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流基地和商务配套体系。
3.实现现代服务业和农业智慧升级
培育一系列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示范应用,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农业产业化基地,推动现代服务业和农业现代化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全面推进现代物流建设。实现基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云计算等技术平台的新型物流云服务支撑基地建设;构建集物流、资金流、商流、信息流四“流”合一的智慧物流信息化支撑体系,实现全市统一物流公共信息服务,构建管理部门的可视化、可控化、可管理化的监督管理体系。推进泉州海、陆、空口岸信息系统互联,加强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等口岸查验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缩短通关时间,简化通关流程,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加快构建泉州港物流信息中心,促进菜鸟网络“中国智能骨干网”东南核心节点项目在泉州的落户和建设。
加快构建现代金融信息化服务体系。以推进泉州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为有力契机,实现金融主体、金融机构、合作机构之间的信息互联互通以及社会化分工协作;推进全市征信平台的建设,促进全市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信用标准体系的形成;构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完善银行卡消费服务功能,优化刷卡消费环境,扩大城乡居民用卡范围;推进跨领域、跨行业、跨网络的金融创新平台、多应用融合载体的建设,实现多渠道、全方位的移动金融服务。
打造智慧旅游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发挥泉州闽台文化、海丝文化、宗教文化等旅游资源优势,建设旅游信息资源数据平台,实现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景区、旅行社、酒店等一线涉旅单位的旅游运行情况进行及时、有效的监督和宏观管理;构建面向游客的统一在线服务门户,为游客在“食、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消费环节提供方便与及时的应用服务;建设一批依托高科技手段的文化展示平台,发挥文化对旅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加强智慧景区、智慧旅行社、智慧酒店等支撑系统建设,完善整体服务能力,推动产业发展。
积极构建智慧农业信息化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产品溯源平台、生产养殖环境监控平台,提升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建设农业灾害应急系统,提高对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建设农业公共信息平台,强化涉农信息资源整合,为相关涉农单位和个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农业信息服务。
推进海洋公共服务业发展。通过整合海洋信息资源并构建完善的海洋通信基础传输网络,加大海洋公用信息服务的社会化、产业化水平,为泉州打造“数字海洋”奠定坚实基础。完善海洋预警监测网络,建立海洋环境、灾害等监测数据的协同共享机制,提升对海洋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通过虚拟现实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泉州海洋文化的生动展示,拓展海洋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通道。通过建立和完善海洋科技成果产业化信息服务网络,加强对海洋科技成果、技术转让等信息资源的共享服务,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
4.推进新兴信息产业全面发展
积极推进新兴信息产业在泉州传统主导产业中的深化应用,推动以物联网、云计算、软件、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兴信息产业快速发展。
大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提升物联网技术研发能力,重点支持适用于物联网的新型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节点的研发;大力推进泉州物联网通信传输产业,实现重大科技专项产业化;推动发展安防智能等电子产品制造业发展;支持数字家庭智能终端研发及产业化;培育北斗卫星导航产业发展和应用推广;推进生产领域的企业生产流程监测、仓储物流管理、安全监测和公共服务领域的智慧交通、智慧安防、智慧医疗、智慧社区、智慧家居等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以示范应用带动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软件产业发展。引进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加快泉州软件园建设。强化软件核心技术研发能力,扶持大型工业软件的研发试点。推进行业信息化软件产业化发展,形成政府、金融、商贸、物流等行业信息化应用解决方案;推进工业软件产业化发展,形成成熟的适合泉州产业特点的工业软件应用解决方案。
推动信息服务业持续转型发展。完善信息技术服务支撑体系,重点建设“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基地,推进技术集成、技术咨询、技术外包等服务产业化发展;大力发展数字互动娱乐、数字媒体、数字出版、移动支付、位置服务、社交网络服务等基于网络的信息服务业;重点开发面向大众和企业的增值业务,促进网络增值服务业集聚发展;加速推进基于4G技术的新一代无线宽带网络及相关信息传输服务业,加快创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步伐。
积极探索发展云计算产业。加强云计算研发能力,加强研发虚拟化、分布式存储、海量数据分析处理等技术;推进云计算服务商业化运营,构建政务云、企业云和高性能计算云等应用,实现网络资源的集约建设、弹性扩展、动态分配和资源共享;积极加快中国国际信息技术(福建)产业园数据中心、联通云计算中心建设,使其具备国内一流的云计算服务能力,为本地大型企业提供云存储、云计算服务。
深入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推进微波移动通信、北斗导航等产业的发展,加快4G技术的研发和相关产品的产业化进程;加快数字视听产业技术升级,提升自主研发能力,实现数字化技术的转型发展。推动智能电子终端产品创新,支持研发智能手机、智能电视等智能终端产业化发展,促进终端与服务一体化;推动陶瓷电容器等新型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升级。
着力培育数字内容服务业。大力发展数字出版、互动新媒体、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促进动漫游戏、数字音乐、网络艺术品等数字文化内容的消费;加快工业设计、产品外形外观设计、工业模型与模具设计为主的工业数字设计产业化发展;加快包装设计、建筑装饰设计、广告和平面设计为主的视觉数字设计产业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基地建设,加强数字版权保护,完善数字内容技术、标准、传播、安全等服务支撑体系。
(四)提供便捷优质的民生服务
1.创新信息服务互动体系
组织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深入推进资源的整合利用,以服务共享促进需求方和服务方的汇聚,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面向公众的泉州城市公共信息互动服务体系。
打造智慧泉州智能门户服务平台。加快面向公众服务的智能门户服务平台建设,整合泉州市政府各单位的数据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构建市民主页;深化三维城市仿真技术的应用;整合社会保险、公积金、水费、电费、燃气费以及政务办理等多领域公共服务,推进服务一体化、个性化、便捷化、智能化。
推广公众信息服务终端。推广PC、移动终端、互动电视、大屏幕等信息终端的全面覆盖,在社区、学校、重点商业区域等推广民生信息服务终端的部署应用,并不断拓展自助服务终端承载的业务功能,加快实现快捷缴费、社区服务以及旅游出行、餐饮娱乐等多样化的服务应用,满足民众社会生活的多种应用需求。
2.提升城市发展文明水平
整合文教服务资源,促进教育和文化基础信息资源大众化、网络化,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充分利用和均衡配置。通过文教资源的塑造性、引导性和凝聚性,构建学习型、创新型城市,使得优质的文教服务能够更好的“吸引人、留住人、塑造人”,为全面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发展战略提供支撑。
全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加大电子书包建设和推广,建设完整覆盖课前、课中、课后、课外的学习过程体系,促进学校教育逐步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转变,真正建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教学从讲授式向研究探索式、合作学习式、自主学习式转变。
提升数字图书馆的深化建设。进一步深化数字图书馆建设,促进文教资源的传播和共享。加快整合各类图书教育资源,打造城市教育培训服务平台,为市民提供“后学校”时代的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构建终身学习的信息化服务环境。
打造虚实结合的文化传播服务平台。整合泉州宗教、闽台文化等特色资源,利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建设统一的文化推介平台,直观展现泉州历史人文底蕴,不断扩大泉州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独具泉州文化特色的“城市名片”。
3.促进生活保障体系建设
加快形成完善的社会安全和保障服务体系。全面推进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医疗卫生等民生幸福工程,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使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增强广大市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