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祥兴:厦门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思路 - 行业政策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林祥兴:厦门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思路

    2014-01-21 11:46:51 来源:www.ladysslipper.com 作者:本刊编辑部 评论:
    分享到:

      

    林祥兴

    9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第八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暨智能交通创新成就展"在安徽召开。27日上午,以《城市智能交通创新成长论坛》为主题的分论坛在合肥威斯汀酒店举行。厦门市交通管理局林祥兴副局长以《厦门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思路》为演讲主题,以下为演讲内容:

    林祥兴:各位专家,大家上午好,首先感谢大会给我这个机会,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厦门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思路与心得。我汇报的内容有四个方面:

    首先谈谈经验借鉴和我们的一些心得。为了探索一条适合厦门市智能交通建设的思路,我们在认真研究国内外的先进城市的建设经验,分析了各种建设的模式和成效,从中得到了许多有益的借鉴。总的看来,国外智能交通建设基本上都是直接面向需求,以成熟的应用系统推进,所以他们不论采用之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的方式都十分重视信息共享。而国内的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大多数都是大型活动为契机建设发展起来的,属于任务型的建设。

    对比分析来看,在体制层面,国内由于部门之间的业务区隔和管理界限,没有形成一个能够统揽全局,可以协同联动,权威高效的体制和机制,无法实现各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沟通。

    在实施层面,国内的智能交通实施过程中,都是根据各个部门的业务需求和管理界限来逐步建设。这种分散建设导致了信息来源与渠道不同,标准不一致。没有能够把数据集中起来,信息不能共享,从而导致了数据难以深度挖掘,无法融合应用。

    在技术层面来看,我国智能交通系统领域就数据采集和处理和信息发布方面已经具有不亚于国外的优势。国外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已处于精细化发展阶段,并且为出行者服务,而国内主要侧重于交通管理。

    通过这些借鉴,我们得到以下几点体会,也是我们做这次智能交通总体规划所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

    一、坚持自上而下的建设模式,推进厦门市智能交通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国内外采用自上而下建设模式的,多为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基础比较好的城市,这样投入低,整合快,但是自上而下的模式是对系统的直接介入,往往会造成系统的监而不控,联而不通。

    二、贯彻逻辑统一、物理分离的建设原则。应该说这是阻碍交通资源共享,系统协同联动的最大障碍,但是管理界限在各个城市、各个发展阶段是必然存在,这是建设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中不可违背的问题。这一原则是打破信息壁垒和管理界限最好的方法,既尊重各个独立系统的各个部门的应用,又为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创造一个统一的基础条件。

    三、制定信息共享机制,整合既有交通资源。从目前的现状来看,各个系统的协同要求,各部门之间决策的要求都日益强烈。一个城市,如果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会造成系统性、权威性不高,信息不能充分共享,综合利用率低,所以数据规范不统一,难以深度挖掘的诸多问题,因此在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初期就应当由政府来主导,推动制订信息共享机制,实现全市交通信息三步。

    基于以上几点体会,我们提出了立足厦门市综合交通发展需要,以安全、环保、畅通为三大诉求,基于逻辑统一、物理分离为原则,支持决策,坚持信息中心、平台支撑、决策支持、公众服务的技术路线,制定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数据融合的机制,规划建设一个信息充分共享,数据深入融合,系统高度集成,部门协同联动的一体化城市综合智能交通系统。达到人、车、路、环境的协同,这是我们的总体思路。

    总体目标是通过建设城市综合智能交通系统,服务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来满足市民交通需求,提升交通管理与服务的品质,来形成城市大智能交通格局。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以信息采集为基础,以智能控制为核心,以信息服务为导向,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和管理界限,形成信息共享、智能管控、纵横协同、全面服务的科学管理格局。

    厦门市规划建设的城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总体框架有一个中心、三个平台、十六个系统和七十六个子系统组成,当然整体的框架还会根据情况再调整。一个中心是一个城市交通运营中心,并通过综合交通信息平台、综合交通管控平台、交通信息服务平台,这三个平台来实现全市交通统一管理分析和应用。

