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静态交通公司: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推动路侧停车管理改革 - 厂商要闻 - 智慧交通网 ITS114.COM|中国智能交通领先的门户网站
  • 北京静态交通公司: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推动路侧停车管理改革

    2019-01-25 09:42:50 来源:its114.com 作者:穆屹 评论:
    分享到:

    11月9日,由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指导,中国智能交通协会主办的2018’第十三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技术沙龙:路侧停车管理”上,北京静态交通投资运行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穆屹发表《发挥国企主力军作用,推动路侧停车管理改革》的主旨演讲,本文为现场演讲录音整理,未经演讲者本人审核。

    穆屹:谢谢大会的邀请。我把北京市路侧停车管理改革的方向,以及怎么助力政府进行停车改革简单介绍一下。做方案的时候,我们去天津、杭州、深圳、上海等地都进行了交流或考察,北京商会于会长也给了非常多的指导,这份方案集合了大家的智慧,不是我们一个单位能做得了的,在此一并感谢。

    本次介绍分为五部分:路侧停车管理现状;北京市路侧停车改革的整体思路;静态交通公司成立的背景和目的;静态交通公司助力市政府开展路侧停车管理改革实践;最后是对今后改革的初步设想。

    第一、北京市路侧停车管理现状。

    截止到今年1月底,北京市备案经营停车场有6725个,停车位201万个,经营企业4271家。其中,路侧经营性停车场488个,路侧停车位3.74万个,经营企业482家,这些数据表明,北京市路侧停车呈现“小散乱”的现象。“小”是指一个小企业可能只管1个车场,几十上百个车位,不成规模。在路侧停车管理方面,天津等地同行都做的非常好,都已经实现城市级的整体停车管理,秩序化管理、标准化经营做得非常到位。“散”是指480多家企业都在做路侧停车管理,北京虽然大,但也没有大到需要480多个企业一起来做路侧停车管理。由于“小”和“散”带来了很多乱象,比如说管理不规范,从业人员文化水平较低,收费“跑冒滴漏”现象屡见不鲜,着装不规范,收费不统一等等,罗列起来一张纸不一定写得下。我做北京市交委停车设施处处长期间,我总说北京停车是一张名片,但感觉这张名片从兜里拿出来前,可能在洗衣机滚了好几圈,是很粗糙、很污乱的名片,这样一种感受,作为停车处长脸上非常没有光。

        北京市在2009年进行了一次停车管理工作改革,当时公联顺达公司在北京市安装了近千台咪表进行试点工作。印象中这批咪表安装以后被迅速破坏,今天是一排亮丽的咪表,明天就是破损败相,咪表应起到的收费管理作用还没有实现,就被破坏了。2013年,北京市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城六区占道停车特许经营管理办法》,这是我上任以后做的第一件事,旨在推动北京道路停车的特许经营管理,遗憾的是,实施起来很困难。因为,这只是一个改良版的方案,没有对路侧停车进行根本的治理,而且最大的阻碍不是来自于企业,而是来自于各区县的主管部门。特许经营可以说是打起了锣鼓,但没有贯彻下去的方案。为什么前两次改革始终进行不下去?是技术问题吗?一定是。但我们发现美国全是用咪表,为什么他们能做,我们不能做?是管理问题吗?是经营问题吗?一定也有。为什么把委托经营换成了特许经营还推不下去呢?2015年,我们痛定思痛,归拢到一起,发现一共七个方面的问题,所以要进行综合改革。

