适应市民多样化的公交出行需求,增强公交服务的竞争力和吸引力,以社会能承受、财政可支撑、企业可持续、民众得实惠为前提,制定本导则。
《导则》的制定、实施的意义在于使得青岛市公交线网的优化调整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形成规则准绳,确保公交线网调整更加经济集约、便捷高效。落实《导则》要求,对线路优化起到理论支撑的作用,为下一步的线路优化提供依据,对促进青岛交通和谐健康发展、打造青岛标准和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有着重要意义。
2、《导则》主要规定了哪些内容?适用范围是哪些?
答:《导则》适用于青岛市中心城区常规公交线路的新增、调整、取消工作,确定了公交线路形态、运营要求、线网关系、实施条件、管理机制等内容,其他县(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对本区域内公交线路的优化可参照实施。
3、《导则》体现了哪些先进的公交线网规划理念?
答 :本导则采用“分区、分层、分级”的单层次线网规划模式。根据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公交客流出行特征等青岛地方特点,将青岛市中心城区划分为市南市北区、李沧区、崂山中心区、城阳中心区、城阳西区、崂山风景区、黄岛区等7个公交服务区。此外,将公交线网划分为“快线、干线、支线”三个层级,快线以“长距离、大站距”为特征,服务长距离跨区出行,干线以“大运量、高频率”为特征,覆盖主要客流走廊,支线以“短距离、广覆盖”为特征,服务区内短距离出行及接驳服务。在此理念的指导下,指导青岛市公交线网结构向着层次清晰、功能明确、相关协调的目标发展。
4、《导则》的功能定位是什么?
答:《导则》是编制、审查、评审青岛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年度公交线网优化、公交热点改善等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青岛市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对公交线网优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审核和决策的依据。
5、《导则》编制的依据及参考有哪些?
答:本导则主要政策性参考文献有三个:(1)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2)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行动计划(2014-2016年)的通知》(青政发〔2014〕3号);(3)青岛市交通运输委员会、青岛市财政局、青岛市物价局《关于实施中心城区公共交通一小时换乘优惠的通知》(青交综运〔2016〕1号)。此外,还参考了《GB/T 5655-1985 城市公共交通常用名词术语》、《DB 3702/ FW JT 008 青岛市公共汽、电车服务质量规范》等9个国家标准、地方标准。
6、《导则》从编制到发布都经历了哪些环节?
答:2016年2月份编制单位对相关部门进行了调研,《导则》于2016年3月完成初稿文本的编写,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并几轮修改之后,于2016年5月在运管局网站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公示,期间收集到许多反馈意见。针对公众意见修改完善后,2016年12月召开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论证会。《导则》将于2017年6月1日颁布,7月1日开始实施。
7、《导则》是否考虑了与地铁的接驳衔接换乘优化?
答:在《导则》编制过程中,充分考虑到青岛已步入地铁跨越式发展时期,针对轨道线路的开通,需考虑启动周边现有线路的优化调整,以方便地铁周边居民接驳换乘地铁,扩大轨道交通的辐射范围,而与轨道交通走向重复多、客流竞争强的线路则酌情进行走向调整或取消,并对取消线路所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8、公交线网优化每次大概会有多少条线路调整?多久调整一次?
答:线网优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公交线网需不断适应城市的发展和居民出行行为的变化,不断的优化调整。《导则》将引导青岛市形成常态化、周期性的公交线网优化调整机制,采取逐批优化、滚动更新的策略,先易后难、存量为主、新增为辅、先中心后外围、逐步开展公交线网优化调整。《导则》推荐每年进行1-2次小范围的城市公交线网区域性优化,每3-5年进行一次较大范围的城市公交线网全域性优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