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IC卡(以下简称公交IC卡),用着方便,互通却难。,其中标准不统一和运营商积极性不高是主要原因。近日,交通运输行业就《公共交通IC卡技术要求》和《公共交通IC卡读写终端技术要求》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公交IC卡一卡互通,从标准开始“破冰”。
记者了解到,无论是从行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提升公交信息化水平,实现公交IC卡一卡互通的呼声与日俱增。2012年10月,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在全国城市公共交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加快推广应用城市公交电子支付卡;完善技术标准和密钥体系,建设城市公交清结算平台;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进跨市域公交电子支付卡的互联互通。近日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移动支付体系建设,全面推广普及城市公共交通“一卡通”,加快它在城市不同交通方式中的应用;加快完善标准体系,逐步实现跨市域公共交通“一卡通”的互联互通。
现状:部分区域互通标准各异
据悉,国内已有400多个城市发行公共交通IC卡,只有少部分城市自发进行了区域互通,比如上海都市圈、南京都市圈等。还有的实现了省内互通,比如广东省发行公共交通IC卡“岭南通”,可在省内17个地市以及香港实现互通。但是,目前各地发行的公共交通IC卡没有遵循一致的标准。有的城市之间自行组织了互通,还有一些城市的公共交通IC卡所使用的标准基本上由IC卡的运营公司自行制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公交IC卡的跨区域使用。
2008年大部制改革以后,指导城市交通的职能划归交通运输部。从那一刻起,交通运输部开始调研相关现状,并考虑制定一个开放、普适性强、升级兼容空间大的公共交通IC卡技术标准。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相关系列标准终于出炉,并面向行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具体征求意见稿详见www.itsc.cn)。
需求:跨区域互通呼唤统一技术标准
为了提高公共交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各地对出台行业统一的公交IC卡技术标准和IC卡互联互通的呼声愈加强烈。记者了解到,一些还没有发行,但是正准备发行公交IC卡的城市希望有统一的标准对其进行技术指导;已经发行公交IC卡的城市有相当一部分采用了逻辑加密卡,这种卡在国际上已经有被破解的先例,存在安全风险,需要更新换代成安全性能更高的CPU芯片卡,也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另外还有一些地区,已经看到公交IC卡跨区域互通互联的趋势,除了整合本区域内公交IC卡,还想与其他区域进行互通,这时出台并应用统一的行业技术标准成为必经之路。更有一些省份开始通盘考虑全省范围内的公交卡互联互通,甚至把互联互通的视野扩展到与邻省(市、区)的无障碍互通上,这时候,一个全国意义的相关标准显得更有必要。
特点:从谏如流开放纳新
正在征求意见的这两个标准,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其技术代表了现今主流的技术方向,二是敞开大门吸纳各方意见。据介绍,为了保证标准的适用性,在标准编制阶段,编制组不设门槛,征求多家运营企业和IC卡制造企业的意见。这些都是在为公交IC卡的产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纵观国内外发展经验,一些重要的技术标准都是无门槛欢迎一切相关企业和单位、个人的积极参与,以求提出更符合主流技术方向的标准,这样的标准也就越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检验。
为了让标准开放、实用,标准编制组针对IC卡和读写终端等核心产品技术细节作出非常详细的规定,IC卡和读写终端生产商依据标准就能生产出兼容、互通的产品。最关键的是,可以直接投入使用,不存在任何技术壁垒。
愿景:综合运输一张卡
在市内可以刷卡乘公交车、地铁、出租车和租自行车,出城可以刷卡乘长途客运、轮渡,到了另一个城市依然应用自如——这是公交IC卡跨领域、跨地域互联互通的应用前景。虽然是小小一张IC卡,却是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载体,而且这个载体,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还能从中得到实惠和方便。随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跨区域的、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发展将更为迅速,即将发布的《交通运输行业智能交通发展纲要(2012-2020年)》中提到,智能交通将从为小汽车服务向为公共交通服务转变,公交IC卡的一卡多用、互联互通也是这个转变中的重要一环,它能吸引更多的人出行选择公共交通,让公交优先落到实处。
据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李斌介绍,除了让百姓乘公交出行更为便利,IC卡的互联互通还可为公共交通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公交线网优化调整,需要以大量的公交客流数据分析为基础,而客流采集的传统方法依赖于多年开展一次的交通抽样调查,费时费力,而且数据的实时性、代表性不强。公交IC卡的大规模推广则可让这些数据的采集更加科学、准确。这些数据还能让政府更加客观地了解公交行业,对公交进行补贴、评价和监管时有了科学依据。采访最后,李斌感慨道:“如果说全国公共交通IC卡的互联互通是一个梦想,那么行业技术标准的统一让我们踏上了梦想之路。”
热点:存量卡怎么办?
目前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发行了公共交通IC卡,存量达数亿张之多。交通运输部如今制定《公共交通IC卡技术要求》和《公共交通IC卡读写终端技术要求》,那么标准一旦正式发布,已有的存量卡怎么办呢?是否需要按标准全部更换?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两项标准的制定充分考虑已有用户和一卡通运营商的需求,各地区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现有系统和卡可继续使用,新建和改建系统应符合行业标准,并根据需要在终端同时兼容新卡和存量卡,从而实现平稳过渡,并为今后的互联互通打好基础。
示范广东岭南通:IC卡可与香港互通
岭南通2011年6月正式发行,截至目前大约共发行了3100万张互通IC卡。该卡可以在广东省17个地市甚至香港使用,每天平均有1000万笔交易,消费终端领域包括公交车、地铁、轮渡、出租车、菜市场、超市、麦当劳、书店等。近日,岭南通还被交通运输部确定为全国公交IC卡的典型示范,在全行业推广。
广东岭南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振东介绍,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岭南通在发行前就制定了统一的标准规范,为以后的大规模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交通运输出台的公交IC卡统一技术标准,将有助于公交IC卡的跨区域互通乃至全国互通。由于国内已发行的不同标准的公交IC卡,新的标准可以在继承中发展,在已有存量基础上发展增量,引导公交IC卡的发展方向。另外在公交IC卡平台建设上,谢振东建议采用部、省、市多级平台模式,这种模式不仅可使管理更有层次,而且多级平台的数据可以为部、省、市各级行业管理部门提供数据支持。
观点握奇:新标准更具操作性
公交IC卡是握奇数据系统有限公司的重要业务领域,该公司智能卡事业部支付与识别产品总监齐同心告诉记者,两项技术标准的出台从内容上更具有可操作性;从对整个行业的影响看,《公共交通IC卡技术要求》出台使得交通行业有了自己的公交IC卡行业标准,为城市间的互联互通奠定了基础。而《公共交通IC卡读写终端技术要求》的出台也为公交IC卡的终端市场首次创立了标准,解决了过去由于没有统一标准而导致卡片升级换代过程中出现的适配问题;新标准出台,对于尚未进行CPU升级的城市而言更具有指导意义,能够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另一方面,考虑到现有各城市的应用标准不统一,如果要进行升级换代,对各大城市运营商而言是一个长期的、高投入的工作。新的标准对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握奇可以在中国交通行业发展的蓬勃大潮中贡献技术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