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车出行的市民,想必一定会关注随处可见的交通信号灯和越来越多的摄像头,也对“绿波交通”“公交先行”等技术耳熟能详;提起“最畅通城市”的名号,不少市民也会颇感自豪地想起“wuli无锡”的名字。不过,你可知道,那一个个为无锡交通贡献良多的智能设备上,都刻着“大为科技”的烙印?
航天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家10万元起步的无锡企业,用了不到20年的时间,从一家从事网络工程软件的小公司,成长为一家为城市交通、轨道交通、智慧城市提供智能设备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型企业,将发源于无锡的“智慧”——智能交通产品和业务铺向了全国30多个城市。
起步,构筑高科技基石
“和央企合作,我们又站到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2016年底,江苏大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信息技术研究院签订了框架合作协议,无锡人熟悉的大为科技也正式更名为“航天大为”,总经理包可为的心情颇为复杂。
放在当年,包可为可谓是“高端人才创业”的典型。从东南大学无线电专业毕业后,他先是进入老牌国企华晶微电子工作了几年。1998年,包可为拿着10万元的启动资金,在蠡园附近的一家招待所的会议室,带领着仅有20人的团队,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
虽然人力财力都不足,不过大为还是在一开始就瞄准了信息管理软件、网络安全等高科技领域。经营上,他们以构筑技术和人才高地的模式竞争,把抢抓市场的眼光放大到整个中国。企业在预见性和超前性产品上加大投入比重,每年研发费用占到销售收入的10%,是传统制造企业的两倍多。在人才使用上,经营和技术骨干均持大股,个人收入由工资底薪、项目提成和年底分红组成,最大程度调动了成员的积极性。在19年后的今天再回首,不得不肯定包可为当年的前瞻眼光。
一张报纸,开启大为智能交通时代
2001年,大为科技率先进入智能交通领域。而契机,源于包可为在闲暇时看到的一张《新民晚报》,“报道提到,上海人从德国引进了3台第一代电子警察,这可是国内首次。”包可为意识到,这不仅是城市交通发展的未来,更是软件行业的发展方向。于是,他带领团队开始研发信号机、信号灯等交通设备。2002年开始,大卫科技开始负责了无锡的城市交通设备建设及管理等。
在无锡智能交通市场深耕多年,大为科技占有无锡90%以上的城市智能交通市场份额,先后承接了众多大型项目,并在苏州、吴江、常熟、太仓、张家港也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能取得这么多成绩,离不开家乡的帮助。”包可为坦言,无锡不仅给了大为发展的空间和机遇,也让大为脚踏实地,一步步走出无锡、迈向长三角、发力全国市场。
创新,一直在路上
什么样的场合,能让曾担任无锡市人大常委、见惯大场面的企业老总感到异样紧张?
答案恐怕让外行人惊讶,是2009年工业与信息化部“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壹级资质”的评选现场。“比高考紧张多了。”包可为说,该项资质的评定需经层层审核,企业负责人还需到北京答辩,提问的老师不乏工程院院士等行业内的顶尖人物。目前,该资质全国共200家左右,其中民营企业占比并不多。
一项重要资质的评定让企业上下“如履薄冰”的原因显而易见,是对技术的始终追求。包可为表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也曾错失一些机遇,使得大为未能成为行业的几大巨头之一,但企业追求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2009年,在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壹级资质之后,公司又先后获得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智能化工程设计与施工壹级资质”(现改名为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专项甲级、电子与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壹级资质)、中国安防协会安防工程设计和施工壹级资质。
目前,航天大为的科研团队有400多名员工,绝大部分是本科以上学历,研发及专业技术人员占员工总数85%以上。
2016年,订单可观、生存压力较小、发展前景良好的大为获得了航天科工的青睐,与航天科工的合作对于大为来说,更是更丰富的资源平台、更充沛的经济平台和更先进的技术应用平台。如何把握这次新的发展机遇?包可为认为,大为应继续增加智能软件平台的功能,打造智能终端产品,结合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扩展企业的业务范围。当然,不变的是大为的“技术心”——加大核心技术的投入、继续加大创新力度,借助央企的强劲实力,从“智能交通”产业迈向“智慧城市”产业,在更大的一片海洋上扬起了继续远航的风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