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区是广州市市辖区,位于广州东部,南与东莞隔江相望,东临惠州,北界从化,西连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中新知识城。增城是全国著名的荔枝之乡、生态旅游示范区,荣获"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和谐之城"、"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全面小康10大示范市"、"全国科技先进市"等称号。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车流量日益剧增,再加上地铁、道路不断施工建设,增城路网交通运行压力日益加大,交通拥堵问题越来越严峻。突出表现为过境交通、内部交通汇合处拥堵,以及地铁施工引起的道路阻塞等问题。
为改善上述交通情况,实现增城交通发展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跑出“增城速度”,2017年增城交警引入振业优控专业技术团队积极开展各项交通管理提升工作。他们通过对城区道路进行精细化排查、区域化协调、智能化管理等多种手段,切实缓解了城市道路交通拥堵问题。同时,还通过工作机制和流程的梳理,不断完善城市交通管理体系,推动增城交通管理迈上更高的台阶。
【总体成效】 两年来,增城区拥堵指数明显下降,平均行车延误下降约18%,主干道平均车速提高约8%,交叉口通行能力提高约17%,停车次数减小约22%,车辆通过交叉口时间减少约5%,车辆平均旅行时间减小约21%。 基础服务 台账管理 按照增城交警要求,振业优控专业技术团队对144个交通信号控制交叉口开展基础采集及数据更新等工作,并建立台账,实现路口数据系统化、规范化,为后续路口优化、设置专项预案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管理效率。 图1 交通信号基础工作情况 路口巡查 为更好把握信号控制系统运行状态,技术团队定期对辖区范围内的127个路口进行巡查。巡查过程中如有发现问题路口或堵点,则及时调整相位相序、路口参数等,以维护SCATS系统稳定运行,并将编制成日常性工作报告,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表1 路口巡查登记表 绿波协调 根据增城区的路网和实际交通运行情况,技术团队协助增城交警运用绿波带设计软件,设计道路绿波带的协调控制方案,新增协调绿路18条。截至目前,辖区范围内共有23条双向协调绿路、1条单向协调绿路,涉及路口62个,覆盖率达到49%,极大提升增城区车辆行驶的流畅性,降低了燃油消耗。 图2 荔城绿路协调分布图 图3 新塘绿路协调分布图 图4 开发区绿路协调分布图 交通保障 为及时应对早晚高峰车流变化,技术团队配合增城交警在分控中心适时调整交通灯配时方案。此外,在大型活动、节假日期间,技术团队安排人员到大队分控中心值班,根据交通流情况调整信号方案,协同民警进行交通疏导工作。 图5 节假日值班 【交通技术指导及关键技术研究】 在增城交警的指导下,振业优控技术团队按需向大队、中队民警开展交通组织等相关知识培训,促进交通组织管理往更加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技术团队配合交警在荔城大道、夏街大道、荔景大道3块诱导屏上发布与交通相关信息,如道路施工,道路指示,交通管制等,提前告知市民道路交通情况,便于市民选择合适的道路行驶,减少路段拥堵加剧情况。 图7 诱导屏信息发布 技术团队参与了改建设计图的审核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一共完成25次图纸审核工作,提出415个优化建议。 图8 审图发现问题种类和数目 期间,振业优控技术团队完成项目管理基础及信号优化关键技术共7项服务内容的研究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图9 研究工作的具体内容 提升服务 路口排查及优化 振业优控技术团队对荔城街38个路口进行了人行过街专项排查,一共发现14个问题路口,其中2个路口存在人车冲突的问题,12个路口存在人行过街时间不足、等待时间过长等问题,存在此类问题的大部分为学校周边路口。 对此,技术团队科学应用信号控制方式,针对右转车辆和直行行人、非机动车冲突严重的路口,采取右转专用信号控制,减少右转车辆对行人、非机动车的干扰。针对行人过街距离较长的信号灯路口,设置行人二次过街信号灯。针对上下学期间出现人行过街时间不足的路口,采取特殊时段预案,保障学生上下学期间过街时间的充足。 经过精细化的相位设计及多时段方案设置,荔城辖区尤其是学校周边路口的过街行人的安全得到保障,关于人行过街时间不足的舆情投诉大大减少。 除此之外,技术团队还开展了线圈及通讯排查、五项规则排查、标志与标线排查、信号灯排查等排查工作,确保路口正常运行及规范。 实战案例:体育馆路口方案优化 该路口位于学校附近,在学生上下学时间段行人过街需求大,行人过街时间不足。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团队设置了行人过街最小绿灯时间,并在学生上下学时段增设一套方案。