    以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为主线的综合交通平台,实现全市不同部门的分析,为规划、建设、管理与服务提供详细可靠的信息支持。在具体应用层面,我们想通过构建智能交通管控平台,这个平台囊括了各个城市的应用需求,包括了路网运行管理系统、交通安全管理系统、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以及交通需求管理系统、交通应急指挥系统和交通决策支持系统,实现对全市交通总量的建设、流的形成,运力调配、运输过程到管理,实施全程、全方位监测、管控和评估。

    智能交通建设的根本是服务于政府决策、行业监管、企业运营、居民出行,因此我们还规划建设了交通信息服务平台,推进交通信息技术与服务平台的全面融合,通过政府信息服务系统,推进城市交通的精细化管理科学决策,通过交通企业信息服务系统,提高企业的服务品质和经营效率,通过公众信息服务系统,为市民提供全路网、多方式、一体化的交通信息服务,真正落实需求引导的规划理念。考虑到这个交通数据的含量多异构的特性,所以整个系统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对数据进行统一的存储和管理,我们现在在做的这些信息都放在全市信息中心,并且建立一个统一的运行维护、系统安全、标准规范保障体制。

    最后我介绍我们厦门智能交通目前的建设初步成效,我们在今年向市智能交通控制中心正式投入运行,初步具备一体化综合智能交通系统的雏形。目前我们这个中心已经具备了多元化的路况信息采集手段,建立了一个自动监测、人工报警,有我们目前监测的一些设备来分享有限,实施的范围也非常有限,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自动监测,人工报警的多元化的机制。具备了多渠道的路况信息发布方式。通过信息互联网站、手机短信、广播电台、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发布渠道,实现全方位、多角度记时播报。初步实现我们提出的设想,交通信息服务能够在家看电视、上网站、开车听广播、看大屏幕、坐车、走路可以刷微博、查微信,都能够方便的获取我们的信息。

    具备多手段的排堵联动处置方式,通过交通信号的远程干预,交通事故的远程处置,交通事件的全程跟踪,来提高我们的技术。能够做到警察不用到场,甚至人还没有报警就可以把事故处理完毕。

    具备多纬度的预测预报,我们凭借对海量数据深度挖掘和数学模型的印刷,不仅能够实时监测到当前路网运行状态,而且能够方便准确的预测未来的路网运行状态;通过路网运行情况进行设置,不仅能够实时的监测路网正常的运行状态,而且能够及时的监测路网的异常状态,发布警报,不仅可以预测周期性的拥堵,还能够预测突发事件的拥堵,通过这个平台查询到24小时的车辆行驶速度趋势,流量趋势,拥堵趋势,同时进行多纬度的统计分析和数据挖掘,为道路提供了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预测预报,应该说通过历史数据的积累,不久的将来厦门市就可以像查询天气预报一样,来查询自己出行时段路网的交通状况,来合理规划最佳的路径。

    初步成效第二个方面就是以需求为导向,开创新型交通信息服务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基于时下最热门的手机微信,鼓励群众在行车走路的过程中,为中心上报路况信息,视频可以方便的使用微信向平台发送语音、文字、图片甚至视频的信息来上报自己所处的路段路况信息,经过中心的人员通过视频确认以后,向全市发布。同时视频也可以通过微信实时的来获取路况信息,全市的路网地图,和自己所关注的路段的视频截图,以及实时的路况都可以在上面获取。目前这个平台已经涵盖交通实时路况的查询,交通违法查讯,移动车辆,事故处理,后续我们还要推出自助导航等等。这是第二个方面。

    第三个方面,我简单说一下,积极推进技术应用,智能信号控制系统,提高路网通行效率,我们利用视频的优势,来进行探索运用交通,来实现路网交通信息区域集中控制,从而达到提高路网通行效率的项目。

    最后一个是注重技术创新,在建设过程中追踪新技术应用。所以厦门在建设智能交通系统过程中,充分应用了这个优势,实现了250毫秒的视频检测,为我们的视频监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这个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智能化控制、人性化服务!


  • 关键字: 林祥兴 厦门 智能交通
  •    责任编辑:liujuan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