        2015年临近春节之前,当时中央二台连续4天报道了关于北上广津的停车问题,那时候我已经是处长,但当时不在北京,领导跟我说赶紧回来,央视把你们兜出来了。因此,北京市各级政府都很重视这个问题,开始研究怎么办,最后拿出了改革方案, 2017年发布。2017年之后进行试点,发现改革方向是对的,就通过另外两个文件进行了固化和提升,在座的很多专家,特别是郭院长和关老师都参与了《北京市机动车停车条例》的编制工作,其中有一个章节就是路侧停车相关的规范、提升和固化。今年,北京向别的城市学习,由副市长牵头成立专项小组推进停车的相关改革工作。陈吉宁市长在北京担任市长以后,小组改叫综合交通整治领导小组,陈市长担任小组负责人,发布了14号文件,一鼓作气地把改革顺利往下推进。这次改革从2015年开始进行试点,截止到2017年第一轮试点结束,一共在37条路进行了试点,对4086个车位实施了电子收费,目标是在2019年全部完成改革。

        备受关注的技术方案,我们对四个技术路线进行了比较,分别是PDA、地磁、视频桩、高位视频,最后得出的结论是,目前为止相对成熟和满足需求的技术是高位视频技术。高位视频管理的车位数相对较多,证据链相对完整,能够达到无人值守的效果,也不易被破坏,所以北京现在推行的是以高位视频技术为主流的改革方案。但是北京的树不少,在不方便架设高位视频的地方,采取视频桩作为补充技术。

    二、北京市路侧停车改革思路    

    在2017年20号文件当中提出,北京市路侧停车改革的总体原则是“停车有位、合理付费、依规有序、公开透明”。主要目标是通过三年左右时间实现统一标准、统一技术、统一平台,使得路侧停车秩序有明显的改善,城市通行效率和交通环境有明显的提升。我们之前只关注技术,只关注管理,现在发现一共有七个方面的问题都应该进行改革,其中包括:政府管理体制、车位设置方式、经营管理模式、收费方式、收费管理、监督执法以及信用体系建设,这七个方面同步推进改革才能实现整体改革的目标。

    1、政府管理体制改革

    2014年我任职运输局停车设施管理处处长,我们局当时是交通委下属的二级局,设施管理处只负责停车的经营性备案,有备案有收费的实施管理,无备案无收费的不管,而且备案的手段、管理方式和管理效率都相对比较差。所以2015年交通委成立了临时机构——委停车办,来协调整体停车工作,经过一年多实践发现,这个机构的作用比较大,进而成立了市级协调小组。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在2016年停车处从运输局调到了交通委,停车设施管理处把设施两个字去掉,变成了停车管理处,使得我们具备了全市停车统筹协调的职责。与此同时,设立了北京市停车管理事务中心,是交通委下设的市级单位,协助停车处从事事务性和管理性的工作。各个区之后也纷纷建立政府引导、事业单位支持的工作体系,目前北京市几乎所有的区都有了区级的停车工作事务管理中心。2018年通过立法最终确立了“市级统筹,各区主责”的工作方针。目前还在不断完善管理体制,在2017年成立了北京静态交通投资运行有限公司。期望 “市级统筹,各区主责”的方针,不仅政府要贯彻,企业也贯彻,具体就是市级公司统筹建设、管理标准,区级子公司做好区级的落地工作。

    2、车位设置方式

    2017年的20号文件提出来要把道路停车位的设置与机动车、非机动车以及行人通行进行统筹考虑,道路是临时设置的资源,要坚持减量化的设计原则。北京市市委改革小组讨论的时候明确提出大的方向,就是逐步去除路侧停车。通过立法也得到了相关的保障,服务半径内,停车资源相对充沛的情况下不能设置路侧资源,与此同时又规定,原则上胡同不设停车位,比20号文件写的更清晰、更明确。2018年出台了一个8号文件,专门规定北京市的路侧停车位设置方式,提出了四种方式。14号文件就设置方式进行了总体的描述。

        这是最后提出来的北京市停车位的四种路侧设计方式:

