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东路与舜华南路交叉口位于济南市高新区,该路口可连接齐鲁软件园片区、汉峪片区、龙奥片区等重点区域,是东部城区最为重要的交通节点之一,也是高新开发区中心区的南大门。受路口周边用地强度大、交通吸引性强的影响,路口机动车、慢行交通流量一直居高不下,日均机动车流量可达8.5万辆,每天约5.6万非机动车、行人在路口通行。为了缓解该路口的交通拥堵,保障慢行交通安全,序化路口交通秩序,提升道路交通品质,推动城市文明建设,以创建路口革命2.0升级版——“智安畅美”路口为契机,将经十东路与舜华南路路口打造为济南市文明示范路口的典型代表。
经十东路与舜华南路路口区位图
一、路口存在问题分析
(1)慢行保障不充分
一是,东西向非机动车道宽度过窄,仅1.5米,无法满足非机动同行需求;二是,路口缺少人非隔离护栏,非机动车、行人交通秩序较为混乱;三是,经十东路南北路幅宽度达80米,缺乏慢行安全驻足区,慢行过街安全无法保障。
经十东路与舜华南路路口现状渠化图
(2)交通流交织严重
现状经十东路主路东进口、西进口最右侧车道设置为直右车道,由于右转车辆不受灯控,其与辅道直行、左转机动车以及非机动车产生严重交通冲突,存在安全隐患。
主路右转与辅道车交织冲突示意图
(3)辅道通行能力低下
东西向经十东路辅道现状进口渠化为一条左转车道、一条直右车道与非机动车道,瓶颈处仅为1条机动车道及1条非机动车道,进口存车空间不足,辅道车辆通行效率较低。
东进口辅道现状渠化图
(4)南口车道利用率低
现状南口车道为左转、左转、直行、直行、右转,早高峰时段南口左转交通压力较大,现状2条左转能满足左转需求,平峰及晚高峰等时段左转需求较小,直行交通较大,现状车道功能配置无法适应各个时段交通流需求。
南进口车道配置现状渠化图
二、改善措施及效果
“交通素养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晴雨表”, 济南交警围绕城市文明交通和示范路口建设,坚持“机器换人”的理念,以“智、安、畅、美”为目标,在全市开展“智安畅美”路口创建工作,全力打造路口革命2.0升级版——“智安路口”。
策略一:交通组织 精耕细作
以人为本,保障慢行路权。
一是,调整车道宽度,优化东西向辅道车道布局,增大非机动车道宽度,路段非机动车宽度由1.5米,增加至2.7米,保障非机动车通行空间。
辅道非机动车布局设计前后对比示意图
二是,对路口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行优化整合,顺直人行横道线,减少行人过街绕行距离。
路口斑马线和非机动车道行优化整合效果图
三是,增设慢行待行区,明确非机动车“二次过街”管理模式,便于交通组织与交通管理。
非机动车二次过街待行区效果图
四是,增设行人驻足区,施划醒目的黄色标线,划定行人安全驻足区,从而保障行人过街通行安全。
中央安全驻足区设置效果图
五是,在路口转角处或进出口道范围内安装人非隔离栏,有效保障慢行交通秩序。
路口人非隔离设置效果图
时空联动,提高通行效率。
一是,北口设置“分区拓展式”信号控制系统,创新采用“空间两次利用”的控制思想,谨遵“四区联动”、“信号诱导”、“拓展提效”、“容错保障”四大控制策略,系统投入使用后北口直行停车延误下降55.0%,北口左转停车延误下降43.9%。
“分区拓展式”信号控制系统实施效果图
二是,南口设置“直左导向可变”车道,应用于南进口左侧第2条车道,早高峰、平峰时车道功能为直行,晚高峰时期为左转,有效解决了不同时段直行、左转流量分布不均的情况,同时设置直行待行区,将空间资源利用率达到最大化。
智能导向可变车道实施效果图
三是,东西向进口经十东路辅道各增加一条机动车道,通过优化车道宽度,设置一条右转专用车道,提高右转通行效率。
辅道车道配置优化实施效果图
四是,增设路口待行区。利用交叉口内部空间资源增设右转待行区、东西左转待行区、南口直行待行区,并增设待行区诱导提示屏,实现路口待行区“二级诱导”绿波控制,减少车辆二次启动延误,提高路口通行效率。
交叉口右转待行区实施效果图
交叉口待行区诱导屏实施效果
策略二:科技赋能 别具匠心
一是,行人闯红灯自动抓拍系统。
前端设备自动采集“不按信号通行、不按车道通行的非机动车、行人”人像图片,利用路口斑马线前信号灯集成显示屏进行实时曝光。
二是,机动车不礼让斑马线抓拍系统。
该设备能够在行人绿灯信号亮起时,自动对强行通过斑马线、妨碍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的车辆抓拍取证。
三是,非机动车语音声光提示系统。
借用高速雾区防撞技术,同路口交通信号相位相匹配,通过地面光幕或光带的方式提示行人、非机动车按照信号指示通行,采用红外线感应装置,对不按照信号指示通行的人员进行语音警告。
四是,防溢出机动车抓拍系统。
该系统通过视频分析跟踪技术检测路口的拥堵状况,一旦路口发生拥堵,对于未主动停车、继续进入超过15秒未能通过路口的车辆进行抓拍,最大限度避免因流量饱和造成交通拥堵的“连锁反应”。
五是,电动自行车违法图像采集和号牌识别系统。
通过加装视频图像采集终端,自动识别过往电动自行车的牌照,并对逆行、闯红灯、不戴头盔等行为进行采集和查处。
策略三:路口文化 润物无声
一是,3D象棋版“让”字。
在车辆右转处施划了具有3D效果的“让”字象棋图案,体现了“人生如棋”的规则意识。在路口,每位交通参与者下的都是自己的“生命之棋”,下棋要遵守“马走日、象走田”的行棋规则,在生命的棋盘上更要遵守路口规则。
二是,红色印章版“让”字和“车让人 人快走”。
印章彰显的是以印为信的契约精神,它是每位交通参与者“相互礼让”的承诺,是契约精神的体现,潜移默化将“礼让三分”、契约精神、规则文化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是,停止线文明标语。
在机动车停止线前喷涂“车让人 人让车”字样,非机动车停止线前喷涂黄色“守住生命安全线”字样,表达停止线是规则的底线,也是生命的安全线,既要遵守法规不越有形的线停车,也要在内心划定无形的道德、法律底线。
四是,路口文化三字经。
通过设置“一减速 二观察 三礼让”标牌和“莫逆行 勿闯灯 线内停”彩色字,提示交通参与者遵守通行规则。
五是,白鹭遮阳棚。
济南夏季炎热,冬季严寒,雨雪恶劣天气频繁。为此,在路口四个非机动车等候区加装了白色遮阳棚,夏季为过往群众挡住似火骄阳,冬季遮挡雨雪,彰显对交通参与者的人文关怀,也体现了城市的温度。
六是,网红打卡地。
利用路口东北角黄金转角地带,设置了一个微型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并把它打造成现在比较流行的“网红打卡地”。这也是路口文化的拓展和延伸。其中包含了交警形象立体圆雕和汽车可乘坐式模型、动感有趣的背景框架,体现了当前正在开展的“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等活动主题,吸引市民群众拍照打卡,以参与互动的方式将文明出行风尚根植其内心。
路口管理不仅仅是通行秩序的规范,更是规则文化的塑造,是市民素质的展现,也是城市文明底蕴的彰显。近年来,在城市文明进步过程中,济南交警创新治堵模式,深入推进“路口革命”,“车让人、人快走”的“路口文明”已成为泉城文明的最好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