方案下发后,行人能有充足的通行时间通过路口。 图10 体育馆路口行人过街优化效果对比 交通组织优化 技术团队配合增城交警对路口、区域道路的交通组织进行优化,引导车辆、行人以及非机动车等交通流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衡和合理分布。 实战案例一:夏街大道民乐路口护栏封闭 经技术团队调研发现,从民乐路缺口驶出的车流影响主干道方向车流通行,车辆穿插现象严重,行车秩序混乱。技术团队配合增城交警对荔城街道办、彭屋路口、夏街大道民乐等路口用护栏封闭,减少车流对主干道交通的影响,提高主干道通行能力。 图11 夏街大道民乐路口护栏封闭 实战案例二:岗前路荔乡路口、荔兴路光明西路口车道改造 优化前,岗前路车道数不足,路口通行效率低。技术团队配合交警调整路口车道结构,将岗前路-荔乡路路口、荔兴路-光明西路路口的车道数从2+2调整为1+3,并增加进口车道数量。经调整,周期内可通过的车辆数目大大增加,路口交通压力减小。 图12 岗前路荔乡路口、荔兴路光明西路口车道改造 施工路段交通疏解工作 增城区较多路口、道路在施工,施工围蔽影响路口及路段通行,容易出现交通拥堵的情况。技术团队通过调整路口的相位相序、配时方案,优化交通组织等多重手段缓解施工围蔽带来的交通问题。 图13 施工路口交通组织优化 实战案例:广汕公路荔新路口交通疏导 继广汕公路地铁施工后,广汕公路荔新路口东、西方向车道由双向8车道变成东往西2车道,西往东3车道,交通拥堵严重且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团队对该路口东往西方向增设左转待转区,并完善路段相关设施及标志标线,保障路段车辆的行车规范,大大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解决路口拥堵问题。 图14 优化前东进口排队情况 图15 优化后东进口排队情况 图16 优化前南进口排队情况 图17 优化后南进口排队情况 区域协调控制 根据交通流量等检测数据,技术团队配合增城交警划分出可以实施协调控制的区域,并针对区域特点制定对应的区域交通控制策略,均衡区域内的交通流,对城区外围路口逐级限流,减缓进入城区车流速度,减少拥堵的发生,提高整体通行能力。 图18 区域协调控制策略 实战案例:荔景大道至荔新公路路段信号协调控制 根据距离、车流特征、信号周期等数据,将荔新公路、荔景大道、增派大道路段划分成若干个信号控制子区,在子区内对荔景大道至荔新公路路段进行信号协调控制。 北往南出城方向采用绿波带协调,增加出城方向的通行时间,如图书馆路口、广汕公路荔新路口等路口出城方向优先放行,加快疏散城内车辆,以缓解拥堵;同时,在荔新公路-爱民路路口、广汕公路-荔新路路口等路口进城方向逐步采取限流策略,控制进城方向的车流,避免进城车流过多的涌入城区,加剧城区的拥堵。 方案下发后,市民出城方向顺畅度和舒服度得到明显提高,晚高峰时段城区的交通压力得到缓解,万达路口南进口的排队次数控制在2次以内,避免了路口南进口拥堵情况的发生。 图19 优化前图书馆西进口溢出至府佑金竹 图20 优化后排队长度明显减少 推进SCATS系统的本地化应用 自振业优控技术团队入驻增城以来,在各个方面不断推进SCATS系统的本地化应用,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通过可编程序的应用、相位“早切断”与“迟启动”功能的使用、SCATS路口子系统内部协调防溢出技术的应用、VP语句应用等,提高了路网的通行能力,大大缓解和避免交通拥堵,减少交通冲突和事故,道路安全水平得到改善。 通过交通流量检测设备,利用较准确的车流量检测数据,科学调配信号放行方案,实现绿波控制,切实缓解新形势下的交通拥堵问题。原来高峰期需要 3 至 5 名警力管理的路段可减至 1 名,利用远程中心控制平台实施路口方案调配和区域协调控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节约了大量交警警力、物力资源,真正实现了“科技强警”。 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在改善交通环境、提高通行能力、减少停车次数等发挥重大作用,直接和间接的减少了车辆的耗能,减少了尾气排放,节约了能源,减少了环境污染,降低了物流成本、节省了旅行时间、为创造循环经济、和谐社会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广州新一轮的城市发展规划中,增城区被定位为现代化中等规模生态之城,是广州重点打造的枢纽型网络城市骨干节点和重要门户功能区。一个个重大项目相继在广州增城开工建设。在这个节骨眼上,增城区的交通环境备受老百姓的重视和关注,也深深地影响了老百姓的生活。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增城区的交通管理也将迎来更大的挑战。为此,振业优控专业技术团队将严格按照增城交警要求,在进一步深化道路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地方性信号控制规范的研究和起草,推广新型交通控制技术,全力推进增城交管工作向更加专业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