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T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访BRT国际顾问团队ITDP - 人物访谈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BRT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访BRT国际顾问团队ITDP

    2013-01-06 11:38:12 来源:智能交通管理杂志11月刊 作者:董海龙 评论:
    分享到:

    西为中用的智囊团

    BRT已经在我国发展多年,自广州中山大道BRT成功实施后,国内建设BRT的热潮开始启动,并延续至今。我国在建和已开通的BRT线路的城市已经超过了20个,尤其是自公交都市政策出台后,BRT进入了绝大多数申报公交都市示范城市的规划当中。

    作为广州中山大道BRT项目背后重要的智囊团队,广州市现代快速公交和可持续交通研究所(简称ITDP)一直在默默推动BRT在中国的健康发展。

    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ITDP)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纽约,是一个非盈利性机构。旨在为全世界尤其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可持续发展、经济和环保的绿色交通方式。主要支持快速公交、自行车、城市公共空间改善、步行及多种方式整合的项目。ITDP是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机构,专门致力于公共交通工具和非机动交通工具的推广,出行需求的管理,以及土地利用规划的改进。尤其是,ITDP专门在发展中国家工作,为改革中的经济服务,因为这些地方和领域最能强烈地受到基本出行设施不足带来的影响,同时机动车交通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和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正在产生巨大的经济问题和环境问题。

    ITDP最大的优势是拥有专业的国际工程师团队,以实现全球环境的可持续性和社会公平,通过运用世界一流的技术专长,最佳案例的分析报告,以帮助重塑城市交通发展的未来。截至目前,ITDP在全世界范围内参与了巴西、印度、印度尼西亚、南非、墨西哥、坦桑尼亚、中国、美国等多个国家的数十个BRT项目,印度现代化的人力三轮车、中国广州、东莞等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印度尼西亚首府雅加达的人行道系统等公共交通项目,为改善这些城市的交通出行环境,降低因交通出行带来的二氧化碳排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005年,ITDP与广州市建委签订了合作备忘录,支持广州快速公交试验线项目。前后投入约300万人民币,邀请了多位国际专家到广州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及相关单位技术人员共同工作,并派送多位技术人员前往南美和韩国、澳洲、雅加达等地考察国外已经建成的快速公交系统。

    BRT在中国的崛起

    广州市现代快速公交和可持续交通研究所是由美国交通与发展政策研究所和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共同筹办的一个非营利慈善机构组织,于2010年3月正式注册成立。

    ITDP进入中国已经有不短的时间了,而且一直在关注和推动中国的BRT发展和慢行交通。就他们的观察,中国BRT在发展上可以说是一个学习、实践、优化的过程。总的看来,BRT在中国的发展主要是三个阶段:

    第一代BRT:以北京、杭州等城市为代表。系统采用封闭式运营模式,通俗的说就是:安排一条BRT专线进入,像地铁那样往返式运营。这种运营模式简单照搬地铁,但是由于实施在地面上,尤其在交通繁忙的干道上,存在BRT专用道利用率低,几分钟才有一辆B1线路经过,专用道外传统公交仍然拥堵、乘客被迫换乘、一次换乘至少损失几分钟时间,延误增加、站台大小与客流规模不一致等缺陷。

    第二代BRT:以常州、厦门等城市为代表。在ITDP的建议和宣传下,尤其在广州BRT系统规划研究阶段,进行了多次国内大型专家评审和研讨,邀请了国内多个城市主管交通部门的专业人士和领导参加,BRT系统的灵活式运营模式逐渐被大家接受,由常州开始,在BRT封闭式的运营模式基础上,引入少量灵活线路进入。专用道利用率得到提高,但其他问题诸如所有车站一样大小,没有按客流进行设计,车站布设于交叉口,交叉口相位未优化等问题仍然存在。

    第三代BRT:以广州为代表。广州是国内首先提出"封闭走廊+灵活线路"的运营模式的城市,广州BRT系统成为亚洲首个客流运输能力达到地铁运力水平的系统。它成功证明了灵

    可以使用BRT车道,乘客在BRT站台可以免费换乘任意一辆经过该站台的公交车辆,不论是普通公交还是BRT车辆。据统计,混合交通(私家车)的速度与数量在BRT建成后都增加了约30%。

    广州BRT是中国第一个根据乘客需求量而设计与规划站台的BRT系统。很多其他设计与规划都要做得比其他城市的BRT系统更先进和优秀。广州BRT的站台设置十分讲究因地制宜,站间距、客流量、与路口距离等等,尤其在平行过街系统这一细节上,真正体现了公共交通以人为本的理念。

    需要强调的是,广州BRT是中国第一个存在着多家公交运营商的系统,由7家公交运营公司组成的3家运营集团承运所有BRT线路。这样使得政府能够保障高标准的服务质量。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据广州市交委副主任章威在9月中国智能交通年会上的演讲,广州市的公交信息化系统已经整合和接入了全市所有公交企业的智能公交系统。

    快速公交(BRT)系统--交通需求管理--提供城市的可达

    BRT不是一个单一的系统

    ITDP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交通问题日趋严重。自2004年开始,我国下发了一系列文件,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和建议。近年来,大力发展"公交优先"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BRT不可能解决城市交通的所有问题,实施BRT是提高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让公交更快,更舒适和准时,为了取得最好的实施效果,通常还应结合其他交通需求管理手段和措施,比如停车管理、拥挤收费、慢行交通改善,公共自行车等等一系列举措。广州BRT是国内第一个结合自行车道、公共自行车系统和绿道的BRT项目,业内一直在强调的"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在广州得到很好的重视和尝试。现在有很多城市已经建成或在建公共自行车出行系统,但将公共自行车与现有公交体系结合的城市,却不多见。