        (1)白色虚线只允许居住区自治停车。周边的停车资源确实太少的居住区,停车位不满足居民停车需求的区域,在路面设置一些车位,只允许夜间停车,而且只能停小区的车,其他出行方式的车禁止停放,这样只允许道路资源在夜间释放出来。

    blob.png

        (2)全天收费的车位,行政收费,全国都是如此。

        (3)蓝色的实线停放专用车辆,比如说北京市的出租车揽招站,就是蓝色实线。

        (4)蓝色虚线停放专业车辆,但是不收费。比如说北京后海周边有一些供旅游大巴停放的车位,临时停放,不收费,但是限时,15分钟不开走重罚。

     3、经营管理模式。

    之前提到的2013年的文件,目前已经废止,不再允许特许经营。明确提出来取消特许经营权后,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的停车管理企业对路侧停车进行管理,之后各项文件也都进行了确认,一定要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来选择企业,而不是像原来那样直接进行委托和授权,那样是不公开、不透明的。

    4、收费方式。

    现金缴费容易出现议价、黑收费等等问题,所以我们现在坚定进行电子收费,而且所有收支必须透明。收支两条线,全部收入必须上缴财政,停车公司的支出由政府财政负担,这样一边是政府花钱,一边是所有的钱都上缴政府,做到了收账和支出透明化。

    5、收费管理。

    在收费上要追逃,要监控,全市要统一,对于不执行收费的个人要处罚,对于不执行收费的企业,从路侧停车管理企业当中进行清除,全市要进行总体监督。

        6、监督执法

    各个文件都明确要进一步加强执法,这也是郭继孚主任的功劳,郭主任一向强调在停车管理上执法是缺项。举一个例子,经常提到的木桶原理认为木桶漏水是因为短板。我认为停车有规划、建设、投资、运行、管理等等木板,而且这些板其实都不太低,而执法不是其中一块板,执法是那个箍,如果箍不上的话,任何一块板的缝隙都可以把水全部流出去,即使是短板也兜不住水。停车管理的执法保障或者监督保障就是这个箍,如果箍不上什么也留不住,根本不是在短板那块流水,这是我对木桶原理在停车方面的诠释。

    7、信用体系建设

    相关网站公布了逃费超过十笔的机动车车牌号,之后还可能会和征信体系进行对接和联系。北京市在这方面全国领先,目前正在由经信委牵头进行全社会的征信体制,进行有关的登记和处罚。希望大家到北京停车,特别是路侧停车一定要缴费,如果您被视频桩或者高位视频拍下停车记录,通知您缴费您没缴,有可能您的车号会进入这个系统,以后可能会对出行产生影响。

    三、北京静态交通投资运行有限公司

    2016年11月,时任代市长的蔡奇同志提出“停车问题,搞个投资运行平台,授权他,承接是国企”,他在北京市调研的时候,发现北京停车问题确实太大,而停车问题通过企业投资估计没法解决,因为投资额太大,投入期太长,一般的私企做不了这个工作,所以要国企承担这么重大的责任。经过一年的努力,由四家国企出资10个亿成立了北京静态公司,我也从公务员转到北京静态公司任职。公司的愿景、使命、目标大家都看得比较清楚,大目标是“服务百姓停车、服务行业发展、服务政府监管”,做好“三个服务”。公司整体发展战略就是以投资运营为主体,以科技和金融作为两翼,进行一体两翼化的发展。

    公司第一年打基础,什么基础呢?第一,建立信息化平台。北京市政府给公司的批示中提出,北京市要建立一个停车管理平台,这个平台由我们公司来搭建,公司代表市政府,管理和运营北京市所有的车位,这个平台目前已经完成了规划和一期建设。第二,完成公联安达的划转,公联安达是北京最大的停车管理企业,曾经管理北京市的大部分车位,是交管局三产企业,后来慢慢进行不断的划转、不断的整合,目前为止,仍然是北京最大的停车管理国企,管理5万个车位,就在上周公联安达已经完全划转到了北京静态交通公司,作为公司的全资二级子公司,所以说静态交通公司在北京市已经是最大的停车管理企业了,管理将近10万个车位。第三是成立了区域公司,通过一年的努力在五个区成立了区域公司。

