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编号 | 项目名称 | 范围和主要技术内容 | 性质 | 制修订 | 代替标准 | 完成时间 | 技术归口单位 | 起草单位 | 备注 | |
5 | 20132781-T-348 |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 本标准主要规定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架构、指标分类、指标要素与评价方法。适用于对城市政府公共交通发展财政投入力度、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水平等评价,以及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建设、运营管理的效率评价,亦适用于相关社会团体、咨询机构对城市政府公共交通发展水平的评估分析。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 | 运输服务 |
6 | 20132782-T-348 |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 | 本标准主要规定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的术语和定义、服务总则、设施要求、车辆要求、运营组织要求、行车安全与服务、智能化管理与服务要求、企业机构设置与人员要求、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监督与投诉受理要求、安全隐患排查、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考核评价指标。 | 推荐 | 修订 | GB/T22484-2008 | 2014 |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运输服务 |
7 | 20132783-T-348 | 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规范 | 本标准主要规定城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类型、启动阈值、评价时间与范围、交通需求分析、交通影响程度判定、交通影响改善措施、交通影响评价报告编制要求等。适用于城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设项目。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等 | 运输服务 |
8 | 20132784-T-348 | 城市交通运行状况评价规范 | 本标准主要规定道路交通的路段、通道、区域和整体等不同设施层面交通运行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其中,道路交通运行评价将分为城市道路和公路联络线,并在路段层面、走廊层面、区域路网层面选取平均行程速度、平均行程时间指标、交通指数等进行评价,并分道路等级给出阈值划分标准。适用于对各层级交通运行状况进行跟踪评价。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等 | 运输服务 |
9 | 20132786-T-348 | 公交专用道设置条件 | 本标准主要规定设置公交专用道应具备的通用前提条件。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术语定义、公交专用道的分类、交通需求条件、道路运行条件、道路设施条件。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 | 运输服务 |
10 | 20132854-T-348 | 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规范 | 本标准主要规定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的术语和定义、硬件、软件系统、服务点布局、营运服务、营运支持系统服务、服务人员、顾客服务与持续改进等要求。适用于城市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城市客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杭州市标准化研究院等 | 运输服务 |
17 | 20130071-T-469 | 车辆远程服务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 本标准主要规定交通运输中车辆远程服务的内容、功能、架构组成和运作模式。主要从车辆远程服务的内容、制定、发布、接受、处理以及通信等方面对系统进行详细的规定,提出相关检查、验证的方法及规程。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技术 |
18 | 20130072-T-469 | 车辆运行碰撞危险报警系统性能要求 | 本标准主要规定获取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方式、信息的传输、车辆碰撞危险的界定、报警的形式,规定车辆运行碰撞危险报警系统的功能、产品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信息技术 |
19 | 20130073-T-469 | 车路协同专用短程通信第1部分:总体技术要求 | 本标准主要规定总体结构、层次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车路协同通信系统的组成、在交通运输的主要应用方向、采取的通信技术、通用术语等。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0 | 20130074-T-469 | 车路协同专用短程通信第2部分:媒体接入控制层和物理层 | 本标准主要规定专用短程通信的媒体访问控制层技术要求和物理层技术要求。包括:系统参考模型、有中心节点通信模式的MAC层帧格式和MAC层功能、无中心节点通信模式的MAC层帧格式及功能、有中心节点通信模式的物理层参数及功能、无中心节点通信模式的物理层参数及功能等。适用于合作式智能运输系统车辆与车辆之间以及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无线通信设备。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新岸线移动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1 | 20130075-T-469 | 车路协同专用短程通信第3部分:网络层和应用层 | 本标准主要规定专用短程通信网络层部分的数据子层和管理子层的技术要求、消息内容等,重点约束LLC、短消息协议,以及系统配置及维护功能;应用层部分规定应用层结构和框架、数据传送和远程操作的服务、应用多路复用程序、分段程序、拼接和链接程序、数据的通用编码规则、通信初始化和释放程序、广播服务支持、DSRC管理支持和数据结构定义方式和编码规则等。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2 | 20130076-T-469 | 车路协同专用短程通信第4部分:设备应用 | 本标准主要规定交通运输车路协同专用短程通信设备的应用总则、设备技术要求、设备数据结构、设备应用接口、信息传输安全及通信过程应用流程等。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3 | 20130077-T-469 | 交通运输数字证书格式 | 本标准主要规定交通运输领域内,安全认证服务体系中使用的数字证书的类型、数字证书和证书撤销列表的格式,以及各类数字证书及证书撤消列表格式模板,用于指导安全认证服务机构签发统一格式的数字证书和证书撤消列表。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4 | 20130078-T-469 | 交通运输物联网标识规则 | 本标准涉及的范围包括基本的交通要素:人、车辆、交通基础设施、交通相关信息。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智能交通物联网标识规则、对象标识规则、通信标识规则、应用标识规则。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5 | 20130079-T-469 | 交通运输物联网标识应用分类及编址 | 本标准主要规定交通运输物联网标识体系及基本架构,包括标识术语及定义、交通对象标识的分类类级定义与划分;标识编码体系结构、总体规则,各类标识的结构定义、简化及存储规定、解析系统及解析机制等。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6 | 20130080-T-469 | 交通运输信息安全规范 | 本标准主要规定交通运输领域内的各系统信息安全的设计、建设、检测、运营及管理规范,涉及身份鉴别、用户管理、授权管理、访问控制、数字签名、数据加密、综合监控审计等方面要求。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7 | 20130081-T-469 | 内河船舶射频识别(RFID)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 本标准主要规定内河船舶射频识别系统的系统构架、系统功能、设备最低技术性能要求、2.45GHZRFID通信协议、读写器与服务器之间的工作协议和系统施工、维护及验收的要求等。 | 推荐 | 制定 | | 2014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上海海事大学、浙江省港航管理局,嘉兴市港航管理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无线网络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射频识别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 信息技术 |
28 | 20131720-T-469 | 跨区域交通出行服务信息交换 | 本标准主要规定公路、水路、铁路、航空等四种交通出行方式的服务信息交换的机制、内容及数据规范。主要技术内容包括:跨区域交通出行服务信息交换机制、出行服务信息交换内容、出行服务信息数据规范。 | 推荐 | 制定 | | 2015 | 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 江苏省交通厅信息中心、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北京中交国通智能交通系统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 | 信息技术 |
29 | 20131721-T-469 | 面向移动便携终端交通运输信息服务应用数据交换 | 本标准定义个人智能交通设备(终端)的各种应用数据交换,支持基于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