    现在将公交网络分层次运营,在深圳等城市已经得到应用,但将公交系统向自行车和步行等出行方式延伸,还很鲜见。ITDP认为,好的BRT系统会提高出行者使用自行车和步行的出行量,做好公共自行车系统,是公交优先中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公交优先的所有措施都应是为市民提供一个良好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对小汽车出行的依赖,在ITDP的规划理念中,小汽车在所有交通参与者中最后一个被考虑的。对于所有已经实施或正在规划设计BRT系统的城市而言,这是真正落实公交优先的开始,众所周知,很多城市已经将BRT走廊规划纳入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内容。

    无论如何,改善城市交通,构建一个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城市是政府和市民的共同目标。快速公交的建设,可以改善公共出行条件,为市民提供更好和快捷的出行条件,而同时好的规划设计可以在实施BRT的同时,同步改善社会交通,实现双赢。

    ————————————

    编者按:本文链接至微博后,徐康明教授提出了一些意见,他认为广州BRT的成功是站在杭州、郑州、常州等国内其他BRT项目的经验基础上的。他表示“全国公交一家亲,常州和郑州公交向广州公交无私地提供了大量的运营管理文件,广州公交开通时,广州公交回请了常州班子人员。广州车辆,智能信号系统,屏蔽门技术都是采用了杭州,北京和常州开发出来的技术。广州快速公交是一个成功的项目,其经验值得大家学习。”

    不可否认,广州BRT已经称为了中国BRT的一面旗帜,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感谢那些为中国智能公交发展“摸着石头过河”的人们,是他们用成功和失败,换来了BRT被广泛认同的今天。

    活式运营模式的BRT系统也可以服务于大型城市和高水平客流需求。并且实现了BRT和多种交通模式,如地铁,公共自行车,绿道,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设计等多模式整合。现在建设中的兰州BRT系统、规划设计中的宜昌BRT系统、武汉BRT系统、天津BRT系统等都将沿用"广州模式"。

    BRT成败的关键

    从ITDP的网站上观察全球建设BRT的城市分布图,很容易发现中国区域是全球建设BRT最多的国家。但ITDP表示网站上资料并没完全涵盖全球BRT建设城市,网站显示的BRT城市是其有参与设计或是去实地考察过的BRT系统。ITDP特别强调,BRT系统起源于南美,在南美多个国家也修建有BRT系统。

    通常选择一个合适的BRT走廊,主要是看以下几个要素:

    道路条件是否满足。不同的城市不同的道路条件,决定了BRT车站大小、侧开门还是对开门,能否实现专用车道专用以及几条专用道等。

    是否有较大客流出行需求。是否修建BRT,在哪个路段修建BRT,BRT线路经过哪些区域,都需要视出行流量而定。

    是否存在拥堵。要预估实施效益是否明显,实施后出行时间和运营成本是否显著缩短,能否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等。

    如何判断一个BRT项目是否成功?ITDP认为判断一个BRT项目是否成功,主要看乘客出行环境和速度是否得到大幅提升,是否有明显乘客时间节省。以下三个因素是一个BRT系统能否成功的关键:

    专用车道设计。车道是否专用?是否位于路中等?

    BRT车站设计。车站规模是否满足客流需求。站内乘客是否拥挤?车辆在站台段是否排队而造成延误等?

    交叉口设计。交叉口信号相位是否进行精简优化?信号周期是否缩短?BRT车辆经过路口是否存在排队而造成延误等?

    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的BRT系统还不是很完善,很多的地方还需要优化。比如:运营模式的选择、车站规模的确定、交叉口的优化、运营线路的优化等。

    BRT的"广州模式"

    业内人士应该还记得广州BRT建设之初的反对声浪,专家质疑,人大代表质疑,媒体口诛笔伐,万幸的是,广州BRT还是坚持了下来,现在广州BRT已经成为国内最为成功的BRT项目。

    广州是国内首先提出"封闭走廊+灵活线路"的运营模式的城市,广州BRT系统成为亚洲首个客流运输能力达到地铁运力水平的系统。它成功证明了灵活式运营模式的BRT系统也可以服务于大型城市和高水平客流需求。并实现了BRT和多种交通模式如地铁、公共自行车、绿道、城市公共空间、城市设计等多模式整合。它是国内第一个按实际客流需求来设计车站的系统,比如26对车站大小不一定一样,最长的车站超过200米,最短的车站只有60米。而国内其他的BRT系统基本是一样规模的车站大小,忽视了客流需求。广州BRT每天平均的运载乘客量达到80万人次,高峰单向客流量2.69万人次/小时,超过了国内除北京地铁二号线外的所有地铁高峰每小时客流量,而修建费用仅相当于一公里多的地铁,实施后公交车速和小汽车车速实现显著提速和实现了双赢,市民对它的满意度很高。

    广州BRT成功的因素,是因为广州BRT在所有关键点的规划与设计上都做得非常的成功。广州市政府和相关的部门在处理与决策时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决定,应当受到高度的赞扬。当然,政策与政治决定都是建立技术标准的。这些技术标准包括:

    广州BRT系统是世界上第一个利用"直达式服务"模式(公交车可以根据线路的规划进出BRT走廊)运营,且高承载量的BRT系统。广州BRT的设计与规划对世界存在着很大的影响力。

    广州BRT是中国第一条能同时使到公交乘客与混合交通受惠的设计,简而言之就是多条公交线路在经过中山大道时,都

  • 关键字: BRT 快速公交
  •    责任编辑:智能交通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