    打造“三个标杆”,打造一些像公共停车场错时停车的标杆事件,使企业品牌形象得以展现。一是,成立了子公司和设计了与各区的合作模式。二是,北京市昌平区今年提出了一个“回天计划”,回龙观、天通苑交通拥堵比较严重,政府投资了230亿元,当然还要带动社会投资,共同解决回龙观、天通苑地区的交通问题。三是南城计划,主要是大兴、亦庄和通州,以解决南城的交通问题。这些公司都有参与。

        建立“三个标准”:一是选取北京儿童医院的停车场,大概有三四百个车位,进行公司运营;二是打造胡同的治理标杆,所做的不是简单的增加车位,简单的运营提效,简单的做技术,而是要通过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规划、投资、设施、建设、管理、执法、辅助等等包括自治一体化的手段解决区域停车问题。现在东城区的东四街道,从东四二条到九条整个区域要打造成北京市胡同停车管理的示范区;三是在方庄地区打造共享停车示范区,把周边的所有资源都拿出来,通过共享的方式,统一解决方庄地区的停车难题。

    四、静态公司如何助力市政府开展路侧停车管理改革实践

    (一)政府确定了市级统筹和各区主责的思路。

    为什么要成立那么多子公司?为了直接对接各个区级的主管部门,实现市级统筹和各区主责,目前各区分公司都在和各区停车管理部门进行非常密切的对接,直接承接各项改革任务,其中重要的突破点是路侧停车管理改革。

    (二)提出路侧一体化方案。

    1、规划设计。

    这是我当处长的时候提出来,要把道路红线里所有的停车资源拿出来进行重新设计,包括马路牙子上的,把公共资源统一拿出来进行规划设计,哪些资源能停车,哪些资源能通行,哪些资源是静态通行,哪些资源是行人通行,北京市每一个区都要做这样的方案,现在有一半的区域由我们公司主导承接这样的设置任务,也为后期能够拿到运营权包括行政执法埋了一些伏笔。

    2、进行整体化信息化的投资建设和维护。

    所有的施工建设方案基本上是我们公司在负责,配合着规划设计同步出台改造方案以及资金匹配方案、建设方案、投资方案等等,最终获取道路运营权。大家可能有一个误区,都觉得路侧停车太挣钱了,但按照北京的方案一定是赔钱。经过实际运营发现,我们运营的五条路天天都在赔钱,干越多越赔钱。中午探讨的时候还说按照收支两条线的方案是不可能挣到钱的,因为原来的“跑冒滴漏”全部被公开化了,不可能出现议价、黑收费等等现象。所有的停车行为都被监控了,没有暴利可言,只有国企能背着赔。在实践当中,我们对不止对某一条路进行收费管理,还要把周边区域的停车秩序一起进行管理,这样使得管理区域不仅停车有序,还要尽量减少违章停车。实施一体化整体方案,才能把区域停车秩序整体打包进行治理,否则一定会有更多的“跑冒滴漏”情况出现。规划设计方面,刚才解释了,是区域交通支队和区交委共同委托我们进行相关设计方案,对路侧车位一一进行确认。

    3、投资建设。

    主要有两种方案:一是政府投资,收入上缴财政,政府购买企业的管理、运维服务。跟企业投资的差别只有一点,政府除了购买运营服务,还要把前期的设备投入进行打包摊销。二是企业投资。现在我们推出的方案是以企业投资为主,缓解财政压力。现在,不管是高点探头管理系统,还是前端设备,现在都已经建设完成,我们公司自己做系统,与北京市交通委建的系统并行使用。为什么有两个系统呢?因为在北京,所有支路以上的道路都由政府管理,纳入政府收费系统,支路以下的路由各区解决,各区的解决方案也需要停车管理系统,于是就用我们公司的系统,实际上是两个系统同时在运营。

