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各种移动支付越来越方便,但是现在移动支付依然不小的局限性。不仅要安装软件,而且还需要商户支持。不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了现在已经公布了新的移动支付国家标准,新标准将从明年5月1号开始正式实施。到了那个时候,刷手机支付就会成为日常习惯,大家可以真正体验“电话在手,支付不愁”的感觉。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教师魏武挥对此解读。
经济之声:从技术上来讲,即将实施的移动支付国家标准采用的是NFC,也就是近距离无线通讯技术。具体的标准,更多采用的是中国银联主导制定的标准。除了银联之外,中国移动也曾经主导过另外的一套标准。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制定实施,您如何看待其意义?为什么国标最终采用了银联提出的13.56兆赫兹的标准?
魏武挥:这是有两个方面的来考虑的,第一是所谓的安全性,银联的这个标准辐射范围比较近,在使用的时候类似于像我们上公交、坐公共汽车,拿公交卡出来刷卡,其实原理是差不多的近距离接触就可以感应了。但是中国移动2.4级赫兹的辐射范围可以达到20米,它的这个广度就更大了,可能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比如说别人距离5米处到10米的装置来窃取这个数据通信,来干扰会带来黑客。
第二,就是银联因为做那个POSE机,就是我们一般在银行,在金融的一些地方,还有那个一般的商家,我们的刷卡的时候都用POSE机,那个POSE机都是用13.56兆的赫兹的技术。我们平时拿银行卡刷卡都是用这种技术。那如果我们使用银联标准的时候,不需要对现有这个商户,包括银行它们用的POSE机进行改造。这个就很显然看上去成本就会低一点,但是它的缺陷是在于,如果使用银联标准,那用户端就要换手机,普通消费者也要换手机。那么中国移动的标准是用户端是不用换手机的,是需要换一张信用卡就可以。那么两者相全可能,有关方面觉得让商家去换POSE机,这个可能障碍更大一些,用户换手机我们这两年每年换一台苹果手机的人也不算少,所以可能用户端这块障碍可能少一点,最终使用的银联的标准。
经济之声:这个移动标准出台的之后,相关的硬件接下来也会升级,符合国标的手机可能随便到哪都能够进行支付,而且不用专门安装软件。这对于传统的现金和信用卡支付肯定会造成一定冲击。新标准将如何改变我们日常的支付方式?
魏武挥:我们可能确实不再使用这个或者说很少的使用现金,这个目前已经看到我们很多人使用信用卡,包括坐出租,坐公共汽车我们都用高级公交卡。那么后来这个手机支付里面又出现一股新的势力,就是这个所谓的微信支付,或者是这个支付宝支付,我们一般把称为第三方支付。那么前一阵子关于打车软件,嘀嘀和快的互相之间争夺也很厉害,双方砸钱来吸引用户,只要你用我的支付通道,我就可以给你去10块钱的租车费,这样一种争夺方式确实使得很多用户装上了这样的支付软件。并至至少走了一遍这样的支付流程。那么我把这个称为软支付,就是你的手机不需要做变化的,所以确实给很多人带来了一定意义上的习惯。
现在移动标准也是支付标准确立了以后我们可能要换手机了,那我就把它称为硬支付,就是比较硬的东西。你也不需要装什么软件,那么用户是不是就从此告别,或者说从大规模的这个软支付上面,迁移到硬支付上面,这个事情还不好说。因为有时候习惯了的养成,哪怕就是多一道手续,但是我已经习惯了,这个事情就很难去推进,而且这个微信和阿里巴巴、腾讯和阿里在这上面,他们也是有一种志在必得的这种心态,就是说现在出租车虽然不用再给10块钱了,但是你去很多地方这个吃饭,这个付饭钱。比如说这个海底捞,一个非常有名火锅店,你去用微信支付你就可以少付10块钱,那现在海底捞有一个数据,上次在微信公开的时候海底捞官方人自己讲的,他说他有17%交易最后交易是由微信支付完成的。那可以想这一块的比例有多大,当时我听了我也蛮镇静的,这个很多人掏出手机用微信来付这个饭钱。
经济之声:从软支付到硬支付,到底会不会改变我们生活?竞争的格局会不会因此而改变,我们还需要观察。但是移动支付的国家标准,很有可能催生一些新的行业,这是很多人看好的,您觉得呢?
魏武挥:一个是芯片,因为这个手机,带动了很多相关芯片行业,包括手机行业。手机行业因为由于这个标准没有确定,迟迟没有定下来,所以中国现在目前的手机整个态势是这样的。一方面,从进口的苹果来看,iPhone是不支持的NFC的,到现在还不支持所谓的进口通讯技术,那就更不用谈移动标准,移动支付标准。那么还有大量安卓手机,国产的大量的安卓手机,联想的也好、中兴的也好、华为的也好,有很多安卓手机是不支持NFC的,他们在做这个手机的时候,就直接把这个模块给取消掉了,因为觉得没什么太大用途。那么随着这个移动支付的标准确定下来,我相信后面的经营资产的竞争走势都会把这个模块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