    (三)加强运营管理。

    运营管理必须加强,因为之前80多个企业一起管理,基本上属于“小散乱”型的管理,北京市政府20号文件提出来“七统一”,要求全部统一,在管理上一一落实。为此,我们出台管理文件,配合统一管理工作,我们的管理不能说是最规范的,但可以说是相对规范的。我们对员工进行了上岗培训,统一标识、统一职装等等。目前北京市交通管理部门正在研究,让北京市所有的收费员统一工装。还没有实行高点设备的路段,先使用PDA+执法记录仪模式,如果有高点设备就是高点+PDA+执法记录仪,北京市电子收费路牌全部换成了上橙下蓝的收费牌,您见到这样的收费牌去停车,如果没有人马上来收费,您也等会儿,要不然就进入记录名单了。

    (四)辅助执法。

    这是一辆警用摩托车,后面搭载的是车载执法摄像装置,可以看到小车在路上行驶以及停放的情况。现在有两个指标:停车入位率和停车缴费率。所谓入位率就是有没有车停在线外,小车一走能全部直接计算出来。停车缴费率,就是车辆有多少被探头所捕捉,大家知道高点视频捕捉率并不是百分之百,需要通过两个系统来验证是不是有车“漏”了。与此同时,北京实现了这样的功能,车载巡查一走,线内的车位计算入位率和缴费率,线外的车辆可以提供一前一后一侧三张照片,直接提交到交管局的违停系统进行对接,供警察确认车辆是否进行违章停放。

          五、进一步改革的思路

    北京市的考虑应该比较全面,但是我觉得有些东西还没有完全实现,有些考虑还很不成熟,比如说:

    1、车位一定要进一步坚持减量化。

    在郭院长的大力主导下,北京市做了一年多时间的停车普查,我们发现北京停车需求和停车位总量基本上是匹配的,但是配置不均匀和使用不充分,所以路侧车位一定要进行减量化,路侧车位占北京市停车总位比重并不高,可以说非常低,只有4万多,北京市停车需求将近400万,4万车位如果都取消以后也不会对北京的停车难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一定要减量化。因为北京交通太堵了,要把停车资源拿出来供车辆行驶。还有就是要进行功能化设置,我们设置了四类车位,但还不够,因为不是每一辆车,每一个车位都可以全天供停车使用,应该进行错时停车让交通运转效率更高。

    2、坚持路内、路外一体化运营。

    光国企把路侧车位管理起来效率也不高,对北京交通的贡献和整体服务水平提升也不会太高,需要路内、路外车位一起管理,区域的停车效率才会改善得更明显。与此同时要加强智能管控,比如说增加车位预定和充电的服务等等功能,让停车更有效率。

    3、加强精细化的收费评价。

    北京的收费基本上分为三大块:三环以内、三环到五环,五环以外,这样划分太粗犷了,最起码通州副中心应该划一块。北京市的停车收费应该按功能区分,比如说核心区、主城区、商业区、文保区等等,目前的收费评价太过于粗犷,对于交通的引导起不到太多的作用。

    4、实现减人化或者无人化管理。

    目前高点视频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但与之匹配的法律管理,以及执法手段还没有完全匹配,相信通过技术、管理、意识的改变能达到这个目标。

    5、完善征信体系。

    停车缴费、违章停车应该和信用体系挂钩。我和郭院长探讨过这个问题,郭院长说可以用钱进行吸引,用法进行鞭策,用信用体系编制这张网,让车主做每一件事情都考虑一下连带的后果,这是下一步继续助力政府的一些考量。

        最后,我们公司已经成立了,各个分子公司也逐步地推进落地,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引领下,加上城管部门的指导下,以及市级企业的实力,应该能够坚持市民统筹、各区主责的态势,完成助力政府解决停车难、停车乱的使命,为社会作出更多的贡献。

        以上是我对北京路侧停车管理的简单介绍,供各位参考,谢谢各位!

  • 关键字: 北京静态交通公司 路侧停车
  •    责任编辑:刘艳
  • 延伸阅读!

  • 每周新闻精选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赞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